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孫高菊
“我們調研了全省大部分縣(區),尤其是在商洛為貧困戶開培訓座談會時,看到很多都是鰥寡孤獨的老人,我就在想,一定要為他們‘量身打造’就業培訓計劃,爭取做好‘保姆式’服務。”6月23日,省政協委員、新山海源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元彬接受采訪時表示。
就業是民生之本。作為連接困難群眾與企業的就業橋梁,“無憂服務模式+‘奔跑’型服務”是新山海源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秉持的服務理念,而“帶著感情去做事,為群眾提供‘保姆式’服務”,則是李元彬始終堅持做好這項工作的遵循。作為人力資源行業內的佼佼者,在參與扶貧工作中,他不僅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更是融入到實際行動中。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李元彬發揮自身優勢,帶領企業員工、發動身邊朋友積極參與其中,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捐款捐物以及開展各類培訓方面實現了齊頭并進。
2019年,在商洛市鎮安縣,他出資100萬元與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陜西盛華茶葉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建設了300畝愛心茶園,發揮當地特色優勢,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我們主要投資的是白茶,通過市場分析發現,它符合當地實情,能最大程度盈利。要真正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脫貧,就一定要選擇這種能給他們帶來高收入的產業投資發展。”李元彬說。該項目采取“縣域茶葉生產經營公司+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貧困茶農”的運行模式,采取“利潤分紅”的方式進行收益分配,當地31戶貧困群眾、36戶低收入群眾通過在茶園務工實現了就業,戶年均增收1萬元。
為確保投產后的茶園后續順利發展,他定期前往園區考察,了解項目推進情況,召開座談會,針對貧困戶就業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為他們提高技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李元彬還帶領公司團隊長期開展人力資源特色公益活動,通過公益培訓、公益招聘等方式,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就業。
“我們首先將培訓放在第一位,通過向當地工商聯、人社部門了解實際情況,在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基礎上,再為他們制定特定計劃。”李元彬介紹,就業技能培訓不僅僅在崗前,在崗中以及群眾上崗后都實現了持續跟進,以保障達到最佳效果。
多年參與扶貧工作,讓李元彬深刻認識到,要讓幫扶工作幫到關鍵處,就要有針對性。“部分人員因年齡較大,且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如果培訓一開始就太復雜,很容易讓他們失去信心,因此培訓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而應分階段進行,先教給他們最基本的技能操作,包括語言上的培訓,之后再由淺入深。”
自2018年以來,李元彬組織新山海源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共投入500余萬元,幫助全省2萬余人實現了就業。他還向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捐贈61萬元、向省慈善協會捐贈31萬元,用于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專項扶貧活動。在企業內部,他設立了“困難員工子女助學基金”,個人每年出資10萬元,對企業困難員工特別是家庭困難勞務派遣工子女提供資助。
“如何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李元彬說,扶貧工作較為瑣碎,既需要我們多下功夫思考,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更需要有針對性,希望這些工作能繼續得到相關政府部門尤其是基層單位的關注和支持,通過發動社會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來把最后的脫貧攻堅工作做到位。
李元彬始終牢記自己肩負的使命與職責。他說,做企業、做企業家不能只顧賺錢,要做“有責任,有擔當”的良心企業。當好合格的政協委員,積極履職不僅僅只限于脫貧攻堅工作,還應關注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立足本職工作的同時,要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各項工作,全力做到建好言獻好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