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林市政協秘書長 柴自軍
一、加強思想建設,凝聚機關黨建向心力。一是完善履職基礎。將142名黨員委員全部編入7個專委會黨支部,成立了17個黨小組,并建立了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等多項制度,以便更好地發揮黨員委員“雙重”身份的作用。二是健全學習制度。嚴格落實機關黨組學習制度,把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參加集體學習納入年度考核,委員的認同感和履職主動性進一步增強。三是優化學習內容。編印《十九大精神解讀》等讀本7冊,發放學習教育資料15種,自媒體、內刊推送刊發學習信息和文章千余條(篇)。四是豐富學習形式。線上“學習強國”定期評優,集中授課輔導后組織研討,視頻學習后談心得體會,參觀學習后開展重溫入黨誓詞、唱紅歌、講革命故事等活動,進一步增強機關黨員干部和廣大委員的理想信念和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政治責任。
二、聚焦協商主業,提升機關黨建引領力。一是政協選題,黨委定題。在制訂年度協商計劃時,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選題,并報請市委主要領導審閱,確保了政協重點協商課題與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同頻共振、合力合拍。二是黨委出題,政協答題。把市委交辦課題作為重點議題重點協商,對此我們整合調研人員力量,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反復協商,提出了高質量的建議,推動了問題解決。三是聚焦協商,注重落實。各專委會在開展協商活動時,注重發揮黨員委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撰寫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及專題發言材料,確保協商活動有深度、有廣度、有力度。
三、發揮黨員示范作用,增強機關黨建戰斗力。堅持機關黨建引領委員隊伍建設,在機關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委員模范帶頭作用,形成了黨員委員引領、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的為民辦實事良好態勢。一是“黨員+委員活動”。成立10個委員工作室,經常性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和委員,深入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傾聽群眾呼聲,收集社情民意信息。二是“黨員+公益慈善”。動員委員和機關干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累計捐款捐物1000余萬元,為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積極開展“雙報到”等志愿活動,累計為愛心超市、居民小區捐款捐物達40余萬元。三是“黨員+脫貧攻堅”。將389名委員全部吸收進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累計捐資276.2萬元,資助貧困學子276名,救助貧困大病戶233戶。會同市工商聯開展“萬企幫萬村,光彩照榆林”扶貧活動,發動政協委員和民營企業家共投入資金3.9億元,實施幫扶項目2314個,幫扶貧困村1114個,受益人口6.29萬人,為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守正創新固根本 提質增效創一流
□ 漢中市政協秘書長 張正榮
一、堅持以學強基,增強能力本領。緊抓黨史學習教育和“書香政協”建設契機,統籌制定17項重點任務促進學習提升,一方面深度錘煉政治能力,建立健全機關黨組示范帶動、委室黨支部靈活組織、委員和干部深度參與的常態化學習教育機制,舉辦以“四史”為主題的讀書班和政協講堂,開展兩級黨組書記專題黨課輔導,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提高了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另一方面著力增強履職本領,建立漢中政協“云圖書館”,號召干部和委員捐書共建“書香驛站”,經常性組織讀書評書薦書活動,加強述學驗學考學,深學細研強“內功”,比學趕超促履職,練就高效履職、服務發展的真本領。
二、強化職能作用,提升服務實效。一是強化調研當好“參謀部”。緊扣市政協重點調研視察和協商議政活動,組織機關干部全員到一線深度了解重大決策部署推進落實情況,圍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六件民生實事”,每個專委會牽頭一項調研視察按月推進,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成果。二是強化統籌當好“聯絡部”。對市政協決策部署及時細化安排,抓好跟蹤落實;對各項履職活動強化統籌調度,確保協調有序;對委員和各界人士密切聯絡服務,拉近情感距離;對各黨派團體和縣區政協加強聯動協作,提高工作合力;對綜合性常規性工作分工協作,力求一體推進;對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等中心任務克服困難,積極支持參與,切實做到了承啟上下、協調左右、聯系內外。三是強化保障當好“勤務部”。修訂完善16項履職工作制度,協調設立13個市級委員工作室,建立了7個專委會與60個市直單位對口聯系機制,對市政協領導批示交辦的事項強化跟蹤反饋,就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組織“微協商”,構建“到政協說事”環境,保障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發揮。
三、激勵約束并舉,激發內生動力。一是狠抓作風效能。深入開展“明責、踐諾、結果”主題作風整訓,以“三亮一諾”活動為載體,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向縱深推進,推動機關工作從根本上“嚴起來、實起來、干起來”。二是強化考評激勵。制定機關工作平時考核辦法,完善崗位目標責任管理和工作考核獎懲機制,激勵促進干部職工實干擔當作為。三是營造舒心環境。全面實施機關環境優化提質工程,建成全新政協書吧、黨員活動室、老干部活動室和視頻會議室、文化墻、健身房、餐廳以及花園露臺,經常開展文體活動,加強人文關懷,進一步激發機關工作活力和熱情。
夯實黨建強引擎 服務履職提效能
□ 安康市政協秘書長 李云健
一、實施三項措施,保障黨建責任制落實。一是完善黨的組織機構。報請市委設立政協機關黨組,調整充實機關黨委,新設立2個專委會黨支部,將黨員干部和黨員委員全部編入相關黨支部,使每個黨員都有組織負責管理、服務、監督。二是明確三級書記責任。制定機關黨組書記、黨委書記、各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以崗定責、以責問效,層層夯實責任、傳導壓力,切實落實黨建工作任務。三是推動黨員全員參與。明確每個黨員責任,使他們心中有數、手中有活。組織開展爭做“五有黨員”“四服務”主題黨日、民主評議、組織生活會、警示教育等活動,教育黨員委員和黨員干部知敬畏、守底線,作表率、樹旗幟,把委員凝聚在黨旗下。
二、完善三種機制,推動黨建工作常態化。一是完善機關黨組工作機制。先后制定出臺《機關黨組工作制度》《機關黨組議事規則》,及時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的決定決議,定期研究部署政協機關重要工作,定期督促檢查,切實發揮機關黨組在機關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二是創新專委會支部工作機制。為推動專委會支部工作常態化,制定出臺《各黨支部進一步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等制度;堅持把支部活動與委員調研、視察相結合,與委員培訓、委員讀書、“委員活動日”等活動相結合,保證黨員委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的落實。三是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出臺《委員履職評價辦法》,建立評比表彰制度,每年評比表彰一批優秀黨員,激發工作熱情。
三、加強三個引領,助力政協工作提質增效。一是在思想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機關黨組始終把學習擺在突出位置,推動黨員委員和黨員干部在學習中當標兵,使政協真正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二是在履職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堅持以黨建引領和推動履職實踐,以履職成效檢驗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推動黨員委員和黨員干部在履職中當表率,提高建言資政水平。三是在中心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推動黨員委員和黨員干部在中心工作中當模范,帶動其他委員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疫情防控、五城聯創等中心工作和公益事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政協機關為幫扶貧困村協調資金4800余萬元,完善基礎設施和發展產業;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累計捐款捐物400余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300余名。在疫情防控中,委員捐款捐物5000余萬元,5名委員受到省政協通報表彰。
深學細悟重要講話 擔當盡責服務履職
□ 商洛市政協秘書長 李久敏
一、深研重要講話,把牢服務政協履職方向。將黨組學習與支部學習、線上討論與線下交流、集中宣講與輔導培訓貫通,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引導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把握發展大勢、探究歷史規律、保持歷史定力。二是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結合起來,引導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永葆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政治本色。三是與新修訂的《統戰工作條例》結合起來,引導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推動政協機關服務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重視讀書學習,提升服務政協履職能力。一是創新開展“黨史·委員·讀書”雙學活動,全面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和委員讀書活動要求,努力做到“學黨史”“學知識”對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的全覆蓋、黨員委員作表率。二是創新開通“商洛市政協委員讀書群”,及時推送黨史、業務知識等各類學習資料230篇,展示學習體會文章98篇、政協委員讀書感言3000多條。三是創新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三、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服務履職制度保障。一是夯實從嚴治黨責任。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等,夯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責任。二是完善履職工作制度。修訂《政協委員履職管理辦法》等23項制度,構建權責清晰、運行高效的履職制度體系;制定完善《委員工作室管理辦法》等6項制度,確保了探索搭建的“六大平臺”規范運行;修訂《公文辦理流程》等13項內部運行制度,保證機關正常高效運轉。三是落實鼓勵激勵機制。用好用活“三項機制”,有效激發干部干事創業勁頭。
四、強化履職創新,厚植服務履職工作動能。一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凝心聚力作用。在開展專題調研、對口協商等履職活動中,成立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聚合力的作用。二是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堅持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評選,持續深化“雙走進”活動,機關黨員干部撰寫的《做好城市“邊緣貧困戶”幫扶解困工作的建議》等6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相關部門采納落實。三是充分發揮黨員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聚焦“聚力項目·助力開局”主題協商活動、落實委員履職“六個一”要求等,引導黨員委員在專題協商中積極建言,在開展“微協商”“微調研”“微監督”和“微活動”中主動作為。
在服務“凝聚共識”平臺建設中干出新時代政協機關新樣子
□ 楊陵區政協秘書長 郭拴利
一、強化“三項舉措”,發揮凝聚共識重要陣地作用。一是強化黨的建設。放大黨建陣地“重引領、有溫度、聚人氣”的磁場效應,堅持機關黨支部支委聯系指導各專委會黨小組、機關黨員聯系黨員委員等工作機制,豐富“我來講黨課”“月度心連心”“季度微協商”等“主題黨日+”活動,推動機關黨員作表率當先鋒,在示范帶動中增進共識。二是強化思想引領。在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中開展“回小區報道”工作,宣傳黨的政策、傳遞正能量,凝聚思想共識。三是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堅持機關黨支部常態化學習、5個“委員讀書班”定期學習機制,夯實信仰之基,砥礪初心使命,增進“四個認同”。
二、堅持“三點發力”,發揮凝聚共識重要平臺作用。一是強化理論武裝。采取“1+3+N”模式,依托“書香政協”載體,打造“云端”“實體”“履職”三大平臺,豐富主題實踐活動,解讀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法規、國際國內形勢等,上好“思政課”、找準“定盤星”,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二是強化專題培訓。堅持以區政協機關黨支部、各專委會學習小組為重點的專題培訓機制,邀請區政府有關領導、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有針對性地圍繞協商主題開展輔導解讀,強化專業知識結構,以“資源導向”“目標導向”實現凝心聚力。三是強化聯絡交流。機關各專委會堅持固定聯系1個民主黨派,聯合組織調研視察;推行“項目清單”“措施清單”“落實清單”管理機制,年初制定目標任務和完成措施,每季填報落實清單,推動工作落細落小落實。
三、立足“三個環節”,發揮凝聚共識重要渠道作用。一是堅持渠道擴展。在政協網頁開通委員信箱、民意訴求信箱、提案征集信箱等,推動協商向網絡延伸,與民眾“面對面”、與民意“零距離”,延伸凝聚共識的鏈條。二是豐富履職實踐。將“既問又答”的“互動交流”作為協商的必備環節,機關干部隨時隨地與群眾開展“板凳議事”,組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現場調研老舊小區飛線充電、合理設置路邊停車位等問題,實地與有關部門(單位)開展“微協商”,推動問題解決,提升凝聚共識的能力。三是強化成果轉化。堅持“雙重”協商議政成果報送機制,除上報調研、視察、協商報告外,還將委員建議以表格形式簡單明了報送,使承辦部門準確把握建議意圖。同時,堅持“辦公室統一協調、各委辦跟蹤督辦”工作機制,做好建議辦理“接力跑”和“靶向”關注,推動協商成果轉化,深化凝聚共識成效。
打造“書香政協”夯實履職根基
□ 韓城市政協秘書長 范小波
一、強化機關學習,掀起學習熱潮。積極推進機關干部學習制度,采取細讀原文、領導領學、研討交流等多種形式,較好地發揮了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機關學習走深走實。不定期督查學習成效,通過舉辦專欄的形式對學習心得進行展評。在此基礎上,把理論學習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加強政協知識學習,組織外出考察學習、高質量推進中心組學習,不斷提高履職政治把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推動落實能力、服務保障能力和工作創新能力,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理論學習同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組織機關干部學習規定書目,并赴延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參觀渭南市政協主辦的“渭華風采·慶祝建黨百年書畫展”,邀請《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百年同心路——與委員同訪》欄目組來韓與政協委員一起探訪韓城紅色歷史,在新媒體平臺開設機關干部講黨史、黨史問答專欄,達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的,激發機關干部愛黨愛國之情,激發干好政協工作的熱情。
二、拓寬學習渠道,活躍學習氛圍。成立讀書活動指導小組,積極推動委員和機關干部讀書交流,設立三大讀書講堂和四大書屋,引導政協委員廣泛參與。此外,政協機關還成立了攝影、書畫、棋類等七個學習小組,定期開展活動,活躍了機關干部業余生活,增強了機關凝聚力。不定期組織讀書分享會,談體會、談收獲,機關干部、政協委員成為讀書分享會的主角。進一步拓展讀書平臺,組建了不同主題的讀書群,充分運用學習強國、互聯網黨建云平臺、微信公眾號讀書欄目等,通過線上與線下兩種模式推進學習走深走實,努力把讀書的收獲轉化為做好政協工作的過硬本領。
三、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成果轉化。不斷完善對讀書活動的指導督查年終考核機制,注重讀書學習成果轉化。堅持向實踐學習,堅持不調研不建言,用好委員話語權,提升議政建言質量。《把大紅袍花椒打造成為國際國內著名品牌的建議》等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政協采用,使韓城花椒產業發展在省級層面得到重視和支持。上半年,我們組織開展的關于花椒產業發展、全運韓城、加強文物保護、商貿物流業發展、傳統村落保護等協商活動,開展的現代果業發展調研活動,都緊扣中心工作、建言質量高,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推動了機關工作的開展;組織開展的關于太史大街西延橋噪音擾民、幼兒入學難等“微協商”活動,突出了為民服務主題,因問題找得準、建議切實可行而得到很好落實。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