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陜西對口援藏工作三十周年。30年來,陜西省先后選派了33批次醫療、教育援藏人才和援藏干部共1254人扎根西藏。
2015年以來,省衛生健康委按照中組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的要求,組織各醫院醫療技術專家組成“組團式”醫療工作隊,赴西藏阿里地區基層醫院工作,提升高原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足感。
突破重重考驗 全力救助病患
“手術很成功,后續要結合病人情況做好護理工作。”10月15日下午1時,陜西第10批“組團式”醫療工作隊隊員、西安市紅會醫院兒童病醫院副主任醫師李敏在結束了股骨粗隆間骨科手術后,向值班護士叮囑注意事項。自8月來到西藏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后,她先后參與了10余臺疑難雜癥手術,除了為兒童看診外,還承擔著指導帶教工作,有時還要為成人患者問診。
阿里地區平均海拔為4500米,高原反應是陜西“組團式”醫療工作隊需要突破的最大考驗。2019年7月,銅川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李鋒跟隨陜西第9批“組團式”醫療工作隊到達阿里地區后,在噶爾縣人民醫院擔任住院部主任。一天,他正在醫院手術室進行膽結石手術時,突然收到一名患者急需做闌尾切除術的消息。
完成膽結石手術后,李鋒已經出現缺氧癥狀,當地醫生便建議將闌尾切除術放到次日早晨,但李鋒卻要求立刻安排手術。經過半小時的吸氧,李鋒又戴上口罩、穿上手術服重新走進手術室,完成了手術。
“給患者做手術,比我休息和吸氧更重要,絕不能耽擱一分一秒。”李鋒說,不僅是自己,所有援藏隊員都會拼盡全力守護患者。
前不久,陜西第10批“組團式”醫療工作隊隊長張小剛就帶領重癥、外科和急診科的隊員,在當地上演了一場“生死急救”。大家克服困難輪流上陣,搶救一位因交通事故生命垂危的患者,撐不住了,退下來吸氧緩解不適,情況好轉后又立馬重返崗位。經過一夜的奮戰,患者最終轉危為安。
“醫生,你們太偉大了。”看到患者家屬激動的淚水,大家瞬間覺得,自己背井離鄉、舍家別子都是值得的。
解決疑難雜癥 填補技術空白
缺醫少藥、人才不足、技術薄弱,是阿里地區存在的醫療短板。
因強烈紫外線照射所導致的白內障,是藏區群眾致盲的主要病因。此前,阿里地區人民醫院眼科開展的白內障囊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一直存在手術創傷大、術后視力恢復差等缺點。
陜西第6批“組團式”醫療工作隊隊員、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屈超義得知后,便帶領眼科團隊優化技術方法,成功實施了手術創傷小、術后視力恢復好的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填補了當地醫院此項技術的空白。
“幫助當地醫療機構攻堅克難、服務患者是我們的職責。”屈超義說,大家在援藏期間的表現,既代表著單位,更代表著陜西,面對疑難雜癥,必須拿出看家本領。
2022年8月,陜西第9批“組團式”醫療工作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安分院(延安市中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李彥榮與當地醫院配合完成了阿里地區第一例新冠陽性孕婦的剖宮產手術,幫助孕婦成功生下了地區首個“抗疫寶寶”,并幫助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婦產科解決了嚴重產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臟病和胎盤早剝等危重手術的救治難題。
目前,在陜西“組團式”醫療工作隊的努力下,高原群眾已經實現了小病能根治、大病有“醫”靠的期盼。
傾情傳授指導 心系藏區群眾
“援藏期間,我們通過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在科室建設、醫療救治水平和急救演練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指導。”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對口支援阿里地區措勤縣人民醫院援藏醫療隊員、麻醉科醫生黨璐說,在日常工作中,大家積極克服文化差異、語言不通帶來的困難,主動學習藏語進行交流。
在陜西“組團式”醫療工作隊的努力下,措勤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目前已能夠開展婦產科的異位妊娠和闌尾切除術等多學科腔鏡手術。
“在提高當地醫院醫療救助水平的同時,要協助醫院對未來的發展作出規劃。”寶雞市中心醫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陳述說,2021年7月,自己來到阿里地區改則縣人民醫院掛職院長,發現當地醫院診療制度、規章制度等,還不符合現代醫院管理要求。
在陳述的指導下,2022年,改則縣人民醫院優化了急診分診流程、相關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2023年,醫院又完善修訂了改則縣人民醫院章程、新生兒工作管理制度等,并推行了新的改則縣人民醫院績效考核實施方案。方案執行后,通過成本核算與控制,進一步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經濟效益,極大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醫院服務質量和整體效率明顯提升。
提起援藏工作,遠在西藏的陜西第10批“組團式”醫療工作隊隊員、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張娟表示,他們會全力為阿里地區的健康事業貢獻力量,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記者 殷博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