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近,定格。
一張拍攝于1999年3月的照片記錄下這個家風傳承的故事——
習近平的母親齊心曾完整謄抄了一則自明代流傳至今的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1999年3月,習仲勛欣賞齊心的書法作品《官箴》。
這則官箴最早出自明初學者曹端之口,后來明朝官員年富對其詞句稍作改動。它的意思是:下屬敬畏我,不在于我嚴厲而在于我廉潔;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有才干而在于我辦事公正。公正則百姓不敢欺蒙,廉潔則下屬不敢輕慢。處事公正才能明辨是非,做人廉潔才能樹立威信。
三十六字,字字警策,告誡人們為官要公正無私、清廉自持。
這一幅字,字跡娟秀,更映照出優良的家風傳承。
1953年6月,習近平出生在一個十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革命家庭。他的母親說,最使父母操心的就是子女的成長,“如果子女出了問題,那對父母來講是推卸不了的責任”。
1972年冬,齊心和子女們。前排右起:齊橋橋、齊心、習安安。后排右起:習近平、習遠平。
習近平小時候常常和弟弟一起穿姐姐們穿過的衣服、鞋子。不到十六歲,習近平離家赴陜北插隊,母親齊心給他做了床褥子,褥子上五顏六色的布塊是她用家里的舊衣服裁剪后拼接成的。到正定工作,習近平仍在用這床褥子,他說“我對它相當有感情”。
在習近平走上領導崗位后,母親齊心專門開家庭會,要求其他子女不得在習近平工作的領域從事經商活動。2001年,因為工作忙碌,習近平缺席了父親88歲壽宴,這一年的春節也沒回家陪伴父母。看到兒子全身心投入工作,齊心反而感到欣慰。她對習近平說:“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對爸爸媽媽最大的孝心。”
齊心重言傳更重身教,多年來始終保持著簡樸的生活習慣。工作單位離家遠,和家人總是聚少離多,她從未考慮過利用丈夫的關系調換工作。在習仲勛身邊工作了20年的張志功說,齊心“在生活上從不表現特殊,在工作上也不甘于落后”。
一個個故事,正是這個革命家庭對“公”與“廉”的生動詮釋。
1972年,插隊回京探親時的習近平。
歲月流轉。從聽母親講精忠報國故事的孩童,到梁家河鄉親們眼中“吃苦耐勞的好后生”,從福建人民口中的“百姓省長”,到帶領14億多中國人民奮力邁向民族復興的新征程領路人,習近平始終牢記父母的教導。
他常說,為人民服務,清正廉潔,是共產黨人的本色,我們必須保持這個本色。
在家風的熏陶下,習近平生活得十分簡樸,穿衣吃飯概不講究。近年來,他多次就“舌尖上的浪費”作出批示,要求開展“光盤行動”。2018年一次“到團組”,習近平語重心長地說,勤儉節約的習慣應該保留下去,“我家里到現在啊,盛在碗里的,一個飯粒都不能丟了”。
和父母一樣,習近平對家人要求也非常嚴格。他擔任領導干部后,每到一處工作,都會告誡親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從事任何商業活動,不能打我的旗號辦任何事”。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為女兒取名明澤,就是希望她“清清白白做人,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母親齊心謄抄的《官箴》之句,習近平銘記在心。他還曾在一次重要會議上引用這則官箴,諄諄告誡全黨同志“公生明,廉生威”。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后,習近平將作風建設擺到“關系民心向背,決定著黨的群眾基礎”的高度,以上率下,激濁揚清。這些年,中央政治局每年召開民主生活會,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講話,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今年初,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提出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在全黨開展一次集中性紀律教育。當下,黨紀學習教育正如火如荼開展,引導黨員、干部真正把紀律規矩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習近平從父母身上汲取力量,努力做一個純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他曾連續12年資助一個貧困生圓“讀書夢”,還先后8次看望、5次回信,給予這名學生支持鼓勵。在寧德工作時,他“三進下黨”,拍板為鄉里修公路、建水電站。任總書記后,他要求各級黨員干部直接駐到村里,“一對一”開展扶貧,引領中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
習近平、彭麗媛同習仲勛、齊心的合影。
一個個故事,照見革命家庭的家風傳承。
習近平念茲在茲,“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蔡純琳
視 覺丨郝鳳林
校 對丨李丹 魯楊 毛長志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