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對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持續做大做強縣域經濟,陜西力促縣域經濟提質、縣域治理提效
已建成投運的神渭管道輸煤項目蒲城生產中心全景(資料照片)。 蒲城縣發展和改革局供圖
嵐皋縣南宮山景區(資料照片)。 嵐皋縣發展和改革局供圖
5月6日,在寶雞正威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年產10萬噸精密銅線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檢查生產機器運轉情況。 記者 李宛嶸攝
4月15日,黃陵縣店頭鎮河腰村村民蘇蘭蘭在櫻桃大棚里采摘櫻桃。 通訊員 張拯育攝
陜西79.8%的土地面積、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在縣域。2022年,陜西縣域地區生產總值1.4萬億元,同比增長4.1%,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3%。
近年來,陜西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基礎工程,將其作為縮小城鄉、區域、收入差距的戰略抓手,努力讓群眾生活更加殷實、更加幸福。2023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春末夏初,三秦大地上激揚著昂首奮進的澎湃動力。隨著全省上下積極推動縣域經濟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一條條興縣強縣之路在腳下清晰鋪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圖景。
■ 工業倍增 “筋骨”強健
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一個個投入生產的企業開足馬力。夏日蒲城,處處涌動著“爭分奪秒、加力提速”的奮斗激情。
5月11日,在蒲城海泰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基地,自動化的生產車間燈火通明,數字化的控制中樞秩序井然,到處是繁忙的作業景象。
“我們的高端液晶顯示材料生產項目總投資16億元。項目全面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年畝均產值600萬元以上,利稅7500余萬元,帶動就業800余人。”該項目負責人周全介紹。
當前,蒲城縣和渭南經開區圍繞加快建設“四大產業集群”總體思路,努力做優、做精產業鏈細分領域,促使產業集群不斷壯大,持續提升城鎮承載能力。
“我們開創了園區聚工業、工業強縣域的全新局面,工業園區規劃面積388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25家,總產值296億元。”蒲城縣委書記、渭南經開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張毅鋒說。
舞好龍頭,帶動龍身。蒲城縣形成了以蒲潔能化為主導的110億元煤化工產業鏈,以中化藍天為龍頭的50億元精細化工產業鏈,以長江精工為代表的20億元綠色裝配式建筑制造產業鏈。2022年,蒲城縣生產總值251億元,同比增長6.1%,躍居全省縣域排名第11位。
這是渭南市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一個縮影。聚力工業倍增,進行特色化發展、鏈條化延伸、規模化集聚,已成為渭南市縣域產業發展的共識,產業規模化集聚的“聚變”效應正日益凸顯。
工業強則經濟強。作為全國唯一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市,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4538.64億元,位列全省第一,縣域經濟占比69.4%。其中,神木市、府谷縣上榜中國百強縣,神木市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2231.47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元。
不僅是工業,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20年以來,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穩步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投資消費加速恢復,民生保障大幅改善。
2020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1.06萬億元,占全省比重達40.8%;2022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1.4萬億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3%,縣域經濟總量持續增長。
■ 以城帶鄉 深度融合
5月5日,在黃陵縣阿黨鎮丁村,果業專家潘小平為果農講解新建蘋果園的技術管理要點。
“我們要把以蘋果為主的特色農業,打造成當地最有奔頭的產業,通過實施科技強農、品牌強農行動,加強品種優選、滴灌、矮化種植等新技術應用。”黃陵縣果業中心主任陳永鋒說。
以蘋果等特色農業產業為代表,黃陵縣高效推進特色經濟、聯農帶農經濟和集體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兩包兩帶”機制。
縣級領導包片、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任鄉村振興特派專員包村,強村帶弱村、大戶帶小戶……黃陵縣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組織振興為抓手,推行“兩包兩帶”機制,通過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等方式,帶動鄉村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整體提升,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我們實施‘消薄培強’行動,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實現村集體經濟與群眾收入雙增長。”黃陵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屈培棟說。
2022年11月,《黃陵縣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發布,為全縣加快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力促縣域經濟提質增效,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和實現路徑。
縣城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天然載體,也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之一,吳起縣通過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實現了城鄉面貌蝶變,讓群眾生活更加幸福。
自2022年陜西印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實施方案》以來,全省各地持續加強縣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縣城人居環境質量、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進一步激發了縣域經濟發展動力,提升了縣城發展品質和綜合承載能力。
讓城市大變樣,讓鄉村更美好。2022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31元,同比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4元,同比增長6.5%;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7∶1。
如今的陜西,現代城鎮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城市面貌煥新升級、鄉村生活和諧幸福,三秦大地城鄉融合發展的新畫卷正在加速繪就。
■ 做強“首位” 有“顏”有“值”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嵐皋縣因美景而馳名,素有“巴山畫廊”之稱,是陜南生態旅游好去處。
近年來,嵐皋縣持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把生態旅游產業作為“一縣一業”的首位產業和“一號工程”,實現綠色資源價值轉換,帶動群眾致富。
今年“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攜家人朋友來此赴一場愜意的鄉村之旅。
拾級而上,滿山翠綠盡收眼底;登高望遠,巍峨畫卷美不勝收……南宮山景區內,游客紛至沓來。
“我們從西安自駕來嵐皋,一到南宮山,就被這里的風景吸引了,迫不及待想進去拍拍美照。”游客郭睿說。
以山、水、特色民居為“賣點”的四季鎮楊家院子景區,自進入4月便迎來旅游旺季。“‘五一’假期,我們不僅為游客創造干凈衛生、安全有序、舒適的旅游環境,還準備了6項參與性活動。”四季鎮副鎮長李欣說。
“全縣去年接待游客逾500萬人次,生態旅游產業綜合收入30億元以上。今年‘五一’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22.1萬人次,同比增長35.67%;生態旅游產業綜合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37.14%,生態旅游產業呈現出全域發展、持續繁榮的態勢。”嵐皋縣旅游集團公司總經理賈永勇介紹。
近年來,嵐皋縣確立了“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硒業興縣、開放活縣”戰略和以“旅游振興行動”為首的八項行動,堅持“旅游優先謀項目、抓工作、強保障”,全縣共下“一盤棋”,初步構建了“一心兩核四線九區”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無獨有偶,地處秦嶺中段南麓,毗鄰西安的寧陜縣,近年來也瞄準了生態旅游“賽道”,著重培育“旅游+”“+旅游”等多元業態,擦亮綠色生態、休閑度假、健康養生、鄉村旅游品牌,讓有“顏”有“值”的“旅游經濟”在綠水青山間蓬勃生長。
以綠色生態為本底,一個千億級旅游康養產業集群,正在秦巴大地快速成長。
一業引領,百業興旺。黃龍縣生態文化旅游、乾縣全域旅游、留壩縣生態康養民宿產業……除了生態旅游產業加速崛起,放眼全省,各縣(區)精準挖掘資源稟賦,深耕細作特色產業,落實“一縣一策”事項清單,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高質量發展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很多優勢也在縣域。當前,陜西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實際,完善政策舉措,統籌更多政策、資金、力量向縣域傾斜下沉,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全國百強縣、西部百強縣數量有增、位次前移,讓三秦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步提升。
夏日時節,草木繁盛。“百花齊放”的陜西縣域經濟正展現出蓬勃生機,一批工業強縣、農業大縣、旅游名縣競相崛起,闊步向前。(記者 穆騁 陳宏江 陳志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