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記者柳洪華):在新中國發展進程中,黃土高原的變遷被世人矚目。陜西北部的延安、榆林兩市,大部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曾經訴說黃土地蒼涼悲歌之地,譜寫了新中國滄桑巨變的輝煌一頁。
10月14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國際在線主辦,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榆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承辦的“機遇中國 打卡陜西——外籍專家陜西行主題活動”在陜西省黃陵縣啟動。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就職的美國、法國、墨西哥、英國、哈薩克斯坦、泰國、土耳其、巴西、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等10個國家的十余位外籍專家將在陜西一路北上,走進陜西延安、榆林的企業、鄉村、遺址、博物館等地,調研考察發展之實、創新之舉、文化之脈。
“機遇中國 打卡陜西——外籍專家陜西行主題活動”在延安市黃陵縣啟動
從仰韶文化時期到周秦漢唐,黃土高原一直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核心區域。位于渭北黃土高原的黃陵縣,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陵寢所在地。作為此次活動的首站,外籍專家一行來到黃帝陵探尋中華文化之根脈。
軒轅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更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肇創者。在海內外華夏兒女的心目中,黃帝陵是圣陵、神陵、魂陵,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
拾級而上登橋山,感嘆于參天翠綠兩側古柏群,了解古樹保護做法;佩戴平安帶,體驗祭祀黃帝儀式;圍觀5000年樹齡的黃帝手植柏,瞻仰石刻浮雕黃帝像……外籍專家踏足中華文明的源頭,對系統了解中華文化、準確理解在這一文化下的中國發展之路大有裨益。
外籍專家參訪黃帝陵軒轅廟
黃陵縣作為黃帝陵所在地,不僅傳承著中華精神,也在守護著與中華文明史“同齡”的黃帝陵古柏群。據了解,黃帝陵所在的橋山共有8萬余株古柏,沿著巍峨山勢,延綿成一片亙古長青。
橋山古柏并非天然古柏群,能保存至今,離不開與時偕行的保護。黃陵縣遵循“一樹一策”與“一群一策”原則,對古柏的保護進入了精細化、科學化軌道,保護工作涵蓋防火、防盜、防病蟲害、防雷擊、防老化等多方面。比如,針對古樹個體采用雷達檢測根系及樹體,通過微根管監測獲取實時數據,跟蹤判斷古樹健康狀況;通過樹冠整形、支撐加固等措施減少災害傷害,保證樹體結構穩定性。
在黃陵縣,外籍專家透過黃帝陵和古柏群,看到的是一部生動的中華文明史書,也看到了中華民族跨越歷史的蓬勃生機。
延安市寶塔區高家園則村
此次活動將從10月14日持續至18日,外籍專家還將前往延安市寶塔區和榆林市靖邊縣、神木市、府谷縣等地,在文化傳承創新、鄉村全面振興、產業加速升級中,探究中國改革發展秘訣。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寶塔山、延河水以及眾多革命舊址,不僅是中國人的“紅色基因”,也是外國友人了解中國、中國共產黨的窗口。此次行程中,外籍專家將參訪寶塔山、棗園革命舊址等“紅色地標”,調研山地蘋果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治理,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了解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進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
榆林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
榆林是中國主要能源基地,在“雙碳”戰略目標的背景下,榆林牢固樹立依靠煤但不依賴煤的理念,加快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此次行程中,外籍專家將參訪陜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陜西小保當礦業有限公司、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陜西省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企業,一探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的轉型之變;參訪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峁遺址、石峁博物館,以及高家堡古城、府谷縣黃甫鎮墻頭村、府州古城,感受遠古的篝火微光所照耀的亙古流傳的中華文明,歷經風雨滄桑的陜北特色民俗文化,以及適應時代需求的文旅產業發展。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畫卷正在神州大地鋪展。此次活動旨在促進外籍專家對中國國情民情的了解,更能準確動人地向世界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發展”故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