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題材的電視劇作品不少,但真正深入直面教育現狀的優質作品不多。這幾天,黃磊和海清主演的新劇《小歡喜》刷屏了。三個不同家庭備戰高考的故事,描摹出一幅中國式家庭“浮世繪”。《小歡喜》沒有讓觀眾失望,目前得到了豆瓣評分8分的成績,很多觀眾評價“劇情太真實,就是當年的我家”。在該劇制片人徐曉鷗看來,這種真實,并不是追求極致的戲劇矛盾,也非渲染焦慮,而是來自生活的點滴。
《小歡喜》設置了三個高三考生家庭,都極具代表性。劇中“摩登家庭”的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與兒子方一凡、外甥林磊兒的關系開明而和睦;拒絕前夫喬衛東的單親母親宋倩,則對女兒喬英子展開了“全包圍”式的關切;而留守少年季楊楊,面對“空降父母”季勝利、劉靜的突然關懷,顯得無所適從。徐曉鷗說,希望方圓和童文潔的名字成為中國萬千普通家庭的一個代表符號,另外幾個真實鮮活的家庭,也均是中國家長的鏡像縮影。這幾個不同家庭面臨的親子關系、婚姻、家庭問題,組成了當代都市生活的“浮世繪”。
《小歡喜》的原著是“命題作文”。做完三年前的《小別離》后,徐曉鷗和黃磊找作者魯引弓寫聚焦高考的新作時,黃磊替他起了“小歡喜”這個書名兼劇名。黃磊的解釋是:中國家庭的歡喜來自于“熬著”,過一關就開心一下——中考算過了個小關,高考就過了個大關。魯引弓補充道,“小歡喜”對應的是“大焦慮”,這個焦慮來自每個家庭的未來——孩子。而在徐曉鷗眼中,高考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能夠展現社會生活、社會發展的獨特變遷,具有普世價值。高考是一個家庭需要交出的一份答卷,既是所有人的共同回憶,又承載了時代的烙印。
魯引弓曾用了兩年時間在浙江和寧波的高中進行調查,期間接觸到很多發生在高三學段真實的故事。有的家長過于擔心孩子,在學校門口租個房子,全職陪孩子讀書。孩子覺得媽媽盯得太緊,什么都替他拿主意,開始懷疑自我價值,嚴重到一個月都不跟媽媽說話。媽媽緊張,配了治抑郁癥的藥,但又不敢給孩子吃,就讓老公先試藥……劇中被“全包圍”式關心的女兒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原型,她曾對魯引弓說:“媽媽以上海為圓心,上海到杭州為半徑畫了一個圓,讓我報大學不能離開長三角。可媽媽當年自己考那么遠,我為什么不能去北京呢?”
許多觀眾發現,雙視角的設置帶給《小歡喜》引人深思的效果:屏幕前的觀眾成了第三方,旁觀來自劇中父母和孩子的兩個角度,無論現實生活中身處什么位置,都能換位思考。徐曉鷗舉了一個例子:高三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和父母起了沖突,摔門而去,會不會想到門后的父母是一副怎樣的神情?
《小歡喜》聚焦的是高考,而更深層的落點是教育和親子關系,這也是從《小別離》到《小歡喜》一脈相承的地方。在徐曉鷗看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平等和尊重還是有的,但是兩代人之間的思想差異、沖突,在高三這個年齡段會表現得更為激烈和具體,“因為到了高考這個關口上,問題都會被放大,變得更加尖銳。”她介紹,劇中更多地講到兩代人的矛盾點,既讓觀眾清晰了解問題的所在,也給予了相應的解決之道。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