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維佳
再次來到位于漢中市洋縣城東二十里的龍亭鎮蔡倫墓祠,是與洋縣政協文史專家、《龍亭侯蔡倫》一書的作者肖建新老師一起。
九月的龍亭,漢桂飄香,稻花陣陣,朱鹮與白鷺齊飛,蛙鳴與蓮蓬相抵。此時的蔡倫墓祠,宛若一方厚重的硯臺,置放于龍亭這張被時間反復浸洇過的冊頁上。龍亭地方不大,名氣卻不小,皆緣于蔡侯。上古時期的龍亭,是炎帝魁隗氏母親任姒觀測日象的天表亭臺,類似于現在的天文臺,秦漢時為子午道之要驛,魏晉時為郡縣之治所,今為漢中平原的東大門,省級龍亭田園綜合體實驗地。它有著優越的地理優勢——秦嶺與巴山隔漢江相望,故道與大龍河時有交錯,北邊的關中風俗與南方的楚蜀習性交融匯通,可謂地理之良、文脈圣地。
我們一行人在蔡倫墓祠前駐足,突然間從祠內高聳的古柏上傳來朱鹮響亮的叫聲,它們在此筑巢,繁衍生息,與祠內的蔡侯一起洗磨這方硯臺的紋理與光華,共同見證這看似平凡的歲月。此時的我非常感動,這豈不是“誰言紙薄,尺幅千鈞,承載山河歲月;何謂功德,瞬間萬世,穿越宇宙時空”的文明之光嗎?那種“天下書生仰面謝恩參紙圣,世間讀者低頭祈福拜龍亭”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據肖建新介紹,洋縣龍亭是世界級發明家蔡倫的封地和葬地,它像一枚帶著暗紋的鐵釘,釘在了這片水汽氤氳、物種繁茂的土地上。蔡倫曾在這里為當地人傳授造紙技藝,造福一方百姓,最終也將自己的生命融入這方大地山川,受到后人尊崇膜拜。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加快了世界文明史的進程,他也被譽為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古代巨擘之一。但歷來出于對傳統宦官形象的偏見,除對其出身、經歷、品行、人格的褒貶不一之外,甚至對蔡倫究竟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還是改良者,他是否來過龍亭“就國授術”,他死后是否葬于龍亭等一系列質疑之聲日盛,這多少動搖了作為世界公認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首的造紙術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讓原本璀璨的文明之光變得些許暗淡和茫然。
盡管時間過去了兩千年,尋找歷史的真相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打撈這枚鐵釘,難度可想而知。但作為一名政協文史工作者,肖建新為了尋找這枚早已被千年時光剝蝕殆盡的鐵釘,義無反顧地走進那蒼茫深邃而又煙波浩渺的歷史長河,發掘文物線索,探尋人文遺存,辨析史料真偽,遍訪專家學者,終于歷時數年、歷盡艱辛后,漸漸觸摸到了時光曾經散發出的脈絡,部分還原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真相,提出了一些合乎歷史邏輯的推測,出版了二十萬字的文史書籍——《龍亭侯蔡倫》一書,全面、系統、科學地回答了一系列千年之謎、文明之問,彰顯了政協人的責任與擔當。
步入古柏參天、莊重肅穆、碑石林立的墓祠內,依次穿過沿中軸線次第排列的拜殿、獻殿和正殿,仿佛隨著時光隧道穿越了二千年,走進了蔡倫那充滿傳奇與輝煌、褒貶與爭議的人生。
據《東觀漢記·蔡倫傳》記載:“蔡倫,字敬仲,桂陽人,為中常侍,有才學,盡忠重慎。每至休沐,輒閉門絕賓客,曝體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天下咸稱‘蔡侯紙’。”這是最早關于蔡倫人品、才能、造紙及功績的官方文本,也就是國史。《后漢書·宦者列傳·蔡倫傳》則更為詳細,增加了關于他監作秘劍被為后世法、封侯龍亭食邑三百戶及含冤而死的部分。整篇字數雖不足三百字,但正是這兩個國史的簡短記述,為中國先進的歷史文明留下了難能可貴的敘述文本。
站在正殿蔡倫塑像前,再次聆聽講解員誦讀《東觀漢記》這段國史官記。一個十三歲入宮,四十二歲獻紙,四十五歲封侯,五十九歲死于非命的宦官,他的人生可謂跌宕起伏,毀譽參半,命運多舛。不免讓人對這位數十年深居宮廷高墻之內,處于權力斗爭旋渦之中,而又身負尚方造物之命,力排紛擾,潛心工藝,發明造紙術,照亮世界文明之路的蔡倫既悲憫同情,又肅然起敬。我們不能用二千年來的傳統思維定式,僅從道德層面去評判其一生的對與錯、是與非、功與過,更不能以在蔡倫之前就已出現的各種“紙”而否定蔡倫作為造紙術發明人的歷史地位和巨大貢獻。我們只能站在人類文明受益者的立場上,去敬重他的才華與偉大,尊重他被世界公認的中國古代文明進步的精神標識。我想這也正是公元151年在書寫官記國史時,能賦予一個被平反昭雪的宦官百字人生成就,并在無數宦官中為他單獨樹碑立傳的原因所在吧。
沿著青石鋪就的墓區主道北行數十米,兩側松柏聳立,石人石羊碑石并列兩邊,不遠處是明萬歷年間立的“漢龍亭侯蔡倫之墓”碑,碑后是松竹掩映、綠草依依、青磚合圍著的蔡倫墓冢。據《洋縣志》記載:此墓始建于公元151年,是漢桓帝在蔡倫死后30年為其平反昭雪后,由當地官員和龍亭百姓所建,并歷次封植、連年祭祀。
初秋九月,墳塋上的青草已微微泛黃,地下的青苔倒越發深綠。墳前有歷代達官顯貴和文人墨客書寫的楹聯石刻和多方碑記,字里行間盡顯對紙圣不世之功的頌揚和褒肯,彰顯蔡倫“盡心敦慎,數犯嚴顏,匡弼得失”的剛正品格,以及惋惜其“受辱飲藥于此(龍亭),卒遂葬焉,載五十有九”的種種遭遇,并讓我們有理由相信,蔡倫雖長期身居洛陽,但其最后的卒葬之地就是眼前這方墳塋孤冢。
凝視這座千年墓冢,我仿佛穿越了二千年的歷史長隧,腦海中浮現出公元121年,隨著鄧太后去世,漢安帝劉祜主事親政后,為報其祖母含冤而死之仇,遷怒宦官蔡倫,下令蔡倫去廷尉處自首的情境。自知有口難辯、厄運難免的他,在月黑風高之夜,輕車簡從,連夜出洛陽城,沿熟悉的子午故道,馬不停蹄,趕往自己的封地——洋縣龍亭,最后一次看了他的封國百姓,也最后一次巡視了他曾經的造紙作坊。沐浴更衣后,跪迎圣旨,并將御賜飲藥一飲而盡,從容赴死、魂歸封地。
在蔡倫墓祠西側,是2002年建起的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以沉浸式、體驗式的方式重現了古法手工抄紙的全過程,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了蔡侯紙從構樹皮儲存、漚料、熏蒸、除雜、碓舀、切料、打漿、抄紙到焙紙等23道主要工序。參觀過程中,帶著諸多問題的我,與非遺傳承人攀談起來。據民間傳說,蔡倫在任中常侍時,曾去四川為宮中采購蜀繡(即川繡),路過位于子午道上的龍亭時,發現大龍河邊有大量的構樹,加之這里氣候溫潤、水系發達、植被茂密、民風淳樸,不僅是從事造紙的理想之地,也是他想象中的晚年隱退安居之所。所以封侯時,他沒有將封地選在湖南耒陽以衣錦還鄉,而是選在了千里之外的洋縣龍亭。他還在封侯后回龍亭視察,并將當時的城固縣令之子認為養子,取名蔡興,其后裔至今已有90余代,使蔡氏譜系得以延續,其造紙術也得以傳承。清代陜西按察使嚴如煜《紙廠詠》詩曰“洋州古龍亭,利賴蔡侯紙。二千余年來,遺法傳鄉里”,就很好地佐證了這個傳說。
離開蔡倫墓祠時,一陣秋風吹過,送來縷縷祠內獨有的桂花香。肖建新饒有興趣地領我來到祠內一處獨特的、最具代表性的漢桂樹前,向我介紹這棵已陪伴了蔡侯一千多年的奇樹。只見樹干一半已經枯死,據說是當年吳三桂大軍駐扎在此時燒損所致,而另一半則依然頑強地活著,而且生發得愈發枝繁葉茂,我不禁想起了《龍亭侯蔡倫》一書中,肖建新筆下那篇《半棵活著的樹》中的話:秋天,這半棵孤立的桂樹的香味漫涌在千年的墓祠內,在溫潤一個被譏諷與榮譽參半的靈魂時,也輕輕撫摸著祠內的落塵壁畫、古磚舊瓦、一草一木。半棵樹究竟意味著什么?它本來是生命現象,但在蔡倫墓祠內、依傍著世界級發明家長明燈般的靈魂的滋潤,活著活著便成了文化和哲學,成為可以讓人們思索和留存的記憶。
是啊,我想那死去的一半也許是蔡倫作為一個人生命的遠去,而那活著的一半則匯聚著所有造紙的智慧與實踐的亮光。而作為世界級的發明家,他發明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程,他的工匠精神凝結成了偉大復興的民族力量,他的不朽必將激勵著華夏兒女,沿著他用劃破時空的紙張所鋪就的文明之路自信前行。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