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探訪石峁博物館 感知4000年前文明

2024-01-13 09:30:24  來源:西安晚報  


[摘要]近日,位于陜西省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標志著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

  石峁遺址出土玉人頭

  石峁遺址皇城臺遠景

  近日,位于陜西省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標志著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遺址的石峁遺址考古發掘、研究保護取得階段性成果。

  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的石峁城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點研究的四大都邑性遺址之一,被譽為“石破天驚”的重要考古發現。十余年來,石峁遺址作為“中國文明的前夜”,接連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2012)”“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2011—2020)”“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強烈的學術共鳴。近期開放的石峁博物館,展區面積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遺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時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和彩繪壁畫等各類珍貴文物688件(組),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峁遺址皇城臺發現的數十件石雕。石峁遺址,是一座怎樣的遺址?石峁博物館展出了哪些精彩的展品,背后蘊含著怎樣的文化藝術內涵?……本期,就讓我們一起探訪石峁博物館,回溯時光,走近4000多年前的“中華圣城·文明王都”——

  石峁博物館基本陳列以“中華古國·文明王都”為主題,通過“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塊,全面、立體、真實地展示了石峁遺址考古成果和遺產價值,體現了石峁文明在中國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和獨特地位。

  據悉,石峁遺址地處北部的黃河西岸,毛烏素沙漠東南緣,這是一座6個故宮大的石城。考古人員近年來在這座石城遺址中的新發現,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我國黃土高原早期文明高度的認知。經過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和重點考古發掘,發現了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構成的石峁城址;揭露了外城東門址、韓家圪旦貴族墓葬區、皇城臺宮城區等重要地點。

  根據碳十四系列測年及大量器物類型特征,石峁城址的修建時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大致廢棄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系國內已知規模最大的龍山時代至夏階段城址。

  巍巍石峁 石破天驚

  石峁遺址在哪里,是如何發現的?

  石峁遺址出土玉鷹

  步入石峁博物館,大廳內一件“通頂”的立柱石雕映入眼簾,神秘而威嚴。這件放大版的石雕原型出土于石峁皇城臺的南護墻夾道中間,有專家稱其為“圖騰柱”,上面刻有的兩個神面,一嗔一靜,顯示著獨特奇異的造型魅力。

  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其流域范圍內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化遺址,僅史前遺址就像滿天繁星,石峁遺址無疑是其中最閃亮的一顆,無論是它氣勢恢宏的建筑,還是內涵豐富的文化遺存,都為我們的史前文明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石峁遺址所在的位置靠近黃河“幾”字灣,屬于河套地區,前承上游,后啟下游,外接北方草原,內連中原腹地,四通八達,是人群互動和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僅是它所在的神木市,就分布有數以百計的史前遺址。

  展覽第一板塊“巍巍石峁”,主要講述了石峁遺址在哪里,是如何發現的?

  石峁遺址所處的年代為4300-38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此時的社會處于什么狀態呢?據介紹,石峁遺址位于陜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鎮,屬于秦、晉和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屬于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偏少,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地貌以丘陵溝壑與沙漠草灘為主。4000多年前正處于全新世大暖期末期,石峁當時的氣候要比現在溫暖濕潤,更適宜植被生長。發掘出土的大量動植物遺存中,發現植物70科、173種;動物15種。根據研究成果,展區復原了4000年前石峁古城全盛時期,禿尾河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據專家研究和當地老鄉們的經驗,禿尾河水的鹽分含量比較高,對家畜的飼養非常有利。智慧的石峁先民顯然是發現了這件事情,所以在種植農作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畜牧養殖。

  展廳里,一塊鱷魚骨板引發了觀眾的好奇心。這塊鱷魚骨板于2012年發現于石峁后陽灣的一座房址附近,這是包括陜西和山西中北部、內蒙古中南部在內的河套地區首次發現。2019年,在石峁皇城臺大臺基的一座房址附近又發現了一塊。專家們推測,鱷魚骨板可能與鼉鼓相關,古人把“揚子鱷”叫作“鼉”,鼉鼓就是用揚子鱷的皮蒙的鼓。此外,還出土了形似鱷魚的石雕殘件,似乎可以說明石峁先民對鱷魚是有所認知的。據歷史地理學家文煥然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約在距今約7000年-2500年前,揚子鱷生活在北緯33度到北緯37度的地帶,而黃河流域是位于北緯38度,這意味著當時的黃河流域也是適合揚子鱷生長的地帶。根據環境考古研究,大概在距今4000-3900年前后,東亞地區發生了顯著的氣候變冷過程,石峁所在地區人類活動發生了劇烈變遷,這也許是最終石峁古城衰落、石峁族群消失的原因之一。

  石峁遺址的牙璋

  “赫赫之名 中華古國”

  4300年前石峁古城:開創都城形制結構先河

  “王者之城 石雕成器”“赫赫之名 中華古國”是展覽的兩大核心部分,通過大量的石雕文物和微縮景觀,向觀眾介紹石峁作為王者之城所具備的特質,以及其珍貴的歷史學術意義所在。

  這些板塊從闡釋石峁遺址目前取得的成就開始介紹。

  1927年,天津《大公報》首次刊登了一則“陜北發現匈奴古物——女王塚墓,為寇堡寨”的報道,從此拉開了石峁遺址被發現的輝煌歷史。2012年,石峁遺址系統發掘正式開始,至今仍在繼續。考古工作揭示出,石峁石城以“皇城臺”為核心,被內城和外城環拱,城內面積約400萬平方米。這樣的結構和規模讓專家們大為驚訝:“其形制完備、規模空前,層層設防、眾星拱月般的城垣結構奠定了中國古代以宮城為核心的都城布局形式。”考古工作者選中了石峁外城墻的東門作為第一個重點發掘點。沒想到這次發掘“石破天驚”,使石峁名揚天下。整個城門由城門、甕城、墩臺、門塾等組成,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認為,“它是中國城門的老祖宗,后世城門的所有要素都有了”。考古中首次發掘出玉鏟、玉璜等完整的玉器6件。此次發掘的外城東門址,體量巨大、結構復雜、技術先進,專家稱:“石峁古城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當時社會的動員能力強大、組織能力高超、規劃設計能力大手筆。這不能不使人聯想到早期中國社會組織的構架,石峁古城的整體布局、虔誠的儀式都表現出莊嚴肅穆的古禮,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和感召力。”

  石峁遺址出土玉牙璧

  而2020年考古發掘的寨山石城墓葬,其形制特征鮮明、器物組合典型、等級區分明顯,系首次大規模揭露的石峁文化的大型墓地,充分體現了4000年前中國北方地區早期國家形態下的喪葬禮制和等級意識,反映出明顯的階級分化與社會復雜化現象,充分佐證當時的社會已處于文明起源和國家形成的重要階段。

  根據介紹,區域系統考古調查表明,石峁遺址包含皇城臺、內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并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垣。其中,皇城臺修建得最早,建于距今約4300年前,其南北兩邊是深溝,在西端合二為一,只有東北邊跟其他山峁相通,主要通道是一條通往內城東門和外城東門的緩坡道路,或可稱為“皇城大道”。內城墻以皇城臺為中心,向東北方向展開,呈環形帶狀,遠遠望去,像斜掛在山脊上。再往外是外城墻,以東門為最高點向四周合圍,依山勢、地形蜿蜒而去,將內城東部墻體包圍起來。城墻大部分處于山脊之上,均為石砌墻體,一般高約1米,寬約2.5米。城墻外則是深溝,將石峁城基本閉合起來,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這種格局防御功能突出,易守難攻。

  皇城臺應為石峁城址的核心區域,那么地位突出的皇城臺到底為何人居住或使用?專家認為,2016至2018年考古工作揭示的種種重要跡象和重要遺物表明,皇城臺系石峁城址的最核心區域,當已具備早期“宮城”性質,或可稱為“王的居所”,是目前東亞地區保存最好的早期宮城。

  石峁遺址的發掘工作雖然只有十幾年,但是它的考古發現已經走過了近百年歷程,艱難曲折,石破天驚。同時,展覽也充分突出了石峁遺址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價值和影響。石峁文化年代跨越龍山時代后期和夏代早期,這一時期正是中國早期文明和國家起源的關鍵時期,石峁文化作為北方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典型代表,與其他文化共同推進著中國早期國家起源和發展的進程。正是因為石峁遺址在中華文明序列中如此重要,所以它的每一次考古發現都備受世界矚目。

  “王者之城 石雕成器”

  豐富的神面石雕:凸顯圖騰崇拜

  石峁博物館展廳內陳設的石雕

  在現場的展覽中,博物館重點突出皇城臺的修建年代,這是石峁古城遺址三部分主體中最早的、目前東亞地區發現的保存最好的早期宮城遺址。這座頂小底大的高臺地,四面包砌護坡石墻呈金字塔狀。專家介紹,我們所熟知的金字塔分為兩種,一種是錐體狀的類似于胡夫金字塔,還有一種是瑪雅平頂金字塔,皇城臺就類似于瑪雅金字塔,因此被英國的《每日郵報》稱為“中國的金字塔”。皇城臺門址門前設置廣場的做法開創了我國都城正門結構的先河。東護墻保存最為完好,在東護墻的文化堆積中,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石峁文化遺存。其中口簧、陶鷹、象牙和水井制品等遺物應為高等級階層使用,是整個族群高等級生活的代表元素。陶瓦、壁畫等建筑遺物表明皇城臺曾有高等級的覆瓦建筑,這些珍貴的文物都在展覽中一一呈現。

  據介紹:“作為考古發掘重要區域之一,皇城臺大臺基處共發現石雕70余件,其中20余件仍遺存于墻面,石雕種類可分為人面、神面、動物、幾何圖案等多種類別。博物館展出的這一板塊的鎮館之寶,正是出土于遺址大臺基南護墻的墻基部位的大型神面石雕,長2.5米,重1噸以上,屬于護墻的特殊裝飾建材。該石雕中間是一個正神面,額頭間有三角形裝飾,結合兩側的側視頭像,專家推斷該神面頭戴羽冠,額間三角形裝飾為鳥喙,此冠或可稱為鷹冠。同時,皇城臺還出土了陶鷹,因此,這件石雕可能也具有同樣的表意功能,比如說對于鷹的圖騰崇拜。”

  據初步分析,石峁博物館收藏的神面石雕圖案有數種,以人面紋居多,比較有趣的一種是似獸非獸、似人非人的形象。有的比較寫實,有的面帶笑容,甚至吐著舌頭。其中,“神面立柱石雕”整體呈圓柱體,石柱正反各采用浮雕技法雕刻一個神面,正反神面在眼形、嘴形和齒形上都有區別。在這一板塊的3D復原墻體上,觀眾可以看到諸如倒置的人面石雕,三個神面的石雕,單面、雙面雕刻的石雕等,讓人一睹石峁遺址石雕的豐富性。在石峁動物類的石雕中,蛇的形象是最多的,其次是虎、牛、龜,還有蟾蜍、羊、馬等。這些動物應該都是石峁人生活中常見的形象,也有日常生活中見不到的形象。古人信仰萬物有靈,他們把刻有動物形象的石雕砌筑在大臺基護墻上,可能是想要達到溝通天地的目的。不管是人面還是神面,石峁的面部石雕都會特別突出眼睛。皇城臺發現了大量的眼睛裝飾石雕,專家們推測石峁存在一個掌握宗教權的巫覡階層,他們用“眼睛”造型來裝飾城址墻體,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可能更想以此產生一種神秘的威懾力,從而使其他地方的族群服從自己,彰顯自己的威嚴。此外,石峁遺址因地砌墻、藏玉于墻、防御裝備、祭祀奠基,以及國內乃至全世界最早的纴木結構在這一板塊都有介紹。

  同時,為了讓觀眾更直接地感受遺址的風貌,展廳內通過微縮景觀介紹了被譽為“華夏第一門”的外城東門遺址,及其發掘過程中出土的文物——神秘的頭顱祭祀坑、色澤鮮亮的壁畫以及雕琢精美的玉器。

  都邑生活 追求藝術

  出土很多樂器遺物:口簧、石磬、骨笛等

  石峁遺址出土口簧

  一枚枚玉器、一件件樂器、一幅幅壁畫……此次展出,大量的出土文物向人們闡釋著石峁人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4000多年前,智慧的石峁先民們在石峁山上筑城池,備兵甲,定禮制,扶農桑,拉開了人類文明的序章。他們選擇了半農半牧的生業模式,除了發展農牧業,他們還發展手工業,建立大型作坊,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也會供給其他族群;他們拓展經濟交流,互通有無,實現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石峁最初是因為玉器被人知曉,據《周禮·春秋·大宗伯》記載:以玉做六器,禮天地四方,蒼璧禮天,黃琮禮地,青圭禮東方,白琥禮西方,赤璋禮南方,玄璜禮北方。六器包括:玉璧、玉璜、玉琮、牙璋、玉圭、玉琥。石峁遺址中玉器多有出土。牙璋是一種祭祀禮器,1976年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戴應新先生收集的120余件玉器中就有27件牙璋,正是牙璋的出現才引起了人們對石峁玉器的討論熱潮,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牙璋上面刻有祭祀圖,明確地展示了牙璋具有祭祀功能。同樣是在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商代晚期持璋跪坐銅人像,就直接展示了牙璋的使用方式。石峁牙璋承襲了龍山式晚期牙璋的特征,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Y”形牙璋。玉璜是一種佩戴飾物,石峁人會把一件完整的玉璧切割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扇形玉片,佩戴在自己的身上,以玉養人。石峁先民還喜歡把很多已經成形的玉器通過再加工,改制成自己喜歡或者需要的樣式。他們有著高超的玉器切割技術,能把玉切得“薄如紙”,還不會破損。石峁先民既制作大型的玉器如玉刀、玉鉞、玉牙璋等作為與神溝通的媒介,也制作小型的裝飾品如玉環、綠松石串飾、水晶飾品等裝點自身,展現自身的美麗與富貴。

  石峁遺址出土骨針

  展廳一角,張先生目不轉睛地欣賞著一枚枚骨針,這么精細的骨針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的祖先手工業已經先進到這種程度了嗎?”根據介紹,在皇城臺東護墻的文化堆積物中共出土了1萬多枚骨針,說明該器物是石峁制骨業的核心產品。骨針的制作有著嚴密的分工,出土的骨針量明顯超過了石峁古城人群的生活需求,所以這些骨針很有可能是用來與周邊區域進行買賣交換的。跟骨針相關的紡織業,在石峁古城也有所發展。石峁遺址出土大量的紡輪、骨錐等紡織工具,此外,在一座甕棺葬墓主人的身上發現了麻、絲類等大量的紡織物遺存,分內、外兩層,兩層織物的細密程度不同,上粗下細,說明石峁人當時的生活質量比較高,已經有了內衣、外衣之分,同時也反映出石峁紡織業發展成熟。

  石峁人住的房子是什么模樣?博物館展廳通過地面式的房屋模型進行了展示,石峁遺址的居住建筑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地面式、半地穴式和窯洞式。整個石峁古城以皇城臺為中心,距離皇城臺越近,居民的社會地位越高,他們的居住條件就越好。皇城臺臺頂是覆瓦類的高等級宮室建筑,皇城臺周圍的梁峁上大多數都是窯洞式房屋建筑。

  呆萌可愛的陶鷹絕對是觀眾眼中的“寵兒”,石峁遺址出土了20多件陶鷹,大多數都是灰陶質地,拼對出的陶鷹殘高50-60厘米。鷹常被當作神的使者或神本身的代表,是很多族群崇拜祭祀的對象,其中古埃及人與蘇美爾人都將鷹作為王室的象征,同時對鷹的崇拜也是游牧民族的文化傳統。陶鷹不是什么實用器,所以專家推測它的功能可能是用來祭祀,與王權神權和宗教信仰相關。

  而石峁遺址出土的眾多樂器無疑最引人關注。這些樂器有口簧、石磬、骨哨、骨笛等,構成了石峁宮廷音樂的基本形態。口簧是古代一種重要的演奏樂器,有一個成語叫“巧舌如簧”,說的就是這個口簧。皇城臺出土了20余件骨制口簧,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口簧實物。口簧主要由簧鞘和簧舌組成,簧鞘一端有拉孔,內穿拉繩。演奏方式是用口腔發聲震動簧片,產生共鳴,用手操縱簧片影響聲音的粗細。口簧主要用于高等級場合的演奏,具有溝通人神、祭祀先祖的功能。據研究,石峁遺址所在的中國北方河套地區是世界口簧的祖源地,是中國北方文化因素沿歐亞草原向西、向北產生影響與互動的重要實證之一,西方國家的很多樂器也是由口簧演變而來,比如:口琴、口弦琴等。展出的磬則是中國最古老的打擊樂器,一般是在帝王及上層統治者的宴會、祭祀、朝聘禮儀等活動中演奏,同時也是一種象征身份地位的禮器。磬一般是片狀的石材,形狀是曲尺形,上面鉆有一個孔,用繩子穿孔懸掛,敲擊演奏。

  石峁遺址出土骨笛

  根據介紹,2018年5月,石峁遺址考古隊在皇城臺發現了數量巨大、品類豐富的各類遺物,包括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重要遺物。在數以萬計的各類骨器中,考古隊員甄別出一批重要樂器——距今約4000年前的口簧。“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詩經·小雅·鹿鳴》中的“簧”指的正是口簧。石峁遺址骨制口弦琴均出土于皇城臺東護墻北段上部的“棄置堆積”內,為皇城臺使用期間由皇城臺頂部棄置而來。這批骨制口簧制作規整,呈窄條狀,中間有細薄弦片,與其共存的還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最新文物測年數據顯示,這批口簧制作于距今約4000年前,是原始古樂器之一,素有人類音樂“活化石”的美譽,是中國古代頗具詩性的樂器之一。在古代,口簧最早被用于宗教祭祀,古人認為吹奏口簧,可以溝通人神天地。經過歷史演變,口簧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樂器”,考古工作者在陜西石峁遺址皇城臺發現的骨制口簧是目前內地所見年代最早、出土數量最多的口弦樂器,考古背景明確、共存器物豐富、結構完整、特征明確,這是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發現。

  此外,一幅幅壁畫也向觀眾展示了石峁先民的美術造詣。他們善于繪畫和雕刻,有很高的藝術追求和審美水平,也掌握了精湛的制作工藝,其中鐵黃和綠土顏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應用實例,繪圖工具可能是毛筆一類的軟工具,由此推測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制作工藝及繪制技法最遲在夏朝已基本確立。石峁遺址雖然沒有出現文字,但是在石雕和陶器上已經出現了許多特殊的刻畫符號,其中有些已具表意功能,對研究古漢字起源具有重要意義。(實習生劉沫彤亦對此文有貢獻)

  圖片由石峁博物館提供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石峁博物館 文明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