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青綠幾何?
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達99.3%;漢江、丹江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十年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流域內7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Ⅰ類;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余公里……
在這些數字的背后,藏著陜西生態文明建設的“組合密碼”。近年來,陜西聚焦秦嶺區域、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筑牢生態屏障,以更高標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近日,記者跟隨“綠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態興”采訪團,走進陜北高原、漢江流域、秦嶺北麓等地區進行深入探訪,切身感受到了“三秦青綠”所生發的不息能量。
9月底的陜北黃土高原(航拍圖),綠意盎然。人民網 王麗攝
青綠有傳承 生態環保做“家風”
他叫張繼榮,今年52歲,是漢中市寧強縣漢江源村的義務巡河員,家門口的玉帶河,是漢江的支流之一,也是南水北調的重要水源,“每周不帶著家人去河道和岸邊撿垃圾,就好像少做了什么。”張繼榮說。而這樣的“義務”,他一盡就是17年。
張繼榮有一門粉刷的技藝,年輕時候十里八鄉打零工。據他講述,一輩子愛干凈的爺爺有次把他叫到跟前說,“你不要出去了,把河護好。咱們這里要發展起來,但沒人把水看好就弄不成。”
2003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啟動。張繼榮默默地組建了一支義務護水的“張家軍”。從小就是“孩子王”的張繼榮說動了五六個老伙計。他們有時三三兩兩,有時全部出動,清晨五六點就出發,沿河道走上五公里,來回3小時,行走四五萬步,清理河道垃圾。
保護玉帶河的志愿者。受訪者供圖
“最近幾年,大家普遍環保意識提高了,游客們不但很少亂扔垃圾,一旦碰見我們巡河,還會主動把垃圾給我們。”張繼榮說。
朝著張繼榮指向的地方看,幾座兩層小樓,散落在山腳下。橙黃墻壁、暗紅門窗、黑色屋瓦,這是他開辦的農家樂。
“夏季一個暑期能賺3萬多,過年過節也有月利7000元的情況,加上平時我打打零工,一年的生活還是比較滋潤的。”張繼榮說。
生態環境好了,村民們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往日清一色的土坯房變身為白墻紅瓦的小洋樓,與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相映成趣。而如今,在漢江源地的巡河隊伍里總能見到衣著樸素卻精神抖擻的“張家軍”,張繼榮也把自己13歲的小兒子帶了進來。
“這是對他最好的教育,我能傳給他最好的家風,就是愛護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張繼榮說。
在三秦大地上,像張繼榮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義務植樹、巡河護林、保護生物多樣性、美麗鄉村建設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不斷地壯大生態文明志愿服務隊伍。
秦嶺護林員。人民網記者 白鴿攝
青綠有傳統 古訓激勵新作為
在秦嶺北麓的兩個村子,分別有一方清代咸豐年間的“秦嶺保護碑”,碑上有文,各有一段秦嶺保護的故事。
一塊在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栗園坡社區的潭峪口村,碑上刻著一行碗大的字:禁止潭峪溝永不得燒石灰。落款:咸豐四年十月,安善操保峪坊闔立。另一塊在栗峪口村東澇峪口,立于清咸豐十年,石碑記載了清末合陽人賀遇霖為解決澇峪口水患捐錢買荒山,封山培林防水患的義舉。
幾百年過去了,石碑所在的潭峪口村如今已是秦嶺腳下的一張美麗名片。村貌整潔,村民以種葡萄為主,“能感受到從過去到現在,這個村形成的環保意識、文化傳統一直都在。”陜西省地方志研究專家張世民感慨地說。
東澇峪口村支部書記黨紅旗告訴記者,東澇峪口村在20世紀80年代曾遭遇了水災,后來封山育林,至今再也沒有受到水患。村民將刻有封山育林的石碑挪至村口,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價值。“清代的歷史教訓和后來發生的事情,讓人們重新認識到這塊碑石的歷史價值。”黨紅旗說。
而離這兩個村子不遠的太平峪口,還樹有一塊鮮明的牌子——西安市鄠邑區秦嶺保護總站,“一站三中心”就在這里運行,負責1551N網格化的總調度,開啟了“數字秦嶺、智慧管山”新模式。
西安市鄠邑區秦嶺保護總站(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衛星定期傳回遙感畫面,無人機日常巡飛,攝像頭實時監測,1240名專(兼)職網格員值守巡查……“‘空天地人’一體,無數‘眼睛’替我們看護秦嶺的溝溝梁梁。”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局科技信息和網格化管理處處長雷波說。
如今,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區涉及6個區縣,約占全市面積的55%。問題快速處置,得益于“空天地人”一體的秦嶺生態環境監測保護系統。
據悉,目前,秦嶺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達99.3%。從一塊“古訓碑”到一張立體“保護網”,陜西用新作為傳承和豐富著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傳統。
青綠有傳揚 產業發展利民生
車過陜北高原,由南向北,林木站成生態屏障,瓜果掛作致富密碼。高原綠,黃河清,這是幾代人的努力。
連續20年,宜川縣“懸崖造林隊”植樹攔泥沙,讓原本不長樹的懸崖逐漸綠了起來;石光銀帶領群眾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筑起一條“綠色長城”;牛玉琴帶領家人和鄉親把寸草不生的沙漠變成“人工綠海”……
榆林小紀汗林場。人民網 王麗攝
今天,黃土高原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截至2023年底,延安市完成退耕還林1077.47萬畝;榆林市沙區造林保存面積1364萬畝,林木覆蓋率43.5%。年均入黃泥沙量由8.3億噸減少到2.68億噸,毛烏素沙地860萬畝流動沙地全部得到治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變好了,陜北農村產業結構也更趨合理。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志華介紹,“山地蘋果、大棚蔬菜等農業產業蓬勃發展,延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1381元增加到2023年的1.6萬元。”
在陜北高原,越來越多的地方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以綠生“金” ,“碳”尋發展密碼。
榆林市橫山區駝燕溝村發揮無定河種稻的生態優勢,發展稻漁立體生態種養產業。“稻田為河蟹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和良好的棲息場所,河蟹給水稻提供天然糞肥、除草除蟲,不僅保護了濕地生態系統,水稻產量和品質也都有所提升。”橫山區水產工作站站長郭宏強說。
榆林市米脂縣發展鄉村農旅,9月的高西溝青山綠水環繞(航拍圖)。人民網 王麗攝
據了解,目前榆林市橫山區稻田養蟹發展到4萬畝,養殖企業擴展到34家,年成蟹產量10多萬公斤,蟹苗產量30萬公斤。
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的榆林,小紀汗林場是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也是榆林市百萬畝樟子松基地之一。2023年,小紀汗林場與中海油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交易林業碳匯量20萬噸,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形成“林業投資——林業增長——碳匯增加——碳匯交易——林業投資”的可持續循環。據小紀汗林場場長郭偉介紹,未來,計劃完成全區65萬畝喬木林碳儲量監測,利用5年時間集中連片建設碳匯林業示范基地20萬畝,實現沙地治理和儲碳固碳雙重目標。
從一個人到一代人,從一滴水到一條江,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一抹綠到一條產業,這是陜西不斷提升生態空間“含綠量”的一個縮影。陜西的“青綠密碼”,正在解鎖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案。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