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唐冰
1月19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省長趙一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我省將堅持做強平臺、優化生態,全力構筑創新驅動發展優勢,提升秦創原平臺牽引力,年內總窗口完成科技成果轉化并注冊公司不少于200個。
科技創新平臺在科技成果轉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21年3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西咸新區舉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大會,宣告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正式授牌成立。作為我省科技創新驅動平臺的總窗口,秦創原成為陜西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省九三學社建議,應以秦創原平臺為抓手,結合我省“十四五”規劃推動科技創新平臺發展,打造我省創新驅動新高地,加快我省經濟創新發展。
省九三學社在提案中指出,從數字看,2021年在秦創原平臺落地的142戶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達95%,但總體看,我省科技創新平臺仍存在政策落實不到位、基礎研究平臺建設和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兩鏈融合不緊密、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不到位、多領域協同創新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省九三學社建議,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對戰略方向和戰略領域優勢企業和產業集群的財政投入力度,形成我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充分發揮秦創原創新平臺“鏈長制”的引導作用和產業鏈上龍頭鏈主企業的市場主導作用,明晰、細化和聚焦產業方向,優化創新平臺布局,完善平臺獨立自主運行機制。組建深度融合的“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發平臺,由企業提出可引領的產品技術目標,由企業工程師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團隊共同建成攻關隊伍,形成團隊互派融合、資源共享互補、成果共贏互利的機制,破除創新鏈和產業鏈不通暢的難題,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具體來說,可結合我省篩選出的23條重點產業鏈,針對重點產業技術發展的急迫需求,依托重點高校、重點學科建設,實行“本地化搭平臺,全球化引人才,就地化落成果”的模式,實施平臺行業共性技術研發,針對行業重大關鍵技術和重點先進技術進行定向培育研發。
在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省九三學社建議,可以西安為試點,培育國家級技術轉移轉化示范機構,支持具備條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專業化技術轉移,以技術需求優勢、產業規模、發展潛力等為標準確立一批重點轉化項目,建立“寄養、收養、放養”的知識產權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等轉移轉化探索性機制,助推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產業。
省九三學社同時指出,目前,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企業對爭取科技創新平臺的熱情比較高,但很多科技創新平臺的目標只限于爭取資金、通過考核,沒有起到科技創新平臺應有的作用。建議通過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加大對平臺的績效評價考核,把平臺經費資助、獎補與平臺運行服務績效掛鉤,重點將其對科技、社會以及經濟發展的貢獻,在解決核心關鍵技術以及實現原始創新等方面的實際貢獻納入考核指標體系中。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