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埃及記者團一行走進茯茶鎮參觀。
今年是中埃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組織9位埃及主流媒體記者到訪陜西,通過實地體驗更好地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實踐。
10月13日上午,記者團首站來到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了解校史和學科建設情況,參觀水工監測大廳。在看到城市軌道交通綜合實訓中心、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后,開羅24小時在線記者阿伊羅赫里安很受觸動。他說:“學生在學校的各個功能教室不僅能自主學習,還能進行研究和實踐動物解剖。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很受益。”
氣勢磅礴的地下“軍隊”、栩栩如生的陶俑、修復陶俑的現場……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埃及記者們一次次被震撼。埃及《消息報》主編沃達說:“看到這些陶俑,我感受到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這與埃及的歷史遺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記者團成員表示,他們將通過筆觸、鏡頭、媒體平臺,讓更多人有機會領略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輝,攜手共繪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新圖景。
從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到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陜西的幾天中,記者團一行看到了中國制造的科技力量。
在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記者團一行了解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汽車生產工藝。除了總裝車間,其余3個車間很少看到工人。碩大的車間中,多個機械臂在生產線上有序運轉。
“這么大的汽車生產企業,需要多少員工?”“每年能制造多少輛汽車?”埃及《共和國晚報》主編兼專欄作家勒巴迪頻頻發問。當他得知西安比亞迪草堂工廠一天能生產2000輛新能源汽車時,不禁瞪大眼睛。他說:“我到這里才真切感受到中國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的企業通過技術突破不斷推動產業升級。”
單晶電池和組件制造、分布式光伏電站和地面光伏電站開發、氫能設備制造……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光伏科技方面的先進技術,對埃及記者來說并不陌生。“隆基2019年就參與了埃及第一批光伏項目建設,目前在埃及有3個項目,為當地農民解決因缺電而無法取水灌溉的問題。”該公司中東非地區部北非代表處負責人吳立立介紹。
光伏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隆基能源研究院預測,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功率將達到1500吉瓦至2000吉瓦。“我認為在太陽能和氫能源方面,中國和埃及合作潛力巨大。我們也盼望能和中國企業有更多相關合作。”中東社主編肖赫拉特說,“我迫不及待將我看到、聽到的故事寫成報道,讓更多人了解西安。”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西安鄉村面貌日新月異。在西安市鄠邑區蔡家坡村,村子里的“藝術范兒”讓大家驚喜不已。終南劇場、藝術村長之家、別具特色的民宿改變了大家對鄉村固有的看法。
“這里的村子非常漂亮,墻上的畫作展現了農忙的場景,很生動。藝術不僅讓鄉村變得更美,也帶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增加了村民收入。”共和國在線記者阿卜杜勒說,他將把中國的發展經驗介紹給阿拉伯國家。
采訪最后一站,記者團一行來到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走進中國茯茶文化博物館,深入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茶文化以及茯茶制作技藝。
“茯茶的歷史有多久?”“茯茶年產量有多少?”“茯茶產業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埃及記者們紛紛圍著講解員詢問。他們還在茯茶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揀茶、剁茶、篩茶、打吊、炒茶、捶茶等制茶環節。
《日出報》副主編馬爾瓦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她說:“通過參訪,我深深感受到這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了解到這里蓬勃發展的先進制造業。我將用報道展現陜西的每一面,讓更多人認識陜西、了解陜西、愛上陜西。這是我第一次來陜西,但不會是最后一次。”(記者 李羽佳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