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航拍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資料照片)。記者 袁景智攝
8月26日,機器人在法士特高智新智慧工廠齒輪數字化生產線上作業(資料照片)。 記者 袁景智攝
2021年
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2.98萬億元
是2012年的2.1倍
年均增長7.3%
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
7.0%
智能手機產量同比增長
37.6%
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
1.9倍
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
3.6倍
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
1.8倍
電子元件產量同比增長
4.4倍
秦創原帶動陜西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均超過30%
十年來,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西安地鐵網、高速公路網持續擴大
完成4個支線機場遷建
建成5條高鐵
西安地鐵
7條線路投入運營
高速公路總里程
達6484公里
較2012年增長58.8%
實現“縣縣通高速”
2021年
全省城鎮化率達到
63.63%
較2012年提高
13.92個百分點
關中、陜北、陜南
三大區域經濟總量
分別是2012年的
2.2倍、1.9倍、2.4倍
單晶硅片、重卡變速器產量全球第一,半導體產業規模居全國第四位,新能源汽車、高端液晶面板等成為“陜西智造”新名片;
大飛機、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北斗導航、載人深潛等領域均有陜西科技力量的貢獻,秦創原建設帶動創新驅動發展正在做強成勢;
建成5條高鐵、7條地鐵,“縣縣通高速”如期實現,5G網絡覆蓋所有鄉鎮,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加快提升,縣域經濟年均增長7.7%;
……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抓住用好重大戰略機遇,聚焦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區域協調發展等精準施策,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41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98萬億元,年均增長7.3%,經濟總量和人均GDP實現翻番,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鍛造產業鏈夯實發展硬實力
9月19日,法士特新能源產品品牌“藍馳”及4款新能源產品一經發布便受到市場矚目。
作為汽車零部件和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法士特積極搶占新賽道,在智能化、綠色化等領域持續發力。
2021年,法士特新能源產品銷量增長5倍以上,市場上50%以上的新能源重卡搭載法士特電驅動系統,企業生產的產品全面配套國內60余家主流整車企業。
“法士特從2015年開始進入新能源領域,不斷突破核心技術,當下正是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合適時機。”法士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嚴鑒鉑說。2022年,法士特將新能源市場份額目標設定為60%。“十四五”期間,法士特智能化和新能源產品市場銷售占比將提升至30%。
陜西大力支持法士特、陜汽、比亞迪等龍頭企業瞄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加快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努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成為帶動全省汽車產業發展的主引擎。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今年前8月,西安比亞迪生產新能源汽車51.1萬輛,同比增長368%,實現工業總產值674億元,同比增長235%。
比亞迪西安地區總經理劉振宇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比亞迪將乘勢而上,為陜西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作出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緊緊抓住全球范圍內產業鏈轉移、供應鏈重組、價值鏈變遷的歷史機遇,從需求側和供給側雙向發力,印發加快推進5G創新發展的意見,補齊工業短板,推行“鏈長制”,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推動重點產業發展,鍛造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十年來,陜西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7%、規上制造業年均增長9.1%,工業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元大關,產業的整體競爭力、創新力和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 創新驅動開創發展新局面
從做技術到做管理,45歲的孫榮軍對科技經紀人這一身份有著自己的理解。
“一名優秀的科技經紀人不僅要有專業的技術背景,還要懂市場、會溝通。”孫榮軍說,科技經紀人就像“紅娘”,在“撮合”的過程中,讓技術持有人和企業放下包袱,達成合作,實現“聯姻”。
去年,為了破解成果轉化難題,陜西啟動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孫榮軍作為陜西省第八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成為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的一名科技經紀人。一年多來,他利用專業所長成功引入“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秦創原科創中心”項目,這是首個在秦創原總窗口落地并運營的央企項目。
不久前,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秦創原科創中心正式揭牌。孫榮軍說:“陜西是能源大省,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是代表我國煤炭工業科技創新的‘國家隊’,通過秦創原,雙方合作一定能結出碩果。”
陜西科教資源富集,綜合科技創新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打通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轉化的“堵點”,讓科技成果從“書架”轉向“貨架”?
以創新破解發展難題、以創新增強發展動力、以創新厚植發展優勢,陜西突出抓好人才和機制建設,著力打通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的通道,聚焦產業做活“兩鏈”。截至目前,秦創原總窗口引進科技型企業近1100家,入駐各類金融機構65家,科技成果轉化企業275家。
在秦創原帶動下,陜西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創新創業人才活力進一步迸發。在榆林,世界領先、國內首創的實用化零碳智慧能源中心已經投用;西安集成電路、寶雞先進結構材料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十年來,陜西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了7倍,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從2012年的330多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340多億元。
■ 區域協調發展步伐加快
9月28日,對于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ZS-1合同段項目經理張高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建成通車。
干了17年公路建設,家門口的這條路被張高科稱為難啃的“骨頭”。“這個項目工程時間緊,質量要求高,創新應用多,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張高科說,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建成通車,極大地緩解了西安繞城高速的交通壓力,對于西安都市圈擴容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公路總里程突破18萬公里,“縣縣通高速”如期完成,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通客車;鐵路營業里程超6000公里,“米”字形高鐵骨架網加速構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內外通航點達235個,國內航線網絡通達性居全國第一。
眼下,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交通運輸大通道讓群眾出行更加便捷。一條條通達鄉村、穿越山嶺的通信網絡,正托起三秦兒女的夢想。
炒臘肉、炒筍干、酸菜面……在直播里看到的各式各樣的家鄉特色美食,對于遠在廣東打工的王森來說,是撫慰鄉愁的最好方式。如今,通過中國移動平安鄉村攝像頭,王森可隨時通過手機看到在安康市漢濱區恒口鎮窯溝村的家人吃的什么飯。
一束束網線,在城鄉之間架起了“信息橋”“致富橋”“連心橋”。十年來,陜西著力打通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5G網絡覆蓋所有鄉鎮;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區域經濟差距逐漸縮小,逐步形成三大區域各有特色、互為支撐的發展格局;全省實有市場主體數量超過500萬戶……(記者 蘇怡)
非凡十年 精彩陜西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實現高質量發展,不是簡單以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在謀劃“十四五”重大項目中,陜西剔除79個“兩高”項目、17個不符合“窗口”指導要求的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器項目,在做實“減法”,精準“瘦身”的同時,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本在于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發展優勢、帶動優勢的產業鏈。陜西集中力量打造制造業23條重點產業鏈,廣泛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在補鏈延鏈強鏈中實現要素集約、創新集成、企業集聚、產業集群。比亞迪、吉利、陜汽等新能源汽車產業全國領先,產量占到全國的13%;隆基、美暢等光伏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年產值近千億元。
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于創新發展。陜西下決心改革重組一批國有企業,推進西咸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引導各級下氣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建設秦創原為抓手,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非凡十年,三秦大地實現歷史巨變,高質量發展十分精彩。
(蘇 怡)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