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銳給學生們講解習題。葉子 攝
精研教法,不斷進行課堂創新研究,將新媒體技術引入課堂,形成獨特的“整體思政”教學理念;堅持思政育人,持續關注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與心理健康,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從教21年來,定邊縣第六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馬銳,在陪伴學生成長的道路上,體悟著作為教師的價值與意義。
見到馬銳時,她正在給學生上課。一堂由視頻熱點引入、AI助手穿插講解的思政課,妙趣橫生,引得學生頻頻與馬銳互動。
“在馬老師的課上,我們總能看到新鮮的資訊。她經常從關鍵問題入手,幫助我們置身其中去思考,這樣大家就很好理解接下來要講的內容了。”學生齊雨說。
2019年,馬銳率先在全市開展思政課探索,將新媒體技術引入思政課,不僅給思政課堂增添了趣味性,還讓學生主動去思考社會議題。
剛入行的時候,為了上好思政課,馬銳想了很多辦法。“思政這門課不好創新,但我一直在想如何讓它‘新’起來。”馬銳說。在這一想法的驅動下,她如饑似渴地學習能引入教學的各種新技術,不停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識結構,打破思維瓶頸。
馬銳自學微課制作,原創微課多次獲獎,并將數字敦煌、AI課堂助理等新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使思政課更具吸引力。她撰寫的論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創新策略》,被評為全國教育技術論文“展示論文”。
同時,馬銳還潛心課題研究,將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相融合。在她看來,課題研究也是突破自我的過程,每次課程創新都是對課程的又一次深入理解,從而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課程內容。
馬銳常說:“思政課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過更好的人生。”她把自己置身于觀察者和陪伴者的位置,持續關注學生成長及心理健康,通過思政課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國家以及與整個世界的關系,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做到思政育人。
“作為一名老師,僅僅依靠課堂是不夠的,還應持續關注學生,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困難,并幫助他們解決。”馬銳說。
在馬銳班上,有一名女生特別愛哭。馬銳觀察到這一情況后,盡力在不過度干涉她的前提下去開導她。在馬銳的努力下,這名女生敞開心扉,向她傾訴了在生活和學業上遇到的難題。在馬銳看來,成為學生信任的伙伴,讓學生愿意向她分享自己的喜悅與困惑,才是一名優秀老師的樣子。
多年來,馬銳始終懷著滿腔熱情,深耕教育沃土,這讓她獲得了多項榮譽。2023年,馬銳入選陜西省基礎教育第九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并成立了馬銳初中道德與法治工作坊,與更多的教師一起成長。
在馬銳工作坊,馬銳不僅幫助成員們一起研究思政課課題,還向大家分享一些課件與講座,帶領成員們一起了解更多學科內外的知識。“她好像從來感受不到疲憊,永遠對課程充滿熱情。”馬銳工作坊成員、定邊縣第六中學教師張志玲說。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馬銳覺得,在定邊,需要這樣的平臺,也需要這樣的學習氛圍,終身學習不是一句口號,是付諸于當下的每時每刻。“我想把工作坊做好,上好課,育好人,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馬銳說。(葉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