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
2023年、2024年兩年,農業農村部用于支持湖南水稻集中育秧的資金共計10.9億元,占全國水稻集中育秧專項資金的四成以上。
湖南省委、省政府將糧食生產作為工作重中之重,陸續出臺系列重磅政策舉措,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育“良種”,堅持高標準建設造“良田”,“揭榜掛帥”創新研發推“良機”,用“良法”提升糧食生產管理能級。
“扛起糧食安全重任,湖南的擔當不局限于一地一域。在創新耐鹽堿品種的過程中,境內幾乎沒有鹽堿地的湖南,充分發揮了雄厚的科研優勢服務全國。”
“專家種出高產田不算數,只有農民種出來才算數。把試驗放到農民的生產田里,不僅能讓種業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更符合生產實際,也能篩選出真正的好種子。”
2023年和2024年,湖南共完成畝投資超3000元的“投貸聯動”高標準農田200多萬畝,累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30億元。
數據顯示,湖南農機裝備產業產值占全國的10%,規模以上農機企業超152家。2023年,湖南水稻和油菜的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83.89%和69.02%。
目前,湖南聚焦農機領域已建設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3個國家工業設計中心,支持7家農機企業建設智能化“黑燈工廠”和標桿車間。
天災面前,湖南最終取得“災年豐收”,這要歸功于注重用良法提高糧食生產管理效能。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湖廣熟,天下足”。一句耳熟能詳的民諺,寄托著中國人對糧安天下的美好希冀。
湖南省耕地面積僅占全國約2.8%,卻產出了全國13%的稻谷,水稻產量和面積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在2023年首次實施的全國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考核中,湖南排名全國第一。
“我國有14億多人口,糧食安全必須靠我們自己保證,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安全問題念茲在茲,心懷牽掛。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湖南要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快種業、農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確保糧食安全,相關部門鼎力支持。2021年,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別與湖南省簽署框架協議,共同打造種業創新高地和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2023年、2024年兩年,農業農村部用于支持湖南水稻集中育秧的資金共計10.9億元,占全國水稻集中育秧專項資金的四成以上。
《湖南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湖南省智能農機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關于全面推行田長制嚴格耕地保護的意見》……湖南省委、省政府將糧食生產作為工作重中之重,陸續出臺系列重磅政策舉措,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育“良種”,堅持高標準建設造“良田”,“揭榜掛帥”創新研發推“良機”,用“良法”提升糧食生產管理能級。
湖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湖南堅決扛牢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良田良種、良機良法配套,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更多貢獻。
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熒光法進行水稻樣本分析(2024年11月25日攝) 陳思汗攝 / 本刊
長沙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展示的稻種樣本(2024年11月23日攝) 陳思汗攝 / 本刊
育“良種”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近年來,湖南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對標國家實驗室標準建設岳麓山實驗室,打造種業創新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圍繞低鎘水稻、耐鹽堿水稻、超級雜交稻等核心技術開展攻關,全省水稻良種覆蓋率達99.5%。
組織“大兵團作戰”,破解“鎘米”之憂。水稻鎘污染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整合多方力量開展集中攻關。“集合全國農業科研資源,齊心協力錨定‘低鎘水稻品種選育’這個目標開展攻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攻關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柏連陽告訴記者。
為實現攻關目標,湖南向全國各地科研單位、農業農村部門發出稻種征集請求,共匯集3萬多個表型和基因型不同的品種。“有一段時間,湖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樓實驗室的地上、桌子上、柜子頂上,堆滿了貼著標記、裝滿稻谷樣本的麻袋。”柏連陽說。
依靠兵分多路的攻關策略、齊心合力的精誠協作,“大兵團作戰”最終取得勝利。在武漢大學提供的樣本中,團隊找到了關于缺失鎘吸收主效基因的唯一一份材料;在安徽省農科院、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全力支持下,團隊通過“重離子誘變”方式培育出低鎘水稻品種“臻兩優8612”。
2023年,“臻兩優8612”在湖南52個縣市區種植107萬畝,示范效果遠超預期;同一年,團隊培育的“西子3號”成為我國首個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的低鎘水稻品種。這兩個品種的鎘含量,均顯著低于國家標準限量值。
“這標志著經過連續多年的攻關,困擾我國糧食生產多年的鎘污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柏連陽介紹。
創新耐鹽堿品種,再造億畝良田。我國西北、東北和東南沿海地區,分布著數億畝不同類型的鹽堿地。袁隆平院士曾說,希望能在其中“再造億畝良田”。
“扛起糧食安全重任,湖南的擔當不局限于一地一域。在創新耐鹽堿品種的過程中,境內幾乎沒有鹽堿地的湖南,充分發揮了雄厚的科研優勢服務全國。”柏連陽說。
2021年3月,科技部批復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牽頭,聯合湖南、廣東、山東、新疆、江蘇、海南和黑龍江7省(自治區)11家耐鹽堿水稻研究優勢單位,建設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
創新中心主任唐文幫介紹,中心總部設在三亞,在長沙、海口和青島設立三個專業研究中心。其中,在長沙設立種業研究中心,目的是發揮湖南種業領域技術、人才和企業相對集中的優勢。2023年,創新中心在全國建設示范基地21個,覆蓋全國主要鹽堿地類型,為鹽堿地水稻種植提供綜合方案。
目前,創新中心已在全國完成超200萬畝耐鹽堿水稻種植。2024年11月22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鵝埠街道新園村,“箐兩優3261”在含鹽量3‰的鹽漬地中取得畝產超400公斤的成績。
“力爭到2030年,培育出10~15個適合不同鹽堿地生態區種植的有重大應用價值的耐鹽堿水稻新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達1億畝,畝產300公斤以上。”唐文幫說。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實踐檢驗好種子。“三分地養活一個人”,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并設計具體實施路線的攻關計劃。“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糧食高產綠色優質科技創新工程,也被簡稱為“三一工程”。
“循著袁隆平院士的科研足跡,我們通過實施‘三一工程’培育了一批優良水稻新品種。”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許靖波介紹,“爽兩優138”等26個組合通過國家審定,“柒兩優785”等17個組合通過省級審定,其中增產幅度5%以上的品種占48.8%,三級以上優質品種占55.8%。“Y兩優305”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
2023年,湖南共有33個縣市區參與“三一工程”示范,糧食周年畝產達到1200公斤的示范點比例,由2018年的37.5%提高到2023年的96.69%。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成果都是在生產田里“種”出來的——所有示范點培育的品種,均由當地農民負責田間的實際種植、管理和收割。
永州市江永縣瀟浦鎮團結村種糧大戶唐朝欽告訴記者,每一季種植環節,科研人員都會深入田間地頭,認真聽取農戶反饋意見。“我最初參與的時候,只種植了28畝。2024年,種植面積已超過200畝。”唐朝欽說。
“專家種出高產田不算數,只有農民種出來才算數。把試驗放到農民的生產田里,不僅能讓種業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更符合生產實際,也能篩選出真正的好種子。”柏連陽說,“這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關鍵所在。”
造“良田”
把耕地變良田,向良田要產量。湖南著力解決錢從哪里來、良田如何造、造了如何用等問題,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3年底,湖南全省已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4250萬畝。
“投貸聯動”注入建田資金活水。2022年,湖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貸聯動等投融資創新實施意見》,正式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貸聯動等投融資創新試點,構建財政投入、主體自籌和金融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2023年和2024年,湖南共完成畝投資超3000元的“投貸聯動”高標準農田200多萬畝,累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30億元。
“哪幾塊地合在一起、機耕道溝渠怎么布局、進水口和出水口放在哪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都充分征求了我們和村民的意見。”益陽市赫山區中塘村種糧大戶俞聰說,由于種糧主體參與度和投資標準大幅提高,“投貸聯動”模式建出了更符合農戶實際需求的高標準農田。農戶們不僅每畝每年至少可節約240元成本,還因為能大面積種植統一品種而增添了承接大額訂單的底氣。
作為產糧大縣,湖南湘鄉市堅持市場化導向,引進一批經營主體,推行“統分結合”管理模式,通過種糧大戶帶動致富能手、產業大戶流轉土地,項目區耕地流轉率達70%以上。目前,全市“投貸聯動”試點共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8900萬元,畝均投資強度由1600元提高到4000元以上,建成后每畝增收206元。
“小田變大田”促耕地提檔升級。千百年來,相比北方遼闊的平原,丘陵起伏、田塊分割一直是制約南方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障礙。為打破這個先天劣勢,湖南以縣域為單位,探索出多種符合實際的“小田變大田”模式。
在岳陽汨羅市白水鎮毛嶺村,種糧大戶許海良的1175畝耕地“小田變大田”改造剛剛竣工。
“以前,到處都是面積只有兩三分大的田塊。如今,面積最小的一塊田都有5畝了。”許海良高興地說,“小改大”之后田埂減少了,不僅多出了約5%的種植面積,而且農機作業成本降低了20%、效率提升了50%。
在汨羅市,“小田變大田”改造遵循“誰種誰改誰管理”原則。村集體與農戶簽訂協議,將田塊進行整村流轉,而后實行統籌規劃,由汨羅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將流轉耕地掛網,拍賣給經營主體。經營主體根據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對土地進行改造、負責后期管理維護。
“這樣就能解決‘邊角田’‘插花田’問題,最大限度提高田塊使用率和農業生產效率。”汨羅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曹萬齊介紹,目前全市“小田變大田”改造面積為29.41萬畝。到2027年,將實現全市55.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小改大”“全覆蓋”。
“良田糧用”確保專田專用。湖南省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1000萬元管護資金,引導市縣財政建立管護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對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給予適當補助。從2024年開始,允許縣市區按照不超過年度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總額1.5%的比例,從省級財政資金中據實列支建后管護經費,解決了管護資金來源問題。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五的長沙縣,是一個工業強縣,而“工業強縣稻花香”更成為這里的一道獨特風景。長沙縣緊緊抓住耕地這個要害,將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10萬畝以上,真正實現“良田糧用”。
走進位于長沙縣路口鎮的隆平稻作公園,優美的田園風光和科學的設計布局令人眼前一亮。路口鎮副鎮長嚴燦說,這是當地探索由新型主體“托管”維護高標準農田的成果。
“我們管護的總面積超過5000畝,其中公園面積1022畝。”長沙哲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曉媚介紹,公司與中國種子協會、中國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引入89家種子企業打造科研基地,每年承擔數十個水稻品種的試驗和展示工作。
“2021年,我們這里的種糧大戶不到20戶,2024年已增加到49戶。”嚴燦說,“托管模式”起到了較強的“良田糧用”示范作用。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建球說,湖南深入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突出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優良水稻品種培育推廣,大力推進糧食生產設施化、機械化和服務社會化,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
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湖南湘源金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工人在組裝小型收割機(2024年9月11日攝) 陳思汗攝 / 本刊
推“良機”
2024年10月,婁底市雙峰縣青樹坪鎮,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機械轟鳴聲中,“80后”種糧大戶歐陽巧駕駛小型收割機快速穿梭,金黃的稻谷被源源不斷地收集起來。“這樣的小農機輕巧靈活,我們發展規模化種植信心十足。”她說。
近年來,湖南加快農機裝備創新研發,重點攻關丘陵山區農機關鍵技術,打造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數據顯示,湖南農機裝備產業產值占全國的10%,規模以上農機企業超152家。2023年,湖南水稻和油菜的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83.89%和69.02%。從洞庭沃野到羅霄深處,“湘字號”農機奮力耕耘,推動全省農業機械化水平邁上新臺階,為糧食生產提供堅實保障。
小農機托穩丘陵山區“基本盤”。湖南近70%面積的土地是丘陵山區,“七山一水兩分田”是真實寫照。放眼全國,以湖南為代表的南方糧食主產區,一些地方存在田塊分散細碎、高低不平問題,還有不少“巴掌田”“斗笠丘”,普通農機下田難、作業難,曾被認為是農業機械化的“洼地”。
補短板,要靠實打實的硬科技。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譚華坤介紹,湖南制定《湖南省農機裝備與技術短板清單及需求目錄》,明確以丘陵山區農機為重點的28個研發方向,努力讓小田塊、小農戶都能用上高效便捷、性能一流的小型農機。
關鍵技術加速突破。“丘陵山地適用高效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入選湖南省2023年十大技術攻關項目,針對南方丘陵山地適用農機裝備少、復雜地形地貌下動力性與機動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的“卡脖子”技術問題,高性能農機通用動力底盤、智能導航避障、作業機具適配性的技術攻關及裝備創新屢獲突破。
細分領域多點開花。在“中國農業機械之鄉”雙峰,湖南農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的小型自走式旋耕機,以底盤高、抓地性好贏得種糧農戶認可。在郴州市,湖南農夫機電有限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變速箱和底盤,推出履帶式拖拉機系列產品,國內市場細分領域占有率超過60%。在益陽富佳科技有限公司,履帶式運輸平臺、關節臂機械手等產品加速下線……
目前,湖南已成功自主研發出針對丘陵山區的水稻有序拋秧機、大豆玉米聯合播種機、油茶采收機、紅薯收獲機等21款整機裝備。
抓住機遇研發智慧農機。中聯智慧產業城的先進農機展示區里,國產最大喂入量TF220大型智能谷物聯合收獲機、國內首臺動力換擋大馬力拖拉機、全球首創水稻有序拋秧機等“硬核”產品集中亮相,吸引不少國內外采購商駐足了解。
“我們把工程機械領域應用成熟的新能源、新數字、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農機裝備研發之中,推動智慧農機裝備提檔升級,打造中國農機‘耕耘’全球的實力。”中聯重科副總裁盧青說。
智能化、智慧化,是農業機械的重點攻關方向,湖南積極布局重要平臺、發布產業規劃,農機“智造”水平顯著提升。2023年,湖南印發支持農機產業鏈建設措施,進一步引導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優勢行業骨干企業進入農機制造領域。
目前,湖南聚焦農機領域已建設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3個國家工業設計中心,支持7家農機企業建設智能化“黑燈工廠”和標桿車間。“湘字號”農機出口至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抱全球市場。
創新服務讓農機加速駛向田間。農業合作社是農機應用最重要的主體。湖南創新開展“十代服務”,提升農業合作社在糧食生產中的活力。截至2024年春耕,湖南省農機合作社總數達6200家,90%以上開展了機械化作業相關服務。
“‘十代服務’即代育秧、代翻耕、代插秧、代管理、代防治等全鏈條社會化服務,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有農業機械的應用。”長沙縣明暢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穩根說,通過這種方式,合作社服務的水稻面積超過7萬畝,預計兩年后將覆蓋20萬畝。
郴州市安仁縣全力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引導生平米業等服務組織成立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體,發展“菜單式”半托管、服務全托管、“保姆式”全托管三種服務模式,解決小農戶種糧缺機具、缺勞力問題,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與此同時,湖南持續加大企業造機和農戶購機補貼財政支持,2021年以來,已投入31億元助力種糧農戶得實惠。“我們正積極開展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試點,推動補貼由購置環節向應用環節拓展,探索‘優機優補’合理路徑。”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龔昕介紹。
“湖南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采用‘揭榜掛帥’等機制,全力以赴攻克農機關鍵技術,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湖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李志堅說。
用“良法”
2024年7月5日,岳陽市華容縣團洲鄉團洲垸洞庭湖一線堤防決口,垸內受淹面積約47平方公里,數萬畝農田被洪水浸泡十多天,早稻顆粒無收,秋糧插播無法進行。
“沒想到,晚稻獲得了畝均超800斤的豐收。這是實實在在的‘洪口搶糧’!”團洲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鄧益宏回憶,洪水退去后的第一時間,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等多家單位派出的工作組就趕到了團洲垸,與基層農技人員一起查苗情、看蟲情、制定救災方案,成功為當地3000多畝稻田“搶回”了270萬斤糧食。
2024年,湖南多地遭遇極端自然災害:年初,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席卷全省;7月,湘潭縣涓水決口,平江縣超20萬畝農田被淹,全省水稻生產第一縣桃源縣降雨突破極值……天災面前,湖南最終取得“災年豐收”,這要歸功于注重用良法提高糧食生產管理效能。
良法育秧,夯實豐收根基。在湖南,有“秧好一半禾”的說法——秧苗育得好,就為豐收打好了基礎。2024年春耕前,湖南依托2023年實施的集中育秧設施建設行動,在全省范圍內建設了約3800個育秧大棚,提升水稻秧苗抗災能力。
“年初的低溫天氣,是我種糧17年來經歷過最嚴重的一次。多虧了有這些大棚。”汨羅市科龍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向鐵青介紹,在省市兩級農業部門指導下,他的3.6萬平方米育秧大棚趕在大雪降臨前及時竣工,為周邊2萬多畝水稻開展集中育秧,確保春耕順利推進。
向鐵青說,過去,農民習慣把種子直接撒進田里,這種“直播”方式可能讓秧苗在遭遇極端天氣時出現爛秧情況,導致水稻減產。隨著集中育秧的推廣和現代化育秧大棚的普及,這種局面得到很大改善。
良法抗災,應對極端氣候。近年來,湖南多個傳統產糧區縣常態化建立了每支規模達數十人的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組。其中,既有基層農業干部和鄉鎮農技人員,也有農業現代化社會服務組織、科研院所專家。平時,他們送技下鄉普及良法;災時,他們迅速響應指導農戶。
2024年7月1日,岳陽市平江縣遭遇特大暴雨。7月2日,由省、市、縣三級農業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就進駐平江縣各鄉鎮開展救災指導。
“工作組有50多名成員。那段時間,我們兩人一組每天跑十多個農戶,到田里手把手教大家抗災救災。”平江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股長張弓回憶,工作組成員白天指導救災,晚上碰頭“會診”,最后拿出的“補損方案”經歷了十多次修改。其中,“早稻種子當晚稻種子用”的方法令他記憶尤為深刻。
“在正常年份,這樣做會導致晚稻因生育期不足而減產,是不允許的。但當時農時已耽誤了半個月,不這樣做,3萬多畝稻田將面臨絕收。工作組立足抗災減災實際,反復論證后采用了這個方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張弓說,最終,這個實事求是的好辦法成功挽救了3600多萬斤晚稻。
良法育人,塑造高技能農民。近年來,返鄉種田趨勢漸成,其中有不少“80后”“90后”年輕人。把這部分寶貴人才塑造成技術過硬的種糧穩產“新農人”,是湖南各產糧大縣的工作重點。
常德市鼎城區有407名“新農人”。其中,種糧大戶179人,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經營者10人,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18人。當地為他們提供田間管理、農業政策、品牌建設、市場開拓等不同類型的農業技能定向培訓和特色培訓,一批優秀“新農人”涌現出來。
“年輕一代頭腦靈活、學習能力強,是未來的種糧主力軍,特別需要加強引導和指導。”柏連陽介紹,2023年,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在屈原管理區等地開展全域水稻單產提升行動,通過篩選一批高產優質綠色水稻品種和推動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應用來實現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目標。許多參與其中的“新農人”感到受益匪淺。
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湖南將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應用,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陳俊 譚劍 周勉 袁汝婷 謝奔)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