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東在打漿
□ 實習記者 劉凡銆 文/圖
過去八年的冬季,山里寒風凜冽,四周寂靜無聲,地面結了厚厚一層冰。劉曉東開著拉滿構樹枝的卡車,眼睛不眨一下地直視前方,生怕一個不小心跌落到路邊的深溝去。
“白天我們去村民家里買構樹枝,歷經百余公里的山路顛簸,再將這些材料運回紙坊,日日夜夜地重復。”十一年前,為了重修蔡侯紙博物館,退休的劉曉東與村里十幾位老匠人拿上紙筆,提著木秤砣,去山里村民家中,挨家挨戶地購買構樹枝。過秤后,用筆在紙上算過價錢,再將貨物裝上卡車,在冬季陡峭曲折的山路中來來回回做準備工作,歷經六年建成了蔡侯紙博物館。
劉曉東今年72歲,生于西安市周至縣起良村,是蔡侯紙博物館負責人,在60歲即將退休的那一年,他就開始籌備重修蔡侯紙博物館相關事宜。61歲時,他正式肩負起傳承和保護古法造紙技藝的重任。
蔡侯紙以構樹皮為原料手工制作而成,須是秋末冬初落完葉子的構樹經鍋蒸之后剝下的樹皮。由構樹皮為原料造出的紙白皙透亮,紙張千年不腐朽,紙質堅韌不宜損壞,筆墨顏色易暈染出色。一張蔡侯紙要歷經蒸皮、踏碓、切番、打漿、抄紙等36道主工序、72道小工序才能完成。
“小時候,我從墻上揭紙寫大小字,用紙張刻皮影,疊火箭和紙塔……有紙就是我們村子的驕傲。”劉曉東從周至縣城的九峰中學回到起良村,擔任起良小學的校長后,不忍看到古法造紙技藝在現代工業的沖擊之下逐漸消弭,決心用后半生時間“復活”這項傳統文化。“我教學生歷史課時,講到造紙術是四大發明之一,突然之間鼻尖發酸,這偉大的發明是留在民間的文化遺珠,不應只成為歷史。”
在修建蔡侯紙博物館之初,村民們都不相信他能夠以一己之力恢復祖輩們的造紙技藝。村里只有十幾位80歲左右的老人記得制作工序,他多次上門與他們促膝長談,懇請老人們與他一起恢復古法造紙技藝。恢復最難的一步是無法找到已經丟失的造紙工具,老匠人們根據當時造紙的場景,憑借回憶還原了造紙的所有工具,從蒸皮和踩皮開始,向他傳授每一道造紙的基本工序。
自從開始修建蔡侯紙博物館,劉曉東只要有了新想法,凌晨兩點會從床上爬起來設計工地圖紙。他每天早晨五點半醒來,飯還沒吃上幾口,套上大衣就趕到工地查看修建進度,再去縣城里辦理修建博物館的手續,晚上九十點鐘頂著寒風等公交車回家。
2018年,在經過大熊貓糞便與構樹皮等材料比例調試的多次嘗試后,劉曉東在蔡侯紙生產的基礎之上,以大熊貓糞便為主料,構樹皮和獼猴桃藤蔓為輔料,經過十道工序,做出了“熊貓紙”。今年6月,他將具有藥用價值的艾葉打成紙漿,與構樹皮混合之后制作出“艾葉紙”,用來卷制艾絨,包裝成艾條卷紙。為了吸引孩子們繼續關注古法造紙,他還獨創了“太陽紙”,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在紙漿上貼上采摘的花瓣與樹葉,再次敷上一層紙漿后,在陽光下晾曬之后帶回家,體驗手工造紙的樂趣。
劉曉東的學徒因為造紙工藝艱辛、收入低,多半途而廢,目前仍由他與老匠人們繼續堅守古法造紙術,操持紙坊的管理和接待工作。
“蔡侯紙面向的群體多是知名書畫家,使用趨于小眾化,這也正是手工紙張在現代生活中的獨特魅力。”劉曉東接下來計劃做蔡侯紙的文創產品,做卡片、年畫、線裝書等蔡侯紙的衍生品,在起良村開設國學館與書畫館,為書畫家提供書法繪畫的工作室,讓城市里的孩子們來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氛圍,學習國學知識。
“現如今,繼承造紙術的年輕人寥寥無幾,但是向社會弘揚傳統文化,讓更多人了解與重視這一民間文化,讓這一傳統工藝不被世間遺忘,仍是我會不遺余力堅持下去的事。”劉曉東說。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