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圓
媽媽只有你了
媽媽這么做也是為你好啊
你壓力大,我壓力不大嗎!我天天輔導你學習給你做飯,你壓力大?
你是我女兒,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們倆的人生理想應該是一樣的。
上面這些句子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呢?反正老圓看完后,感覺自己快窒息了……
作為這個暑期又一部爆款電視劇,《小歡喜》講述了三個截然不同的高考故事,真實地呈現了一個個中國式家庭的成功與渺小,失敗與偉大。
沒有流量明星的《小歡喜》是如何制霸暑期檔的?
作為一部沒有流量演員加持,沒有賣力營銷的電視劇,《小歡喜》是這個暑期的絕對黑馬。
首播收視雙臺即破1,收視率持續走高,豆瓣評分達到8.3,位列同檔期國劇豆瓣評分第一,與此同時,該劇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播出,YouTube總觀看人數累計已經超過20萬人。
從電視劇的定位來看,《小歡喜》本身其實就具有爆款潛質。
雖然沒有之前播出的偶像劇與IP劇那樣的“天然粉絲吸引力”,但是《小歡喜》卻擁有面積更廣的潛在路人受眾,面對“高考”這樣的主題,中國幾乎各個年齡段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有共鳴的片段。
但不同以往升學劇中的“父母皆禍害”與“孩子變形記”,《小歡喜》真實地講述了面對高考這件大事兒,“中國式家庭關系”的殘酷與溫情。
劇中一共呈現了三種類型的家庭,分別是嚴父慈母的方一凡家庭;離異的喬英子家庭和父母常年在外的季楊楊家庭,雖然主題一直繞著“升學”轉,但這并不僅是一部高考的紀錄片,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教學片。
播出至今,主線之一喬英子和控制欲媽媽宋倩的矛盾爆發片段堪稱今年的國劇高光時刻。
一直被要求按照父母理想生活的喬英子,在自己的“南大天文系”夢想被嚴厲拒絕后崩潰要“跳海”時,她終于說出了憋在心里的話:“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對不起,是我沒有做好你們的女兒”,精彩不僅源于演員的表演,更在于它所引發的網友共鳴。
在中國式家庭中,以愛之名的“控制欲”與“付出感”已經成為謀殺親子感情的主要殺手。
這部劇帶給觀眾的驚喜不僅來自于“穿越時空的代入感”,還有一些“曾經諱莫如深的突破”。
“凡凡,你知道你是怎么生出來的嗎?”
“你們倆結婚,做愛,發生性行為,42周之后我就出來了。”
“如果你有了女朋友,知道該怎么保護她嗎?”
“戴套唄!”
你沒看錯,這段真實地出現在了我們的國產劇中,性教育的科普以電視劇的方式,在公眾里公開傳播,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個值得贊揚的表現,讓人驚喜的突破。
圖片來源:知乎@Haowen
現實主義國劇的“歡喜”與“焦慮”
從2018年開始,中國影視圈在“邁入寒冬”的同時也迎來了新一輪調整與洗牌,曾經被視作金科玉律的“流量明星+IP”的套路漸漸失靈,不少現實主義題材創作反而在市場引發了不小的反響。從《大江大河》到《都挺好》一批現實劇既贏口碑也贏收視率。
“現實主義大年”從2018年開始就成為了國產劇的最亮眼的標簽之一。這背后不僅有“流量劇的反噬效果”,同時也獲得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根本上還是“現實主義題材”天然帶有的共情效果。觀眾買賬,資本瘋狂,現實主義題材順理成章的成為2019新風口。
據“一起拍電影”統計,各大影業公司推出的現實題材劇、真實事件改編以及主旋律影視作品超過50部。這些作品中,重大歷史題材、年代戲等獻禮片約占20%,都市家庭情感等當代題材超過30%;懸疑犯罪、刑偵緝毒也成為流行題材。
但每一個“風口”的形成都逃不開“兵荒馬亂”與“真偽難辨”。
有“風口”緊接著就是“跟風”。在如今一擁而上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中,兩大亂象引人關注,首當其沖便是頻繁出現的“撞題”。
觀察近一年的現實主義國劇可以發現,“職場危機”與“升學焦慮”是最火熱的題材,這些同題創作往往最終的效果是不同的人講述同一個故事,在內容上鮮有突破將市場引向一個更為單一的方向,這“虛假繁榮”背后實則為市場的急躁與資源枯竭的困境。
風口亂象的另一種表現則是“偽現實主義”的泛濫。現實主義題材的最大魅力在于可以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但不少影視劇卻打著“現實主義”的招牌在進行“焦慮”的渲染。
在不少影視劇中“伴侶出軌”、“中年失業”幾乎成為“中年危機”僅有的表現形式,將“現實主題”矮化、窄化,歸根到底其實是吸引眼球的“狗血情感故事”
其實真正的現實主義應該是凸顯人性復雜現實的故事,不是主題先行,也不是背景懸浮,而是在時代大背景中找到那些真正的生活困境,講述有血有肉的個人故事。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