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市政府獲悉,為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切實保障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我市出臺《西安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特困人員認定、救助供養程序、供養內容、供養形式和標準、供養服務機構建設與管理等予以規范,確保特困人員“應救盡救、應養盡養”。
簡化辦理程序 縮短辦理時限
《辦法》明確,特困人員認定工作應當遵循應救盡救、應養盡養;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嚴格規范,高效便民;公開、公平、公正等原則。
具有我市戶籍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成年人,且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辦法》同時明確了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等情形。其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無勞動能力: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視力殘疾人;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收入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財產狀況符合特困人員財產狀況規定的,應當認定為無生活來源。收入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等應計入家庭收入的項目。中央確定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和優待撫恤金、高齡津貼不計入在內。家庭收入、家庭財產認定方式可參照《西安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規程》進行認定。其他具體情形可登錄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具體查詢《西安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實施辦法》。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內容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照料、辦理喪葬事宜等。按照相關規定給予特困人員辦理住房救助、醫療救助、教育資助等專項救助,可結合實際簡化辦理程序,縮短辦理時限。
縣(區)救助供養標準不得低于市級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由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兩部分構成。
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應滿足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所需,可參照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低保標準的一定比例確定,原則上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
在照料護理標準方面,按照差異化服務的原則,依據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結果和服務需求分為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三個檔次,每檔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確定。其中,全自理特困人員每月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0%,半護理特困人員每月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20%,全護理特困人員每月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30%的標準執行(照料護理標準根據西安市及各縣(區)最低工資標準變化同時進行調整)。
縣(區)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執行市級標準,也可由縣(區)級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居民生活必須費用確定,但其標準不得低于市級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
可選擇分散和集中兩種供養方式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形式分為分散供養和集中供養兩種。特困人員可選擇在家分散供養,在家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由村(居)民委員會協助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確定照料服務人,由村(居)委會和照料服務人按照協議照料其生活,確保其“平時有人照應,生病有人看護”。
同時,特困人員也可選擇在當地政府舉辦的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需要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由縣(區)民政部門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則,就近安排到相應的供養服務機構;未滿16周歲的特困人員安置到兒童福利機構;對患有精神病、傳染病的特困人員,縣(區)民政部門要安排到具備相應治療護理條件的專業定點機構。
《辦法》還鼓勵群眾團體、公益慈善等社會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鼓勵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供養服務機構建設。
記者 文艷
新聞鏈接
特困人員 如何申請救助供養
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救助供養申請,也可以通過西安e救助微信公眾號提出申請。填寫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申請書、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核查委托授權書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承諾書授權核查家庭經濟狀況的相關手續,并如實提供下列材料:
1.本人身份證、戶口本的復印件,殘疾人應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2.本人勞動能力及經濟收入、生活來源等財產狀況書面聲明。
3.本人贍養、撫養、扶養情況,以及贍養、撫養、扶養人基本情況書面聲明。
4.承諾以上所提供信息真實、完整的承諾書。
本人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員會或者他人代為提出申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