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西安少陵原發現迄今規模最大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2020-12-31 01:16:56  來源:西部網  


[摘要]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區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了三座規格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2019—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陜西省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區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了三座規格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出土了土雕建筑、壁畫以及彩繪陶俑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六國時期最大的墓葬。

  少陵原,是西安市東南方向的一塊黃土沉積臺地,處于浐河以西、潏河以東。海拔高度為470米到630米之間,呈東南—西北走向,東南部狹小,西北部寬大,平面呈楔形。少陵原因漢宣帝葬于此,故又稱杜陵原,宣帝許皇后葬杜陵南,由于其陵較小,稱為小陵,后稱少陵原。

  少陵原十六國大墓位置圖

  近年考古發現的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唐韓休墓、郭子儀家族墓就位于此原。2019年發掘的焦村十六國大墓位于此原西北部,2020年發掘的中兆村十六國大墓位于此原中北部。

圖片

  焦村M25與M26位置關系

  2019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發掘的焦村十六國大墓,在拆遷清表后進行發掘,附屬設施亦不可尋找,限于基建范圍,其外圍四周已為高層建筑,無法向更大范圍探尋其墓園圍溝或垣墻等邊界。編號焦村M25、M26為東西并列的兩座十六國大墓,相距32米,海拔509米。

  焦村M25中兆村M100相對位置

  2020年發掘的中兆村十六國大墓,編號中兆村M100,位于焦村十六國大墓以東5.6公里處,該墓北距漢宣帝杜陵3.6公里,南距許皇后陵4.1公里,海拔596米。墓葬詳述如下:

  焦村M25

  焦村M25的形制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兩個過洞、兩個天井、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組成。總長80.7米,深18米。墓道長斜坡,位于墓室南側,平面呈長方形,現存墓道上口可見長度60米,上口寬8米。墓道的東、西兩側各置三層生土臺階。

  焦村M25墓道

  過洞兩個,斜坡底,底部較平整。第一過洞長5.8米,第二過洞長6.2米。天井兩個,平面呈長方形,斜坡底。第一天井長5.3,第二天井5.2。封門位于第二天井北端。甬道連接前室,平面呈長方形,長3.1、寬1.28米。

  焦村M25墓室

  墓室前、中、后均為土洞結構,頂部均已坍塌。前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2米,東西寬4.5米。中室平面近方形,長3.7、寬3.8米。后室位于墓葬最北端,平面呈長方形,南北2.9、東西4.2米。

  焦村M25第一土雕建筑南面

  焦村M25前、中、后室四壁皆繪有壁畫,大多已脫落,保存狀況較差。殘塊內容可見儀仗圖、題記、人物。在墓道上方,發現洞頂土雕建筑模型三處。土雕建筑均面朝南,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第一土雕建筑位于第一過洞上方,呈單體房屋狀,面闊三間,中間雕板門,左右兩側各雕對稱直欞窗,屋頂部分無存。建筑表面涂彩繪,底部臺廊上有彩繪裝飾。第二土雕建筑位于第二過洞上方,其樣式、高度、大小與第一土雕建筑基本一致。第三土雕建筑位于第一生土臺階最北端,建筑僅存建筑南側部分。

  焦村M25墓室被盜擾,出土器物有陶罐、陶井、陶灶、陶倉、方形釉陶扁壺、九盤連枝燈、武士俑、合歡帽俑、十字髻俑、陶馬等共計68件。

  焦村M26

  焦村M26位于與M25西側32米處,南北向。該墓的墓葬形制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前室、東側室、后室組成。

  焦村M26墓室

  墓道長54.4米,上口寬6.8米。東、西兩側各置三層生土臺階。墓室前室位于甬道北側,土洞結構,平面近方形,長3.3米、寬3.3米。東側室位于前室東側偏南位置,土洞結構,進深2、寬1.1、高1.4米。后室與前室有過道相連,后室也為土洞結構,平面近方形。長3、寬3米。墓葬盜擾嚴重,僅出土器物12件,有騎馬俑、九盤連枝燈、陶罐、帳鉤等。

  中兆村M100

  中兆村M100,坐北向南。形制為長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兩個過洞、兩個天井、四個壁龕、甬道、前室、東側室、后室組成。總平面呈甲字形。總長80.74米,深11.86米。墓道位于墓室南端,平面呈長方形,開口總長68米,南寬5.1、北寬6.2米。墓道東、西兩側各置三層生土臺階。

圖片

  中兆村M100發掘現場全景

  第一過洞長5.56、寬1.42、高1.74米,平頂。第一天井平面呈長方形,天井下東西兩各置壁龕,均為土洞結構,西耳室寬1.44、高0.92、進深1.04米。壁龕磚封門,未被盜擾,保存完好。第二過洞長6.66、寬1.32、高1.72米,頂部垮塌。第二天井平面呈長方形,開口長4.18米。天井下東西兩側各置壁龕,均為土洞結構,西耳室寬2.42、高1.3~1.7、進深1.98米。被盜擾嚴重。封門為磚封門。甬道平面呈長方形,寬1.24、高1.64、進深4.36米。

圖片

  中兆村M100墓室正射影像

  墓室由前室、東側室、后室組成。前室土洞結構,平面呈近方形,頂部及四壁上端已垮塌。地面有紅燒土跡象六處。東側室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寬2.5、高1.66米,頂部為硬山頂,正脊南北向。前室西側,與東側室對稱位置做半開假門,殘存下半部分。后室為土洞結構,與前室有過道相連。后室東西兩側放置南北向棺床兩具,東側棺床西側圍有半閉合磚墻,南北兩側見墨繪壸門。西側棺床緊靠墓壁,南、東、北三面亦有墨繪制壸門。

圖片

  第二天井北壁壁畫

  中兆村M100壁畫主要分布于第二天井北壁、西壁、東壁底部。北壁封門上壁畫內容為單體建筑;西壁壁畫繪有房屋、立柱;東壁壁畫內容與西壁壁畫相似,僅屋脊南側無鴟尾。前室北壁西側,壁畫繪出直欞窗,窗框內凹,欞條八根。

  墓道上方土雕建筑全景

圖片

  中兆村M100墓道上方平視圖

  墓道上方見土雕建筑三處:三座土雕建筑均面朝南。體量由南至北逐漸變大、變寬,高度逐漸升高。第一土雕建筑呈三層樓閣狀,由上至下呈階梯狀排布,中間紅色板門緊閉,兩側雕出長方形窗欞。第二洞頂土雕建筑,呈單層房屋狀,面闊三間,正脊東西向,西側可見鴟尾殘跡。第三土雕建筑,呈單層房屋狀,頂部被現代水渠、水管破壞不存,僅見門框和左右兩側對稱窗欞。中兆村M100除了第一天井下的兩處壁龕保存完好,其余部分均被盜擾,共計出土文物198件。包括有陶罐、陶井、碓房、陶倉、牛車、虎子、陶雞、陶狗、陶羊、武士俑、鼓吹依仗俑、武士俑、陶馬等。其中陶倉、牛車中含有大量的可觀察到的植物遺存。

圖片

  第一土雕建筑南面

  第二土雕建筑南面

  2019—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南郊少陵原上發掘的三座墓葬,與目前已發現確認的十六國墓葬相比較,從墓葬形制來看,長斜坡墓道東、西兩側有收分生土臺階;墓道過洞上方有土雕建筑模型;這種形制是十六國時期墓葬形制的突出特點。出土的武士俑、甲騎具裝俑、鼓吹依仗俑、陶牛車、九盤連枝燈等皆具十六國時期的特色。鑒于此,又經過許多專家論證,可以確認,西安南郊少陵原發現的這三座墓葬應為十六國時期。這幾座墓葬規模巨大、形制特殊、結構較為完整,又出土土雕建筑模型、巨幅壁畫且皆為兩室以上的大墓,應是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圖片

  騎馬擊鼓俑組合、騎馬吹角俑組合

圖片

圖片

  中兆村M100牛車內植物遺存、牛車

  十六國時期是在北魏統一北方之前、漢唐之際,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時期。從墓葬出土的陶器看,罐、釜、倉、灶等造型沿襲漢風,陶俑形象又具少數民族特征。出土的碓房、水井、裝滿糧食顆粒的陶倉和牛車等是華夏農耕文明的體現,而墓道壁龕的穹窿頂、及其頂部用四條紅彩交匯、并畫出圓圈則是游牧民族氈房帳篷的模擬。墓葬結構及前后多室均采用了漢人傳統,而棺床的形式則有所不同,如中兆村M100后室東西兩側置棺床兩具,均為繪有壸門的磚砌高棺床,高達50—60厘米,顯然不同于漢族席地而坐傳統影響下的低棺床形制,應為少數民族垂足坐風尚的體現。其中M100后室東側棺床還有磚砌圍屏,或是之后北周時期不同族群墓室中石圍屏之先例。

  焦村M25與中兆村M100墓道過洞上方的彩繪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接近中國傳統古代土木建筑原型的實例。三座墓葬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規模最大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對于研究探索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的分布、形制、結構等都有重要的意義。這三座墓葬從形制、隨葬器物、壁畫內容、土雕建筑等多方面看,均反映了五胡內遷、民族大融合時期,不同族群學習、認同、融入華夏文化的總趨勢,展示出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包容特質。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十六國 時期 高等級 墓葬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