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臨英 惠文波 郭瓊瓊
在大英博物館,有一位中國科學家的照片,與國際科學巨匠達爾文、歐文并列在一起,供世人瞻仰。他就是我國古脊椎動物學、古人類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出生于渭南華州龍潭堡的楊鐘健先生。
楊鐘健生于1897年,是著名教育家、咸林中學創辦人楊松軒的長子。
“五四”運動爆發時,正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楊鐘健,毅然投身到愛國運動中去。與魏野疇、李子洲等人成立“共進社”,創辦《共進》雜志,抨擊軍閥黑暗,呼吁民眾覺醒。他參加了少年中國學會,連任兩屆執行部主任,成為青年毛澤東入會的介紹人,并與李大釗、鄧中夏、惲代英等著名共產黨人結下了深厚友誼。20世紀20年代,在“少年中國”的旗幟下,楊鐘健與其他志同道合的知識青年,從“科學救國”和“社會活動”兩個方面去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
1923年夏,北大畢業的楊鐘健,在老師李四光的推薦下,考入德國慕尼黑大學地質系古生物專業。在留學近五年的時間里,他博覽群書,在主攻古脊椎動物學的同時,還選修了地理學和動物學,同學們稱他為“學習狂人”。1927年以優異成績獲得博士學位。學成歸國之時,有外國朋友勸他留下,說是國外生活舒適,有利于專業發展,中國太落后啦!對此,楊鐘健直截了當地回答,他說:“中國窮是事實,落后也是事實,但那是我的祖國,絕不能拋棄,如同兒子不能拋棄母親一樣。”
1928年春,楊鐘健回國后,受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翁文灝的邀請,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師,主持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發掘工作。歷時3年挖掘,發現了北京猿人第一顆頭蓋骨,使“直立人”這一古人類演化階段得以確立,成為人類發展史研究的里程碑。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日本人要他去日本“講學”,他斷然拒絕。據他的兒子楊新孝在《回憶父親二三事》一文中記載,“一個凌晨,我在睡眠中突醒。只見父親俯在我和弟弟身旁,面色大異平日,他站著沉默一會,說道:‘娃,我走了!’話畢,即轉身出了房門。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當時日寇占領北京,父親不愿為敵偽服務,毅然離開美滿家庭,秘密南下。可以說,從那時起,我的童年就結束了。”楊鐘健一路顛簸,輾轉到達昆明,主持云南祿豐動物群化石的發掘和研究。為了躲避日軍轟炸,他把研究室搬到一座破廟里。“起接屋頂漏 雨水,坐當腳底空穴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發現了第一具由中國人獨立尋找、挖掘并研究的恐龍化石標本——許氏祿豐龍,祿豐因此成為世界上研究這一歷史時期脊椎動物和古地理最標準、最經典的化石地點。楊鐘健先生因此成為當時國際上最活躍、最有成就的古脊椎動物學研究者,被譽為“中國恐龍之父”。
1978年秋,81歲的楊老身患多種疾病,但他所鐘愛的科研事業一刻都沒有停歇。別人勸他要勞逸結合,他總說:“我是和時間賽跑,要追趕才行。”為了獲得更翔實的數據,耄耋之年的楊老踏上了廬山之旅,參加了第四季冰川現場會議,作了主題學術報告。會后,楊老還拄著拐杖去野外考察冰川地質現象。回到北京整理完考察數據后,楊老因胃出血住進醫院,1979年1月15日病逝,享年82歲。
“大丈夫只能前行”是楊鐘健先生一生的座右銘。50余年來,他用雙腳丈量祖國的山山水水,填補了我國黃土地層分析與對比、中國華北黃土及動物群研究、爬行動物獸孔類、魚龍類、飛龍類等多項國家研究領域的空白。撰寫了20多部國際學術專著,600余篇學術論文。為新中國培養了賈蘭坡、吳新智等一批具有國際聲望的科學家和學術帶頭人。他把畢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祖國的科研事業,為科學救國的初心作出了最偉大、最忠誠的詮釋!(選送單位:渭南市地方志辦公室)
《各界導報》2019年03月04日 第4266期 第3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