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提高縣域科技創新能力作為著力點,探索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路徑,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2018年,我省出臺《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使科技創新工作環境不斷優化,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省縣域科技創新總體水平相對滯后,發展水平相對低下。我省縣(市)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占當年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與發達地區" />
記者 杜靜波 攝
5月31日,省政協月度協商“以產業園區為抓手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座談會召開。
農工黨陜西省委員會經濟專委會副主任,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副院長吳航代表省農工黨發言:
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提高縣域科技創新能力作為著力點,探索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路徑,不斷提高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2018年,我省出臺《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使科技創新工作環境不斷優化,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省縣域科技創新總體水平相對滯后,發展水平相對低下。我省縣(市)級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占當年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與發達地區相比比較低。陜西77個縣(市)共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17家,平均每縣不足2家,有47%的縣(市)沒有高新技術企業;共建立創新服務機構及研究開發機構134個,平均每縣不足2個,有53%的縣沒有建立創新企業服務機構及研究開發機構;僅有27%的縣(市)建有創新密集區,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為突出,縣域科技創新重視不夠,縣域科技創新體系不完整。不同縣(市)間科技創新情況差異較大,區域發展不平衡。有的縣本級財政科學技術投入不足,部分縣(市)沒有獨立的科技管理部門,科技管理部門行政經費不足。縣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需要科技創新服務機構的不斷完善,多數縣域存在創新公共服務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缺失問題。一半以上的縣沒有創新企業服務機構及研發機構,大部分縣沒有創新密集區,整體科技創新水平滯后。
3、企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不高。由于地理位置、政策、環境等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加之我省大部分縣域企業以農業企業為主規模偏小,沒有真正樹立依靠科技進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理念,主要以追求“短平快”項目為主,缺乏長遠的戰略部署。
二、建議
1、政府部門發揮重要的導向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創新人才引進,建立縣域科技創新躍升管理體制機制
優化縣域科技資源分布結構,形成錯位競爭的科學布局。組建縣域科技創新孵化器,加強對鄉土人才的培養支持力度,創新人才引進機制,為企業引進高技能人才。完善科技縣長、鎮長、村長掛職機制,組建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聯盟。把博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建到鎮村、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解決鄉村振興科技最后一公里問題。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打通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通道。
2、構建政府引導資金投入、專項扶持資金投入、企業主體資金投入、科技風投基金投入、社會資金多渠道投入機制
探索建立科技風險融資擔保機制。確保市級財政科技投入達到財政支出的2%,縣、區政府投資達到1%以上,切實發揮政府科技投入的引領示范作用。認真落實有關規定,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依法調整科技工作預算支出方式,縣域要將科技投入統一納入科技三項經費專項列支項目,并在財政預算報告中具體體現,在工作中給予足額落實到位。
3、優化創新資源配置,促進縣域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推進三級統籌協同發展
提升依靠社會力量大力發展面向市場、從事科技咨詢、科技評估、科技培訓、信息服務、專利服務等特色業務的科技中介機構,為企業科技創新和風險投資提供配套服務。建設縣域特色產業園區,形成一批具有縣域優勢特色的產業集群。構建支持科技示范縣、科技示范鎮、鄉村振興科技示范村三級協同的縣域科技創新體系,推進大型農產企業向產地下沉,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向產業強鎮聚集,推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向重點專業村聚集,促進縣、鎮、村三級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