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勞動力調查數據顯示,三季度全省就業形勢持續向好,但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小微企業用工短缺、高學歷就業者比重偏低和勞動合同簽訂率不高等問題仍需關注。
勞動參與率和就業人口比保持較高水平
三季度,全省城鎮勞動參與率為63%,較一、二季度分別提高3.9和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就業人口比為59.9%,較一、二季度分別提高4和0.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主要勞動年齡群體的勞動參與率和就業人口比分別為81.1%和77.4%,勞動力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勞動參與率和就業人口比維持在較高水平。
城鎮新增就業任務完成逾九成
據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城鎮新增就業36.42人,較去年同期增長16.7%,較2019年同期增長4.72%,完成年度任務的91.1%。幫助12.15萬名失業人員、3.0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101.2%、97.6%。
市場主體不斷增長
據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全省市場主體發展迅速,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69.07萬戶,較去年同期增長26.2%。其中,新登記企業增長19.3%,新登記個體工商戶增長29.2%,新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增長1.5%,全省市場主體不斷增長,發展勢頭良好。
近七成就業人口集中在30-54歲
三季度,全省城鎮就業人口中,30歲以下的年輕就業人口占比13%;30-44歲的中青年就業人口占比42.1%;45-59歲的中壯年就業人口占比35.2%;60歲及以上的老年就業人口占比9.7%。從圖2可見,就業人口近七成集中在30-54歲勞動年齡群體,占比為68.1%。
就業人口近六成集中在第三產業
三季度,全省城鎮就業人口中一產、二產、三產占比分別為16.7%、24.6%和58.7%,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就業結構日益優化,就業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占比22.3%,是第三產業中就業最多的行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占比11.3%,住宿和餐飲業占比11.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比10.1%,教育占比10.1%。
私營企業和非農個體經營戶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三季度,全省城鎮就業人口按單位或生產經營活動類型分,私營企業占比34%,經營農村家庭承包地占比15.5%,非農個體經營戶占比12.4%,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占比12.4%,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比11.8%,自由職業/靈活就業占比10.5%,其他類型單位占比1.8%,集體企業占比1.1%,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占比0.3%,外商、港澳臺投資企業占比0.2%。私營企業和非農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占就業者超過四成,成為吸納我省就業人口的主力軍。
互聯網拓寬就業渠道
互聯網不僅帶動了傳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更成為培育新型就業形態的重要平臺,在穩就業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三季度,全省就業人口中通過互聯網承接業務的人員比重為3.1%,互聯網帶動就業效果較為明顯。全省互聯網從業者中,從事物流服務占比20.1%,是互聯網就業形式的最主要業務項目,商品交易占比19%,生活服務占比17.1%,承接生產訂單占比14.2%,知識技能娛樂廣告等服務占比11.5%,用車服務占比9.8%,金融服務占比4.3%,其他占比4.0%。
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壓力
陜西作為教育大省,三季度畢業季對全省就業市場造成壓力。同時受世情國情疫情影響,勞動力市場有效需求減少,導致畢業生供需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求職者更加追求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等穩定性工作,加之部分高校畢業生缺乏職業規劃教育和引導,導致就業時“眼高手低”“慢就業”“不就業”現象存在。
小微企業用工短缺困擾企業發展
據8月份小微制造業企業用工情況調研結果顯示:小微企業用工存在用工成本上升,“招不來、用不起、留不住”等問題,“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結構性矛盾凸顯。特別是受疫情不確定性影響以及上游企業原材料大幅漲價進一步傳導到下游中小微企業,導致企業運營成本上升、生存困難,薪資福利與求職人員預期存在差距難以長期留住人才,年輕人不愿意到小微制造業就業,青睞于物流、外賣等互聯網服務行業等工作時間自由、工作環境比較好的行業。
高學歷勞動者比重偏低
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從業者,目前我省就業市場中低學歷人數較多,高學歷勞動者比重較低。調查顯示,三季度全省城鎮就業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大學專科及以上的就業人口占比為31.8%,高中及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就業人口占比為19.3%,而初中及以下就業人口占比高達48.9%。勞動力市場中大量勞動者因缺乏技能長期無法就業,結構性失衡問題比較突出。
過半數就業人口未簽訂合同
三季度,全省城鎮就業人口中簽訂勞動合同占比40.5%,其中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占比14.5%,簽訂有固定期限合同占比25.4%,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合同占比0.6%;未簽訂勞動合同占比59.5%,近六成就業人口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簽訂合同的就業人口中,仍有13.2%的雇員未繳納社保,14.3%的雇員沒有帶薪休假福利,勞動者的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制定相應幫扶政策
專家建議,應該圍繞重點群體落實落細政策措施,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的就業保障工作。做好大學生就業服務,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
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網絡主播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新就業形態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是今后經濟更好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關系認定難、社會保障欠缺、生存狀態較差、組織程度偏低、權利救濟困難等權益保障不足的問題,應積極完善機制、創新方法,探索建立適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補齊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制度短板,將所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勞動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