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古塔鎮黃家圪嶗村的一片松樹林地,在林地的兩旁分別養著一些土雞和兔子。小動物餓了,就吃點純天然的黑豆、玉米、胡蘿卜、紅棗等;困了,就在林蔭下美美地睡上一覺;悶了,就在林間穿梭打洞活動筋骨……這就是黃家圪嶗村村民張平利用松樹下的閑置資源,發展起的林下養殖基地,這樣的散養模式,既有效利用了林下空間,又提高了養殖品質,更為“主人”張平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該村開創了新的致富路徑。
幾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張平了解到林下散養禽畜不易得病,且肉質營養價值更高,經濟效益更好。他很快投資16萬元,成立了榆陽區祥馨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平整土地280畝,建設林下散養基地,從山東引進雜交野兔、土雞等,利用松樹林地進行散養。
榆陽區祥馨養殖民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平說:“2015 、2016年,我出去考察了一下林下經濟,我覺得陜北這個地方只適合養兔子和雞,其他的可能不是太理想。所以選了村里閑置的幾百畝松樹林,就把它承包過來,雇傭了些人,這樣有效帶動了村上的貧困戶。夏天比較好,落葉可以吃,樹下的草可以吃,咱們這里山上有老鷹,如果不在樹底下,老鷹會抓走兔子和雞,這一點我覺得有一定的好處。”
經過幾年的發展,養殖基地已經初具規模,土雞最多時能達到800多只,市場上供不應求;而兔子能達到2000多只,直接銷往山東市場。合作社還通過土地租金、示范帶動、合作經營、常年雇工、技能培訓等方式,促進周邊貧困戶增收,目前已帶動、幫扶20戶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宏進 杜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