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帶領中國人民歷經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為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偉大歷史性貢獻。
回望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經據典、援古證今,賦予典故鮮活的時代價值,深刻闡釋百年大黨初心如磐、歷久彌堅的精神密碼。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策劃“典”亮百年系列,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釋義】
“郡縣治,天下安”,很多文章都說出自《史記》中司馬遷的話“縣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縣治,天下無不治”。可是,遍查《史記》,卻找不到這句話的出處。這句典故比較可靠的出處應是東漢荀悅的《前漢紀》。
在“前漢孝惠皇帝紀卷第五”中,荀悅談及郡縣制:“六王、七國之難作者,誠失之于疆大,非諸侯治國之咎。其后遂皆郡縣治民,而絕諸侯之權矣。”接著,在“前漢孝文皇帝紀上卷第七”中,他又進一步申論道:“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制,國小則無邪心。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從制。從制則天下安矣。”這兩段話,后人引申為:“郡縣治民,從制則天下安矣。”進而又精簡為“郡縣治,天下安”,意思是說,以郡縣結構的方式治理國家就天下安寧了。我們今天在引用這句話時,主要指的是縣級行政單位,強調治國當治縣,治理好縣域,天下就能太平。
據《史記》記載,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國設立的邽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最早的兩個縣。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轄縣。漢承秦制,形成了州郡縣三級行政管理,成為后世地方政制的基礎。
【解讀】
重視縣域社會管理,自秦設郡縣兩千多年來,是我國歷朝歷代的傳統。在中國數千年的疆域治理中,凡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縣域治理得井井有條的時期。治理好縣域,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依然是正確的治理思路。正如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所說,“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干部干事創業、鍛煉成長的基本功訓練基地”。惟其如此,縣委書記作為黨執政興國“一線指揮部”的“一線總指揮”,其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如何,不僅影響著一個縣的發展進步,更關系到黨的執政之基是否穩固、事業發展能否常青、與群眾的血脈聯系能否牢固。因此,如何夯實縣域基層組織、鞏固縣域政權、提升縣域治理能力,是造福一方的現實要求,更是決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
早在1990年,習近平就曾在《從政雜談》一文中指出:“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3000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松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蕩;‘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國家的政令、法令無不通過縣得到具體貫徹落實。因此,從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系國家的興衰安危。”
習近平對縣域治理的深刻認識,與其親身經歷密不可分。他從政之路的起點,就是北方一個42萬人口的小縣城——正定。正是在正定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騎著一輛“二八”式自行車跑遍了正定每個村落,踐行了“為老百姓做實事”的初心。
1983年7月擔任正定縣委書記后,習近平帶領全縣人民大膽改革,沖破了“經濟上農業單打一,農業上糧食單打一”的模式,實施改革興縣、工業興縣、科技興縣、人才興縣、文化興縣、旅游興縣。由此,正定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熱潮,全縣上下形成了“黨風正、干群和、干勁大、碩果豐”的大好局面,正定甩掉了“高產窮縣”的帽子,開始步入發展快車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縣域治理和縣級領導班子、黨的組織建設,多次就怎樣當好縣委書記、怎樣加強和改善縣域黨的領導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廣大縣委書記以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同志為榜樣,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