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欣慰、艱辛、憧憬”,趙延紅用這四個詞,總結了她來宜川縣第四幼兒園第一年的任職工作。對于過去的2018年,趙延紅說:“磨煉、實踐、前進、展望”。
趙延紅是宜川縣第九屆政協委員、延安市“三八”紅旗手、延安市級教學能手,更是宜川縣學科帶頭人。在這個不到一畝的校園里,趙延紅在宜川的學前教育界創造了10個“第一個”。“借鑒了國外的經驗,我們第一個實行短期混齡編班,并形成系列活動。”趙延紅說,秋季開學時,讓大班的孩子帶著小班的孩子,小班孩子很快就可以適應,效果非常好。大、小班混齡班模式已經在全縣都推廣開。
第一個全國“啦啦操”實驗幼兒園、第一個全面實行主題課程、第一個自創手繪繪本教材、第一個確立園本節日“吾家有嬌女”女孩節、第一個與小學進行“師資共享、優勢互補”引入男老師、第一個實行中層領導帶課制度、第一個實行園領導手繪繪本……
這些“第一個”,讓宜川縣第四幼兒園的全體老師和幼兒收獲了適合他們的教育。趙延紅說,孩子的教育應該回歸本真。四幼在創辦了“萌家”的文化理念后,在“順應童心”的教育活動中,使四幼的小院子里每天都蕩漾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
“我們幼兒園農村幼兒是100%。”與其他幼兒園不同的是,宜川縣第四幼兒園的孩子父親在農村務農或打工,大多是母親在縣城陪著孩子接受教育。趙延紅將幼小銜接納入課程體系,并進行為期一年的銜接教育活動。
趙延紅說,基于宜川縣域教育特點,縣城、鄉鎮各級各類幼兒園均存在寄居城市(鎮)陪讀現象。四幼正好處于城郊,房租較低,是農村家長首選之地,陪讀占比達到100%。基于寄居城市陪讀背景,幼兒園幼小銜接的研究具有普遍意義。
通過研究,趙延紅認為,可以從家庭、課程體系、小學三種渠道,注重寄居城市幼兒的習慣培養、能力培養、家庭干預。建立幼兒園與第二小學、城關小學、第一小學的聯動機制,回訪畢業后進入小學一年級就讀幼兒。“我們主要把以往零星的、不夠全面的經驗和做法,在遵循幼兒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用科學研究的方式,對寄居城市幼兒的幼小銜接做一個系統、科學的研究、實踐與梳理。”趙延紅說,課題研究準備把幼小銜接的過程拉長、放寬,時間設置為一年。
目前,《基于城市陪讀背景下幼小銜接工作的研究》已經被立項為延安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學會笑瞇瞇、學會說謝謝、學會動動手、學會問問題。”趙延紅說, 這是四幼幼兒的發展目標。解放孩子的智慧、提升孩子適應未來、創造未來的能力。所有的教育歸根結底是使知識回歸其文化,使教育回歸其本性。“未來的宜川四幼不會轟轟烈烈,但會潤物無聲。”(陳雪)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