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小海
2018年3月25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專題報道了索洛灣村由過去的“窮山溝”變身“小康村”的經過。索洛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和該村的領頭人柯小海從此名揚天下。
□劉惠民
20年前的黃陵縣雙龍鎮索洛灣村,是一個山大溝深、交通閉塞、災害頻發、窮困潦倒,遠近聞名的“爛桿村”。1998年的冬天,一個“先富起來”的“毛頭小子”回到村里。他放棄了外面收入頗豐的煤炭運輸生意,走馬上任當選為索洛灣組組長。從此,他背負起了所有索洛灣人的期盼和夢想。這個“毛頭小子”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索洛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柯小海。
柯小海上任后,墊付資金,改造校舍,新建了10間明亮的大瓦房,他又千方百計跑項目,籌資金,為村子修起了長約2000米的大路。通過這兩件事,村民對這個新上任的“娃娃干部”刮目相看。
索洛灣之所以窮,窮在靠天吃飯,農作物種植單一,柯小海自掏腰包帶領群眾前往全國多地學習取經,帶領鄉親們大膽試種水稻及大棚蔬菜、培育木耳、飼養秦川牛等,逐步解決了鄉親們的溫飽問題。
2003年,地處索洛灣村的黃陵礦業集團二號煤礦投產運營,每天上百輛的拉煤車不斷從村邊經過,腦子活泛的柯小海一下子看到了商機。在企業的幫助下,以“村集體控股,全體村民入股”的方式建起了停車場、洗車場,組建起了運輸公司,“依托礦區辦企業”的模式,當年就為村集體創收100多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從揭缸見底到糧足倉滿的巨變。
打造美麗鄉村,讓索洛灣成為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度假勝地,是柯小海的又一招棋。2012年,他帶領村兩委會一班人,堅定“圍繞大公園,打造小景點”的思路,實施了古鎮開發、沮河漂流、采摘體驗、農家旅館等鄉村旅游項目,帶領大家建起了山核桃工藝品加工廠、半畝田生態園、生態花園餐廳等特色旅游產業,打造出“峽谷寨”旅游風景區、特色小鎮商業一條街,多條產業鏈,帶領鄉親們走出了一條符合村情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村級經濟“溫飽—增收—小康”的三級跳,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8萬元,索洛灣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幸福灣”“明星村”。
自2007年以來,索洛灣村由村委會統一為村民配發了電視機、電冰箱,繳納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并按月發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每兩年組織村民外出參觀考察一次,每年每戶集體分紅,村里考上大學的孩子均可享受5000元的獎學金。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2003年以前,村里的飲水總有一股味。讓鄉親們喝上干凈、放心的自來水,成了柯小海的一個心結。2004年,他帶領工人馬不停蹄地穿梭在索洛灣的山山峁峁,溝溝岔岔,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水源。他帶領群眾開山鑿巖,挖渠引水,終于在當年年底把自來水引到索洛灣的家家戶戶。開閘通水那天,他從打井工地下來,便一頭栽倒在村委會辦公桌上,一睡便是一個晌午。他太累了,沒有人忍心去打擾他!事后他說,這是他睡得最香最甜的一覺!
柯小海榮獲三秦楷模、全國優秀黨員、全國勞模、陜西省“最美村官”等20多項榮譽,并作為農村基層優秀代表,光榮地出席了黨的十九大。2018年3月25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專題報道了索洛灣村由過去的“窮山溝”變身“小康村”的經過。索洛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從此名揚天下。
選送單位:延安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