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南泥灣稻谷飄香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穿過南泥灣的稻香門,經過黨徽廣場,再往前去,南泥灣國家濕地公園里蟲鳥鳴唱,千畝稻田處處稻浪起伏,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
10月21日,“弘揚延安精神 奮進偉大時代”網上主題宣傳“逐夢之路”媒體采訪團走進陜西延安南泥灣。在這個承載著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的地方,大家腳穿膠鞋、手持鐮刀,體驗水稻收割的喜悅。
媒體記者體驗水稻收割的喜悅。
走進南泥灣水稻種植區,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黃的稻田里,大型收割機往來穿梭,沉甸甸的稻穗裝滿了車箱。在體驗收割水稻后,媒體記者們紛紛拿著剛割下的稻穗拍照合影。
媒體記者品嘗南泥灣稻谷蒸出來的白米飯
品嘗完工作人員遞來的由南泥灣稻谷蒸出的白米飯后,東北網記者許諾說,今天實地走到這片土地上,終于真切感受到了南泥灣的“好地方、好風光”。“在采訪中,我了解到,南泥灣強強聯合了北大荒集團,積極推廣新品種、使用新技術,讓革命老區有了新的產業特色,讓大家在延安也能吃到不輸東北大米的米飯。”
金秋十月南泥灣稻谷飄香
南泥灣千畝優質水稻位于南泥灣核心區,距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40年代初,八路軍120師359旅進駐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開始種植水稻。經治地打壩、修渠引水,水稻種植面積達7000畝,南泥灣大米曾一度享譽省內外。后因勞動強度大、效益低、水源不足等原因,水稻種植面積逐年縮減,面積最少時,僅種植300多畝政治田。
自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成立以來,為發展水稻產業,再現“陜北好江南”,與北大荒集團合作建設千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引進優質東北大米品種和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打造標準化樣板田,對南泥灣水稻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媒體記者采訪延安南泥灣(集團)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浪。
2024年,南泥灣水稻種植面積1000畝,預計畝產稻谷達600公斤以上,年產稻谷50萬公斤。同時,實施稻漁綜合種養項目,采取稻-魚綜合養殖模式,人工除草,發展循環農業,生產有機大米,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年產值200萬元。
“這些水稻田就是當年359旅老戰士在這里面開墾、生產留下的,有一種精神一直都在,就是我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精神傳承好,保護好,發揚好。”延安南泥灣(集團)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浪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