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事科普工作30余年的‘老兵’,得知陜西將組織開展科普專業職稱評審的消息,我內心十分激動。這是對一線科普工作者辛勤付出的認可,也是對我們未來工作的激勵,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做好科普工作的信心和決心。”5月15日,陜西科技館科普工作人員王冰說。
我省共有科普工作者7萬余人。科普工作者職稱評價體系、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約著科普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為切實打通這一“堵點”,培育素質優良、覆蓋廣泛的專職科普工作隊伍,日前,省科協、省人社廳聯合發布全省科普職稱評價標準,將共同開展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
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表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同等重要。省科協將充分借鑒、吸收省級有關單位和廣大專家學者意見,反復修訂完善各項評審標準條件,確保嚴謹科學推進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努力為科普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據介紹,科普專業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3個層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對應名稱依次為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在我省相關機構和社會團體中專職從事科普管理、科普研究、科普創作、傳播推廣、校外科技輔導和其他科普實踐的人員,以及專業從事上述科普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均可申報。
在評審條件上,評審將進一步打破身份、人事關系等制約,創造便利條件,暢通申報渠道;將科普專業技術人員的代表性科普作品、科普展覽、科普活動等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力;改變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項目等傾向,改變片面將論文、著作、專利、資金數量等與職稱評審直接掛鉤的做法,防止簡單量化、重數量輕質量。
在評審機制上,評審將采取面試答辯、業績展示、專家評議等多種方式,立足品德、學歷、資歷、工作能力等條件,著重評價申報者的工作業績和成果。
“我們將組建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高質量開展職稱評審工作,確保有實績的科普人才脫穎而出,促進科普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李豫琦說。(記者 霍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