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縣域經濟面對的主要矛盾是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小生產是對當前陜西縣域經濟以農戶作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生產規模小、商品率低的生產經營方式的一種概括。大市場是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種市場和各個地區的市場相互聯系、相互結合、有機統一的市場體系和系統。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就是縣域經濟分散的家庭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的矛盾,陜西的縣域經濟大多數以農業為主,實行家庭經營,生產規模小、分散經營,不適" />
記者 杜靜波 攝
5月31日,省政協月度協商“以產業園區為抓手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座談會召開。
省政協委員,西安財經大學副校長任保平表示:
陜西縣域經濟面對的主要矛盾是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小生產是對當前陜西縣域經濟以農戶作為基本生產經營單位,生產規模小、商品率低的生產經營方式的一種概括。大市場是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種市場和各個地區的市場相互聯系、相互結合、有機統一的市場體系和系統。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就是縣域經濟分散的家庭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的矛盾,陜西的縣域經濟大多數以農業為主,實行家庭經營,生產規模小、分散經營,不適合大市場的需求,造成供給與需求的脫節。而兩者的矛盾根源在于農戶市場化和商品化經營之后,市場運作機制不健全。在這種矛盾下,陜西縣域經濟發展是一種典型的“打工經濟”,大量精壯勞動力到發達地區打工,農村人口到城市打工。在這一矛盾下造成了陜西縣域經濟發展中形成了縣域經濟組織化程度低,規模偏小。強產業縣不多,具有強縣特點的產業不優。
陜西縣域經濟發展要著力破解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應聚焦高質量發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推動縣域經濟從“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轉型,最大限度釋放縣域經濟追趕超越動力和潛能。
1.以產業園區建設為依托,加快縣域新型城鎮化步伐。一是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推進園區、產業、人口向城鎮聚集,打造一批縣域工業重鎮、商貿強鎮、生態靚鎮、休閑名鎮等特色縣域小鎮。二是有序引導人口、產業及各類要素向縣城集聚,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抓好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推動重點鎮向小城市轉型。三是突出縣域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協同共進,形成可持續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以園區為載體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實現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產人融合,提高縣鎮承載力。
2.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壯大縣域民營經濟,培育縣域經濟發展主體。加快發展“回鄉經濟”和“能人經濟”等創業型經濟,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在縣域興辦實業,鼓勵民營企業開展縣域主導產業企業協作配套,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企業成為縣域產業園區經濟發展的主體。二是在農村加快培育農業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行業協會、購銷大戶和農村商品經紀人,解決“大市場”與“小農戶”的矛盾。三是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強政產學研合作項目建設,鼓勵各類縣級產業園區建立健全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成果轉讓、信息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縣域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資金、培訓、信息、法律等方面支持與服務,提高“雙創”基地承載能力。
3.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構建縣域現代化特色產業體系,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產業支持。縣域園區經濟發展要結合發展基礎、資源稟賦等,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找準比較優勢,把優勢產業做出特色,把特色產業做出品牌,使特色產業成為拉動縣域園區經濟發展的引擎,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推動縣域工業園區建設。鼓勵國家和省級園區代管、托管縣域工業集中區。全力扶持縣域特色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支持縣域圍繞主導產業進行招商引資,力爭每個工業強縣至少形成一個主導產業、一個完整產業鏈。加快發展農村電商,進一步做大跨境電商。
4.發展壯大縣域特色品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品牌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是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培育縣域新產業品牌。圍繞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擴規模、提品質、創品牌,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增強農產品競爭力;二是大力發展縣域工業,培育縣域工業經濟品牌。圍繞工業強縣戰略推動工業轉型升級,著力增強縣域經濟實力。提高產業技術含量,著力提升產業競爭力。三是大力推進縣域產品形態、銷售渠道、盈利模式變革。以產業融合發展為突破口,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將特色產業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有機結合,發展新興產業。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