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振海(左一)與攝友分享攝影作品。趙婧 攝
1999年,我從省煙草公司退休后加入了老年攝影協會,攝影便成了暮年生活中最大的愛好。此后,攝影時刻牽引著我,使我有了走出家門的動力。特別是接觸大自然的采風活動,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鍛煉身體,最得我心。盡管我已屆耄耋,但每當扛起相機跋山涉水,依然感覺自己不輸年輕小伙子。
翻看用鏡頭記錄的美景,最令人難忘的要屬安徽黃山。我曾到過黃山八次,可惜前七次都是因為工作,沒功夫認真欣賞景致。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去年11月,我終于以普通游客的身份與黃山再次重逢。
這次攝影之旅使我對黃山的松、云、石有很深的感觸。古人云:“黃山之美始于松。”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在我看來,黃山之美更源于云。黃山的云不同別處,站在高山之巔俯視漫無邊際的云,如臨于大海之濱,波起峰涌,云花飛濺,驚濤拍岸。據說,在黃山一年只有51天可以看到云海。
幸運的是,我趕上了云海。漫天云霧隨風飄移,時而上升,時而下墜,時而回旋,時而舒展,被濃霧籠罩的山峰有時會突然顯露,層層疊疊、隱隱約約,飄動著的云霧如一層面紗在山巒中游曳,景色千變萬化。
再說那石,其形態千奇百怪,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
我最滿意的一幅攝影作品,也是此次偶得。第一天到達山頂后,我和老伴趁著黃昏漫步賞景,偶見對面山間幾片云朵飄過,落日余暉灑在山峰,煞是好看。顧不得危險,讓老伴抓住我的胳膊盡量靠近山邊,終于拍到了那稍縱即逝的黃山美景。現在想來,當時的舉動甚不可取,出門旅游,還是應該安全第一。
旅游不在于離家多遠,重在心境。最近,聽說興慶宮公園正在拆除圍墻,我和老伴便去溜彎兒。行至公園西門附近,我仰望天空,只見幾棵剛被修剪過的禿樹酷似龍爪,姿態奇特,趕緊抓拍下來,一副佳作就這樣“新鮮出爐”了。
正拍得不亦樂乎,老伴又指著另一顆柿子樹讓我看,很多叫不上名的鳥兒正歡快地啄食火紅的柿子,那場景鮮活熱鬧。我拿起相機就是一通猛按快門,回放細看,鳥兒們的眼睛閃亮動人,真不負此行!
(焦振海 口述 趙婧 整理)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