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衡,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17年,現任西安市新城區建筑小學少先隊校外輔導員,新城區關工委委員、“五老報告團”宣講員。2015年獲中國關工委表彰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
張老積極參加市、區關工委“五老宣講團”宣講活動,十多年來,走進300多所中小學,開展近千場活動,聽眾達25萬人次。2003年至2015年,擔任全國中小學校外教育年鑒陜西編寫組特約撰稿人,參與編寫了團中央《中國校外教育年鑒》(陜西卷)八冊,撰寫七萬余字,共55篇校外教育材料。還擔任70所中小學校外輔導員,3所小學隊長學校的名譽校長,2所中學的愛心大使等社會工作,累計參加志愿者服務工作4000小時。17年來,累計捐贈物近兩萬元,每年從自己有限的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資助品學兼優生活困難的留守兒童。
志愿服務50年
在70多所中小學擔任校外輔導員
下午2時30分,一位戴紅領巾的老人正站在新城區實驗小學的講臺上,對臺下百余名小學生進行“紅領巾迎全運,我是文明小使者”的主題宣講。他叫張景衡,今年77歲,是孩子們心目中戴著紅領巾的爺爺。張景衡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長達50年,是全市70多所中小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我一輩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做少先隊輔導員,戴著紅領巾,奔忙在學校之間。”
張景衡給孩子們做主題報告
積極投身志愿服務
張景衡是新城區建筑小學的一名退休教師。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就帶領少先隊員們學雷鋒,開展志愿者服務。那個時候學校剛開始復課,張景衡認為急需一股凝聚力把學生們組織起來。于是,他選定胡家廟新華書店為陣地,長期在這里開展義務勞動,帶領少先隊員學雷鋒做好事。同時,他還承擔了書店組建紅領巾閱覽室的全部工作。
上世紀90年代,張景衡組織少先隊員利用寒暑假開展活動,把茶文化志愿服務送到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師、孤寡老人、社區殘疾人家里。2003年,他光榮退休,32年內教了16屆學生,其中有800人成了學雷鋒志愿者。退休后,張景衡擔任48所中小學校少先隊志愿輔導員以及省市區少工委委員,成為了一名走進社會、走進校園的志愿者。
張景衡說:“雖然忙一些、累一些,但我很快樂。和年輕輔導員一起工作,成為他們紅領巾事業的知心朋友。和少工干部一塊工作,成為他們事業上的摯友。和孩子們交朋友,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戴著紅領巾的張爺爺。”
賦予學雷鋒新的時代內涵
退休后,張景衡開辦“紅領巾大講堂”,經過兩年實驗期,2011年全面鋪開。張景衡成為紅領巾大講堂講師團的主講老師,走進全省300多所中小學校,巡回演講826場,聽眾達到22萬人。紅領巾大講堂既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又富有時代精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逐步成為講黨的歷史、講英雄故事、傳播正能量的有效平臺。“紅領巾大講堂”深受歡迎,越辦越紅火,孩子們往往聽了這一課,就急盼著下一課的進行。
2016年,正逢紀念建黨95周年和長征勝利80周年。從3月1日開始,張景衡身著紅軍服走進中小學校,進行“童心向黨,我的中國夢”主題宣講,開展“做共產主義接班人”“互聯網+長征”主題活動,通過引導孩子們上網尋找長征紀念館圖片和相關資料,重走“網絡長征路”。
關注留守兒童 匯聚愛心善意
藍田縣東街小學是留守兒童較為集中的學校。張景衡每年從退休金中拿出1000元,為留守兒童設立了“張景衡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2017年2月初,張景衡冒著嚴寒來到長安區和周至縣,開展了慰問留守兒童的活動,為留守兒童送去了1000元。
團省委倡導組織“紅領巾手拉手,關愛留守兒童”品牌活動,張景衡每一次都主動參與。他說:“我把愛黨的情結轉化為對留守兒童的公益情結,多為有困難的孩子做善事、做實事,為推動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的風氣盡點綿薄之力。”
張景衡學雷鋒志愿服務已達5000多小時,他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用一種執著、一片深情、一腔熱血演繹著紅領巾的故事,用自己一輩子的奮斗實現了對紅領巾事業的承諾。(西安日報記者 王海鵬 實習生 鄭聰慧 文/圖)
編輯: 郭長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