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07:35:44 來源:陜西日報
只花了45元,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雷居村果農李小社就解開了心里的“大疙瘩”。
這個“大疙瘩”究竟是啥?
今年4月,眼瞅著15萬元銀行貸款馬上到期,但壓在冷庫里的晚熟蘋果一時無法出手,果園又要追肥、擴建,李小社急得團團轉。
“幾件事趕在一起,手頭緊得不行。”11月1日,李小社無奈地說,借遍親戚朋友,錢還是沒湊夠。
在銀行業務員的推薦下,李小社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撥通了省融資擔保基金業務經理馬柯的電話。詳細了解情況后,馬柯為李小社介紹了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
“省融資擔保基金的資金使用費率是萬分之三,15萬元貸款一天的資金使用成本只有45元。”馬柯說,只要資料完善,3天內就能放款。
“沒想到提交完資料,第二天就放款了。”李小社豎起大拇指,笑著說,花小錢解決了大問題,太值了!
短期流動性支持被稱為應急轉貸,俗稱“過橋”。銀行貸款到期后,貸款人需要籌措一筆“過橋”資金還上貸款才能續貸,“過橋”難一直是融資難的“難中之難”。
為破解這一難題,陜西積極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在全國率先設立10億元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開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引導金融“活水”精準流向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為廣大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增添發展信心。
如今,在金融“活水”的滴灌下,咸陽聚力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正抓緊拓展新領域,計劃年底開展造船配件業務。
“資金充足,我才敢拓展新領域。”咸陽聚力石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衛海忠表示,公司有上千款產品,供貨企業包括延長石油、長慶油田等200多家大型能源企業,是西北區域規模領先的高強度緊固件生產企業。
然而,流動資金緊張一度令衛海忠頭疼不已。要保障企業正常運轉,至少要350萬元流動資金。近幾年,受回款周期拉長等因素影響,他陸續向銀行貸款超千萬元。
衛海忠給記者算了一筆賬:1000萬元的還款金額,如果找市場拆借,光利息每月就得20萬元;為了增加現金流,上游企業采用匯票進行業務結算,公司想提前拿到現金,就得支付匯票高額的貼息費和平臺手續費,估算下來也得近30萬元。
“貸款一時解決了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又來了,續貸還款該咋辦?身邊一些企業明明干得還不錯,就是因為沒法‘過橋’,一下掉‘水里’出不來了。”衛海忠攤開手,無奈地說,“過橋”是小微企業的一座“隱形大山”。
去年,咸陽市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上門向企業推廣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徹底解決了衛海忠頭疼的問題。
“成本低、效率高,1000萬元‘過橋’,3天利息只要9000元。”衛海忠說,關鍵還不占用流動資金、不影響生產,一舉多得。
同樣受益的還有咸陽盛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何軍鋒說:“有了省融資擔保基金,不用為籌措資金發愁,可以騰出更多精力搞發展。今年我們打算進行數字化改造,優化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競爭力。”
資金鏈是企業的生命線。小微企業融資難,表面上看是缺錢,實質上是缺信用、缺信息。提升增信服務和信息服務,是破解難題的關鍵。
“擔保公司介入不僅可以為小微企業增信,還能多渠道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陜西省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趙建房表示,今年前8月,省融資擔保基金開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1927筆,金額128.8億元,轉貸時間由市場通行的平均15天壓縮至4.2天,為小微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超4億元。
在做好增信服務的同時,陜西建立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發生風險后給予最高50%的風險補償,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讓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作用。
“要讓銀行敢貸、擔保機構敢擔,就得建立風險分擔機制,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董文紅表示,我省通過設立2億元融資擔保風險補償資金池,由省級擔保機構承擔10%的風險責任,并對市縣設立資金池給予50%的一次性獎勵,快速在行業內形成“敢擔、愿擔”的積極氛圍。
今年前8月,全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新增擔保業務829億元,支小支農業務占94%,平均擔保費率0.8%,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農戶10萬戶。
拿著明年的新訂單,衛海忠信心滿滿:“有了省融資擔保基金的‘過橋’支持,我們更有底氣和信心了!”(記者 蘇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