□ 漢中市政協
引漢濟渭工程是陜西省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水利工程之一。漢中市作為主要的水源地,在保護水源和水質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別是洋縣和佛坪縣,為確保引漢濟渭工程的水質和水量,實施了關閉污染水源地礦產和工業企業,大規模移民搬遷,增加環保投入等生態保護措施,有效保護了水資源,但也對當地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造成了不利影響。當前,水資源稅收主要由水資源調入區域如西安、咸陽、渭南等地稅務機關征收,而水源地區并未得到應有的經濟補償,未有效反映水源地區的貢獻。
為此建議:
一、調整水資源稅納稅地點。依據《陜西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陜政發〔2017〕61號)第十八條:納稅人應當向生產經營所在地的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水資源稅。在省內納稅地點需要調整的,由省級財政、地稅機關決定。將水資源稅的納稅地點從調水區域所在地調整為水源地區所在地,即將水資源稅納稅地點變更為引漢濟渭水源地——洋縣、佛坪縣。該調整將有助于激發水源地區保護水源的積極性,同時通過稅收收入的增加,改善水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和地方經濟狀況。
二、建立水資源稅收入分成機制。建立專門的水資源稅收入分成機制,確保水資源稅收入全部留給水源所在地。在此基礎上,水源所在市與各縣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協商確定分成比例。該機制不僅體現對水源地居民保護水源工作的肯定,還能在財政上給予水源地區更多的支持。
三、加大對水源地生態保護的轉移支付。將水源地的生態保護需求納入國家和省級的轉移支付計算范圍內,增加財政支持。同時,完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促使受益地區向水源地區進行經濟補償,建立雙向水質補償機制,按照水質優劣進行獎懲,以此確保水源地區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