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在新時代背景下,電影和旅游共同面臨著觀眾和游客消費升級的挑戰,同時也迎來了跨界跨域融合發展的新機遇。9月24日,作為第十一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系列論壇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與城市——中國電影外景地經濟系列活動在西安舉辦。
現場,來自浙江、安徽、江蘇、湖南、福建、陜西等全國多地的重點外景地集結推介,相關文旅部門領導、影視基地負責人、電影創作者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眾人以電影與城市發展對談的形式,凝聚思想和智慧,為推進電影與文旅深度融合貢獻力量。
強化服務
電影工業和城市形象的共同訴求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以獨特的魅力和價值記載見證促進著城市的發展,而不同規模、不同特色的城市為電影發展又提供了靈感、場景和巨大的市場。
活動現場,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提出,電影向城而生,天然具有城市性屬性。在電影誕生之初,影院就為城市的文化娛樂生活提供了全新的體驗空間。做好電影產業與城市文旅經濟的雙向賦能,因此更需要突出“服務”二字。“不論是一部電影作品在城市選址拍攝時的服務,還是因為一部作品爆火之后的旅游接待服務,建立城市在地化、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的服務都至關重要——這不僅是電影工業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個城市文旅經濟、城市形象提升的必然訴求。”
“為了規范全國外景地的規范服務,讓影視工作者在外景地選擇上方便、便捷、有章可循,我們建議組建全國影視服務聯盟,制定聯盟章程,規范服務標準……”現場,陜西省電影行業協會會長趙安宣讀了《影視外景地全國合作倡議書》,建議全國各影視外景地,通過聯盟的專業服務,讓影視攝制工作者在全國任何景區、外景地都能心無旁騖地用鏡頭去拍攝創作影視故事。
多措并舉
合力攜手推進影視外景地建設
開辟更多路徑助力電影與城市文旅共融,在本次電影與城市——中國電影外景地經濟系列活動上,多項舉措公布,合力攜手推進影視外景地建設。
其中,中國電影基金會與陜西省電影行業協會舉辦簽約儀式,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加快推動電影文旅產業聯動、賦能發展。
中國電影集團國際交流與合作部外事處副處長、中國電影基金會中外影視合作發展專項基金總監曾嵩偉宣講了“中國電影基金會中外影視合作發展專項基金”;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與城市發展專項基金主任胡敏對“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與城市發展專項基金”進行了宣講。
活動現場,還特別舉辦了2024年陜西省影視拍攝基地授牌儀式,更好地引導電影外景地的開拓和建設。活動同時搭建推介交流平臺——現場,安康市全域影視拍攝基地、西安市新城區全域影視基地、咸陽市聚夢·悠咕數字影視拍攝基地、榆林市清澗縣人生影視城拍攝基地、漢中市青木川古鎮影視拍攝基地做了精彩的推介。
此外,來自陜西白鹿原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陜西旅游集團延安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馬鞍山市委宣傳部、黃山市委宣傳部等單位的代表分別對白鹿原影視城、圣地河谷·金延安、馬鞍山全域、黃山全域、中國東海岸一號公路等進行了推介。這些各具特色的外景地借助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的平臺,面向眾多影視從業者展示各自獨特的魅力。
相向賦能
讓“跟著電影去旅游”為城市增添靚色
在當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影視旅游”的內涵愈加豐富,新興的各類涉影文旅產品和服務不斷涌現,影視外景地經濟蓬勃發展。
本次活動特設“電影與城市發展對談”環節,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文化旅游專業委員會會長王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產業所副所長賀濤、電影《繡春刀》制片人王東輝、北京童牛影視小鎮董事長茍俊弢、杭州板橋影視城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陸軍、陜西白鹿原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隴安6位嘉賓,圍繞電影和文旅相向賦能、“跟著電影去旅游”等議題展開對話。
王東輝建議,實景拍攝基地要豐富產業鏈,做足數字資產,為創作者提供更多便利。陸軍表示,打造一個實景拍攝基地,也要把數字科技、虛擬拍攝環境投入其中。影視基地還要善于做好關于當地人文風情、藝術特色的挖掘工作,為拍攝團隊提供靈感。
賀濤表示,優秀的熱播影視劇對于地區文旅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力,也為城市增添靚色,比如,《我的阿勒泰》就引發了新疆的旅游熱潮,機票一票難求。“也反映出來一個問題,在帶火一座城后,當地還需要在接住市場方面多下功夫。”
此外,面對不少影視基地產業相互重疊、雷同的問題,王彧建議,各影視基地要能根據自身的特點去反向引導創作者去創作。(記者 孫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