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邊,有一個叫五里灣的地方,這里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除了連綿不絕一眼看不到頭的黃土山巒,就是深不見底的溝壑峽灣。就是在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一群陜北漢子,在這里開辟出了一個“桃花源”。
這群陜北漢子就是靖邊縣農機局幫扶工作隊,因為堅守一個信念,他們在這里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扶貧之歌,這歌聲飄在山河大地,飄在百姓的內心深處。
五里灣便民服務中心四咀村位于靖邊縣最南端,路遠山陡,條件非常艱苦。2017年前,這里的村民喝的是集水窖的雨水,吃的是粗加工的雜糧,農作物主要是山地土豆,如果遇到干旱,連個買化肥的錢都收不回來。
2017年,靖邊縣農機局幫扶工作隊來到這里開展扶貧工作,劉喜平擔任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隊長。
小米是南部山區的主要作物,如何讓土生土長的傳統產業變成農民致富的金牌產業?進駐四咀村后,劉喜平和幫扶工作隊迅速入戶走訪,探民情,摸村情,解疑惑,拔窮根。
“這幾年,在便民中心的支持下,附近的蘇家灣村正在推行有機小米的示范種植。我們便緊緊抓住便民中心的這個重點工作,希望四咀村能把這個產業做精做大。”劉喜平告訴記者。
工作隊的到來就像為這塊土地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一場農業“有機革命”在四咀村穩步推進。
有機小米可不是增加兩個字這么簡單。有機小米比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標準更高,認證時間長,只有無污染的土地、水源、空氣才能生產出有機農產品。
在駐村工作隊和村黨支部的引導下,四咀村村民逐步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成立農機合作社,購進農業機械,新增寬幅梯田1650畝;對全村土地進行托管,統一地塊、統一品種、統一耕種、統一標準、統一品牌和統一銷售,形成了種、產、銷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
2019年春節,“阜美靖邊”有機小米成為當地群眾非常歡迎的拜年禮物。1公斤有機小米賣到30元還供不應求。村民韋興寶一畝地收入達到5000元,比之前粗放式種植效益高出四五倍。全村人均收入達到了11234元。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