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芙蓉湖碧波蕩漾,宛如畫卷(9月19日攝)。
秋日清晨,漫步在西安市大唐芙蓉園湖畔,只見湖水清澈,不時有水鳥掠過水面,不少市民在岸邊晨練、散步。“這里空氣清新,湖水清澈,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這里散步。”西安市民張莉說。
近年來,西安曲江池·大唐芙蓉園水利風景區貫徹落實河湖長制,構建完善管理體系,有效提升河湖管理效率與動態監管能力,同時注重水資源集約利用,水環境保護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我特別喜歡這里的文化氛圍。水舞光影秀《大唐追夢》太震撼了!站在湖邊,濃郁的盛唐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來自上海的游客吳天宇表示,這樣的體驗讓他更加喜歡西安。
9月30日傍晚,在位于渭河西安段灘區的西安湖畔,不少市民在綠道上散步。放眼望去,這里水域遼闊、蘆葦搖曳,生機勃勃。“現在的渭河美景如畫,我們經常來這里散步。”西安市民陳宇說。
事實上,這片美麗的湖泊,10多年前還是一片雜草叢生、污水橫流的廢棄砂石坑。“草灘有‘三寶’,蚊子、蒼蠅、草。”當地居民口中的順口溜是渭河灘區治理前的寫照。
隨著渭河綜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啟動,這片荒蕪之地變了模樣。作為渭河灘區治理的亮點項目之一,西安湖利用原有地形,聚沙成島,聚水成湖,形成了西安最大的再生水湖泊,不僅解決了廢棄沙坑的問題,還創造性地進行了再生水的循環利用。“西安湖總面積3000畝,生態水面面積1500畝,湖水全部來自附近草灘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再生水,經過湖區的自然凈化后,匯入渭河。”西安市水務局副局長魏鵬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西安湖的水質與生態環境,湖區種植了荷花、蘆葦等水生植物,放流了錦鯽、鰱魚等魚類,構建了完整的水生態系統。
如今,西安湖成為城市生態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是“化污水為清流,注湖泊而生美景”的水生態修復典范工程。
西安湖與渭河城市運動公園、蘆葦濕地等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集生態、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功能區。
據統計,渭河灘區的鳥類已有上百種。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等全球極危物種不時亮相;燕鷗、紅嘴鷗、白琵鷺也在此棲息繁衍。
西安湖的“蝶變”,不僅是渭河綜合治理工程的一個縮影,也是西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西安市將幸福河湖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相關工作。通過岸上岸下一起抓,大河小河一起治,狠抓水域岸線生態修復,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復蘇,形成“堤固、岸綠、水清、洪暢、景美、管理長效,河河相連、河湖相通”的水生態格局。全市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75平方公里;完成渭河西安段、灞河、浐河等多條河流綜合治理;提升水環境質量,吸引中華秋沙鴨、黑鸛、朱鹮、細鱗鮭等瀕危物種回歸。
如今,西安市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復蘇,形成了堤固岸綠、水清景美的水生態格局。下一步,西安市將扎實推動河湖長制工作走深走實,持續籌劃幸福河湖項目建設,努力打造更多人民滿意的“幸福河湖”。(記者 蒲茜文/圖)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