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元老足球隊部分隊員合影 受訪者供圖
□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隨著阿根廷與法國“大戰”結束,梅西、C羅、莫德里奇等一批球員在卡塔爾告別了人生最后一屆世界杯。老將謝幕,精神永存。在距離卡塔爾5600公里的陜西西安,有一支老年球隊活躍在綠茵場上。隊員們堅持每周兩次訓練,用身體力行向足球精神致敬。
“國腳”與“粉絲”
陜西元老足球隊組建于上世紀80年代,是全省唯一一支在中國足協注冊的老年足球隊,由先后擔任陜西省足球隊主教練,省足協秘書長、副主席的宋學仁組建,首批隊員均由退役的陜西足球運動員組成。幾十年過去,除了退役球員外,更多足球愛好者也參與了進來。現在,常踢的隊員有30多名,平均年齡65歲。
67歲的夏永偉是球隊現任教練兼領隊。他是宋學仁的愛徒,曾三次代表陜西參加全運會,并于1978年入選國家隊,是正兒八經的“國腳”。退役后,他作為職業教練執掌陜西青年足球隊,精心培養出不少“好苗子”,后來還執教過陜西女足,“星味”十足。每到訓練場,戴著鴨舌帽的他哨不離手,滿場只聽見他“走走、跑起來、步子放開”的聲音。
“草根”派陶小松是隊里的守門員,也是資深球迷。上世紀80年代初,他通過黑白電視第一次觀看世界杯比賽,從此愛上足球。為了“追愛”,他在陜西國力隊做過廣告經營,親身經歷了國力隊的起起落落。離開國力后,他率業余球隊參加全國聯賽。從滿場跑的移動球員到守門員,他始終保持良好心態,“對足球的愛有不同的方式,等我老得上不了場、踢不動的時候,光跟著球隊活動活動也行”。
一周兩練堅持30年
和陶小松一樣,足球是多數隊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有人是在以工廠、企業、醫院、學校為單位的集體中踢球,有人曾經放棄踢球,步入晚年后又重拾熱愛。劉佳至今記得與陜西元老足球隊的“初見”。當時他結束了長期的海外工作,經朋友介紹來到元老足球隊,看到場上有個70歲的球員,原本有些猶豫不決的他立刻決定申請加入球隊,一踢就是十年。
隊員們至今保持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勁頭,作為隊務的劉佳感受頗深,每周二和周五早上九點,他都要帶著十幾顆足球、各種裝備與隊員們相聚,“我們不搞娛樂足球,夏導要求嚴格,訓練是按專業的來”。
算上熱身,每次要活動近三個小時。訓練前,隊員們在教練的指導下做好準備活動:先是慢跑喚醒身體,再進行肌肉和關節拉伸,最后進行射門、傳球練習。人多時,還會做一些熱身小游戲,盡可能讓大家進入狀態,避免不必要的受傷。劉佳說,教練理論和技術水平過硬,強調足球意識、配合、防守、站位等,得益于堅持嚴格訓練,自身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據夏永偉介紹,球隊建立的初衷是參加每年一度的全國元老足球聯賽,至今依舊保持著參賽傳統。技癢時,他們也會邀請年齡相仿的老年隊一起“切磋”。別看年齡大,隊員們在場上“韌性”尤在,偶遇風雨天氣,大家都堅持賽完。
“一定要有足球”
換上球服、跨進球場、奔跑起來,聽著耳邊風聲呼嘯,“所有的煩惱都拋開了,大家的注意力只在一顆球上,這就是足球的魅力”。68歲的許小昌是陜西省首批足球運動員,進入元老足球隊已有36年,現任球隊副教練,偶爾也下場踢球。“有時候,只需一個眼神我就知道隊友的想法,這是我們多年形成的默契。”他說。
今年夏天,陜西元老足球隊的視頻被傳到網上,他們互相配合,高喊“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對足球的熱愛。“這是年輕人吧”“自愧不如”“我過去踢左鋒的,怎么加入?”……視頻評論區,只見一排排豎著大拇指的表情符號,中間夾雜著同齡人的詢問。
除了一起踢球,“老小伙兒”們有時也會參加與足球相關的活動。去年春天,夏永偉帶領球隊一行前往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為當地中心小學的留守兒童足球隊進行專項訓練。孩子們對足球的熱愛讓夏永偉印象深刻:“我只有一個愿望,陜西一定要有足球,希望更多青少年來參與這項運動。”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