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走過昨天,新中國滄桑巨變、換了人間;走在今天,新時代日新月異、生機勃發;走向明天,新征程任重道遠、前途光明。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新中國成立不久,我們黨就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道路決定命運,道路改變命運。
75年來,新中國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們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得到人民群眾擁護支持的正確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正義之路。”這一重大論斷,蘊含著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二十大對“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作出重大理論創新——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
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走過光輝歷程,走向光明未來,以團結凝聚力量,以奮斗鑄就偉業,共同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二)
胸懷夢想的遠征,從來不懼千山萬水、無畏千難萬險。
烏蒙山中,北盤江峽深流急。為了走出大山,這里曾先后架起三座橋梁。
1970年,建起一座吊橋;1990年,吊橋之上架起一條鐵板橋;2016年12月,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天塹自此變通途。
新時代以來,我國相繼攻克了特大橋梁、長大隧道、快速成島、特殊地質公路等方面的世界性難題,摘取了一系列高速公路“世界之最”,中國路、中國橋、中國隧等成為閃亮的“中國名片”。
路的變遷,見證75年來“史詩般的進步”,鐫刻著一個古老民族復興圓夢的堅實足跡。正是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奮勇前行,我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開辟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路,是物理通道,也是時代印記。
今日中國,港珠澳大橋勇創世界一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匯聚創新要素,安徽“量子大道”見證并跑變領跑,新疆和若鐵路打造沙漠幸福路,千年絲綢之路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向上攀登的路,向前奮進的路,連接起新時代發展的萬千氣象,編織出美好生活的錦繡畫卷;在滾石上山、爬坡過坎中開辟新路,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中筑就通途,新時代的每一天都在抵達新的遠方。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億萬人民煥發出“我們走在大路上”的自信心。
這條舉世矚目的中國道路,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中國制度”的優勢更加彰顯。系統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政府權力邊界,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運用制度力量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中國發展”的成色更加亮眼。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53.9萬億元攀升至2023年的逾126萬億元,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既有“量”的跨越,更有“質”的提升,我國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中國精神”的力量更加澎湃。奧運賽場上為國爭光,急難險重時沖鋒攻堅,基層一線砥礪磨練,創新前沿領風氣之先……從億萬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更能看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中國開放包容、昂揚進取的時代風貌,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在這一進程中,我們黨堅持“兩個結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汽車產業,是公認的最能體現國家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連一輛汽車都不能造。
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邁上3000萬輛臺階,連續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與消費國,并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今年前8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9%和30.9%。
在篳路藍縷中奮起,在改革開放中奮進,在新時代大潮中奮楫,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必將越走越寬廣。
(三)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黨領導人民開辟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唯一正確道路。
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描繪了中國現代化第一份藍圖,其中講到:修建160萬公里公路、約16萬公里鐵路、3個世界級大海港……
今天,公路縱橫,高鐵飛馳,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世界前十大港占據七席,中國的現代化程度已遠遠超出先輩的設想。
“只有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2020年10月,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在《建國方略》相關規劃圖前,駐足感慨。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指導思想與時俱進。持續推進“兩個結合”,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指引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歷史使命矢志不渝。百余年來,黨團結帶領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奮斗目標一以貫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始終不變的主題都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偉大成就彪炳史冊。中國人民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
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充滿活力,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風華正茂。
實踐充分證明,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榮興盛。
歲月奔流,是光陰的故事,也是光明的故事。
“家家戶戶用上電燈,絕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果芒村一片歡騰。這一天,果芒村等3處通電工程完成驗收,全國最后3.98萬無電人口走上“光明之路”。
至此,無論是雪域高原,還是深山獨戶,都徹底告別了無電的歷史,我國在發展中國家率先實現人人有電用。
放眼全球,這樣的壯舉,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做到!
歲月見證變遷,時間給出答案。
強國夢、復興夢,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夢想才真正被點燃,人們更加充滿自信——“我們黃金的世界,光華燦爛的世界,就在前面!”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將極大地改變現代化的世界版圖。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的現代化既是最難的,也是最偉大的。”
立時代潮頭,觀歷史大勢。
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天下為公,人間正道,這是我們黨具有歷史自信的最大底氣。
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劈波斬浪、行穩致遠,我們黨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
道不變,志不改,勇向前。
(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式現代化致力于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造福人民的“幸福路”。
千里隴原,大道通衢。2023年11月,甘肅臨(夏)大(河家)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連接起沿線15個鄉鎮、28個村,成為當地群眾通向美好生活的致富路。
為這條路起筆的,是一次意味深長的互動,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我們缺乏一條連接外部的高速公路”,來自甘肅的董彩云代表提出基層訴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現場指出,“各部委同志都在,要積極吸收采納代表建議”。當年,臨大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枝葉關情,念茲在茲。
今日神州大地,一條條幸福路、團結路、振興路,生動詮釋著“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不懈追求——
大涼山深處,堅固的鋼梯鋪就懸崖村的全面小康路;重慶“背簍專線”,讓菜農“錢袋子”和市民“菜籃子”更好連接;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四好農村路”鋪展開廣闊鄉村的新生活……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道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所在。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是邏輯起點,是價值旨歸,更是力量之源。
“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滿足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一系列改革舉措,聚焦發展所需,回應群眾所盼。
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14億多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大大小小的身邊事、貼心事、具體事正不斷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變成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千年水道的商業文明和跨越時空的文脈傳承,滋養和造福兩岸百姓。申遺成功十年來,古老大運河煥發出時代新風貌,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河、幸福河”。
中國式現代化既要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要精神財富極大豐富、在思想文化上自信自強。從非遺變文創、國潮成時尚,到礦工作家、外賣詩人脫穎而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巍然聳立,億萬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激發。
回信種糧能手,勉勵種糧大戶“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關心“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強調“把這個互利共贏的工作做實做好,辦成愛心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對各行各業奮斗者的關心愛護,鼓舞和激勵著億萬人民通過奮斗讓人生出彩、夢想成真。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幫扶干部傾力奉獻,以東西部協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大國工匠精益求精,讓中國制造閃耀世界;新農人扎根鄉野,為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堅持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定能讓全體人民一起邁向現代化。
一個社會的人文精神,往往蘊藏在細節之中。
從上海中心大廈為4000多名建設者設立榮譽之墻,到廣東東莞地標建筑亮燈致敬平凡善良的勞動者;從“兩彈一星”精神、焦裕祿精神,到脫貧攻堅精神、企業家精神;從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到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的利益在實現,“人”的價值被看見,“人”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擁有最強大的底氣。
行程萬里,人民至上。
(五)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想發展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國情、走自己的路。”中國式現代化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堅持獨立自主、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1909年,京張鐵路建成。2019年,京張高鐵通車。
一條京張線,一條自主創新路。自主設計修建從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進水平,時速從35公里到350公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回望百年歷史,更覺京張高鐵意義重大。”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一窮二白,從無到有,引進消化吸收再發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搞出一個獨立自主的制造業基礎。”今年全國兩會上,聽了孫景南代表講述見證我國軌道交通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奮進歷程,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這一想啊,真是無比自豪。”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
一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史,也是世界大國的崛起、更替、興衰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歷史演進中蘊含的深層邏輯:“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能單就經濟總量大小而定,一個民族是否強盛也不能單憑人口規模、領土幅員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國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今天,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站在世界地圖前”的中國共產黨人高瞻遠矚、布局落子。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
2024年第一天,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開啟商業首航,“中國人乘坐自己的大型郵輪出海旅行”夢想成真。
攻克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牽引帶動制造、建筑、能源、交通運輸等上下游產業發展……我國已同時具備建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大型郵輪的能力,集齊造船工業“三大明珠”。
“嫦娥”攬月,“天和”駐空,“天問”探火,“地殼一號”挺進地球深處,“奮斗者”號探秘萬米深海,5G通信領跑全球,造更薄的鋼、更大的屏、更強的芯片、更優的數控機床;
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國產大飛機實現商飛,高鐵技術樹起國際標桿,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加速起飛……
新時代以來,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涌,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
實踐充分證明,獨立自主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
回首過往,從“現代化的遲到國”到“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中國人民“弄潮兒向濤頭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更加堅定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眺望前方,腳踏中華大地,傳承中華文明,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黨和人民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六)
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懂中國,關鍵要讀懂中國式現代化。”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寫進憲法的國家。
2024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關系開啟新征程。
從蒙內鐵路,到莫桑比克馬普托跨海大橋,再到喀麥隆克里比深水港、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新時代以來,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扎實推進,諸多“發展路”“夢想橋”“繁榮港”,打通了非洲大陸互聯互通的動脈。
聚焦非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人才培養等重點領域,從共同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到攜手推動“十大伙伴行動”……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光輝典范。以中非現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現代化,必將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嶄新篇章。
2023年10月,中國設計建造的時速350公里雅萬高鐵開通運營,印尼成為東南亞第一個擁有現代化高鐵的國家。截至2024年9月底,累計發送旅客超過540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約1.6萬人次。
共建“一帶一路”,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正如澳大利亞共產黨曾發文指出:“隨著中國戰勝極端貧困,基礎設施快速發展,與上百個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合作,他們正在展示一條前進的道路,一條充滿希望的人類道路。”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中國追求的不是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攜手共行天下大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中國成立75年來,國家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從未改變,它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生長于中國人民的靈魂深處。
新時代以來,實現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多年來保持在30%左右,有力推進了全球發展事業;連續舉辦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各國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將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式現代化讓世界受益”“中國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如何從加工制造業為主體成為以技術創新為導向的產業大國”……前不久,多國議員走進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對中國成功探索出一條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感受尤為深刻。
“依靠全體人民的辛勤勞動和創新創造發展壯大自己,通過激發內生動力與和平利用外部資源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國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奧秘。
展現出現代化的新圖景,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中國式現代化開辟的是人類邁向現代化的新道路,開創的是人類文明新形態。
2024年6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舉行。
當年,面對熱戰的慘痛浩劫和冷戰的分裂對峙,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給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歷史答案;而今,面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重大課題,新時代中國給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時代答案。
從歷史答案到時代答案,國際格局在變,不變的是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擔當盡責、對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不懈追求。
乘歷史大勢而上,走人間正道致遠。
(七)
通往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廣袤大地上一條條路正在腳下延伸。
浩瀚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長橋臥波”,創下10項“全球之最”,印證“中國式現代化是干出來的”;
風光旖旎的長三角,萬里鐵道延伸“綠色長廊”,交通線變生態線,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
歷史的強音,總能穿越遙遠時空,產生時代回響。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答案,是選擇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我們深知“康莊大道并不等于一馬平川”“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矛盾和風險挑戰”。
新的征程,新的進發。尤須錨定既定奮斗目標,增強歷史主動,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走自己的路,我們要堅定歷史自信。
2019年,在風險挑戰加劇的復雜局面下,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三年抗疫,我國經濟年均增長4.5%,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4年上半年,5%的增速在全球范圍內仍然保持領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么時候沒有困難?一個一個過,年年過、年年好,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都是這樣。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風雨無阻向前進,無數篤定的腳步,匯聚成排山倒海的偉力。
“中國的發展壯大有內生邏輯,是外部力量阻擋不了的。”這內生邏輯,扎根于中華民族的苦難輝煌,滋養于中國人民的磅礴力量。
走自己的路,我們要始終團結奮斗。
王永志、王振義、李振聲……獲得“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功勛模范人物,是千千萬萬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貢獻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們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是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辛勤勞作的農民,埋頭苦干的工人,敢闖敢拼的創業者,保家衛國的子弟兵……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揮灑汗水、一往無前,匯成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壯闊洪流。
新征程上,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億萬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夠辦成我們想辦的任何事情。
走自己的路,我們要善于攻堅克難。
經千難而前赴后繼,歷萬險而鍥而不舍,中國人民在列強侵略時頑強抗爭,在山河破碎時浴血奮戰,在百業待興時發憤圖強,在時代發展時與時俱進。苦難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煉了中國人民。
我們今天所要創造的復興偉業,不是風平浪靜下的馬到成功,不是鮮花掌聲中的坐享其成。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我們定能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鏗鏘有力——
“只要道路正確、理論正確、制度正確、文化正確,只要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堅持不懈、艱苦奮斗,朝著偉大目標持之以恒前進,風雨如磐不動搖,我們的目標就能夠達到,我們的目標也一定能夠達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