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手周志戰(左)和李東東表演的“斗鼓”充滿感染力。
延安市安塞區新華書店內充滿腰鼓元素。
記者 艾永華 王雄
舞出黃土地最美“迪斯科”
走進安塞區文化文物館,赫然眼前的一塊宋代腰鼓畫像磚上,人物打腰鼓的動作瀟灑剛勁,栩栩如生。
“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作為交戰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就擊鼓助威。后來,安塞腰鼓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娛樂性舞蹈。”安塞區文化館館長殷宇鵬介紹,“每年正月,安塞各村都自發組織腰鼓表演,走村串戶,互相拜年,俗稱‘沿門子’”。
“安塞腰鼓能有今天的輝煌,離不開千百年來喜愛腰鼓的民間藝人,更離不開延安革命時期興起的‘新秧歌運動’。”殷宇鵬說。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魯藝的藝術家和安塞腰鼓藝人一道,將陜北秧歌改造成一種新秧歌。在這次改革中,秧歌中占重要地位的腰鼓被改造成人們易學的“勝利腰鼓”。腰鼓手的服飾由古代武士服飾“盔纓馬刷、戰巾戰裙”變成以“白羊肚手巾紅腰帶”為特征的服飾。隨著革命的勝利,“勝利腰鼓”被傳到大江南北。
“1984年5月,由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擔任攝影的電影《黃土地》劇組走進安塞。劇組要在這里尋找一種與黃土地相契合的、充溢生命原動力的民間舞蹈。最終,他們選中了安塞腰鼓。”殷宇鵬說。
在電影《黃土地》里,隨著牛皮大鼓擂響,150名安塞腰鼓手穿著對襟子黑棉襖,時如入海蛟龍,時如猛虎出山,在山梁上馳騁縱橫。震天的鼓聲和150條漢子的吼聲交織在一起,如滔滔大河勢不可當……
隨著電影《黃土地》獲獎,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上映,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從此打出了黃土地,走向世界。
多年來,安塞腰鼓隊先后參加了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海世界博覽會等重大演出活動,還遠赴德國、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進行對外文化交流演出,并參加迎接印度、荷蘭、法國等國領導人訪華表演,備受世界矚目。
一位研究中國文化的外國學者觀看了安塞腰鼓后說:“這是東方黃土地上最美妙的‘迪斯科’!”
使出全身上下一股子牛勁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塞腰鼓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占明被安塞人稱為“安塞腰鼓總教頭”。
劉占明的電腦桌面背景是國慶60周年,他率領1020人的安塞腰鼓隊打著腰鼓經過天安門廣場時的照片。“只要打開電腦,我就想起那激動人心的時刻。”劉占明說,“安塞腰鼓是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藝術瑰寶,我要用畢生的精力把它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傳播給更多的人。”
從7歲起,劉占明就跟著父親學習打腰鼓。“我的父親當年是村里打腰鼓的好把式,是腰鼓隊里站在第一排位置的頭路鼓手。”劉占明說,“看到大人們打腰鼓我很羨慕,嚷嚷著要學。父親從生產隊的保管室找來一個兩面都開了洞的破腰鼓,用一根麻繩給我綁在身上。我跟在隊伍后面敲打起來,覺得很神氣。”
15歲那年,劉占明進入安塞文藝宣傳隊,成為一名專業腰鼓手。從此,劉占明越打越喜歡,越打越上癮,50多年從未間斷。安塞區每年舉辦的各種重大活動都少不了他。劉占明和他的團隊走遍祖國各地,還遠赴美國、英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進行腰鼓表演。
最讓劉占明記憶深刻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那場演出。“那次演出,腰鼓隊有120人,我是總教練。我們從尖沙咀出發一直打到交接儀式廣場,大概有七八公里的路程,整整打了兩個多小時。”劉占明回憶,“當天下著大雨,我們在雨中沿街表演,街道兩邊擠滿了香港市民,他們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雨越大,觀眾越熱情,我們就跳得越高、打得越起勁,雨水、汗水和激動的淚水在每個鼓手的臉上流淌……”
今年59歲的劉占明把腰鼓的傳承和推廣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他把傳統腰鼓表演形式歸納整理為38式套路,制成教材光碟進行教學。劉占明曾多次在全國各大歌舞團、部隊、院校、企業傳授安塞腰鼓技藝,也為許多外國友人教授過安塞腰鼓,還定期舉辦安塞腰鼓培訓班,培訓出當地腰鼓手1萬多名,連同國內外腰鼓手共計5萬多名。
“一個合格的腰鼓手,必須具備3個條件:強健的身體、精湛的鼓藝和優秀的品德。”劉占明說,“安塞腰鼓有機糅合了秧歌和武術動作,在長期表演過程中,形成了剛勁激昂、剽悍豪放、氣勢磅礴、渾厚莊重等特點。表演時,鼓手搖頭晃腦有股能勁,揮槌打鼓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只有這樣才能打好腰鼓。”
“為了讓安塞腰鼓發揚光大,安塞區堅持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安塞區文化旅游局副局長劉暉介紹,通過全面開展腰鼓藝術普查,安塞區共調查登記民間腰鼓藝術人才6000余人,依據鼓手的貢獻和打腰鼓的技藝,申報評定了多名各級腰鼓傳承人。通過舉辦“民間文化藝術節”“陜北過大年”“中國安塞黃土風情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使安塞腰鼓藝術得到很好的展示和傳承。
“傳承民間文化藝術要從娃娃抓起。”安塞區第一小學體育老師蘇宏麗是安塞區腰鼓進校園的第一發起人。1996年9月,蘇宏麗從自己帶的班級里選出16名體操動作標準的學生,試著教他們打腰鼓。蘇宏麗和學生們約定,每天早晨上課前訓練一小時,下午放學后訓練一小時。
“當時,不少家長對我給孩子們教腰鼓持懷疑態度,認為孩子在學校是學習文化課的,打什么腰鼓?我認為打腰鼓不僅是傳承傳統民間藝術,而且能強身健體、開發智力。”蘇宏麗說,“1年后,在1997年6月1日的文藝活動中,我帶的16名少兒腰鼓隊員第一次登臺亮相,一鳴驚人。”
自此,蘇宏麗執著于少兒腰鼓培訓,20多年來,培養少兒腰鼓學員近2萬人。
2004年起,安塞區創造性地開始在中小學開展腰鼓進體育課、剪紙進手工課、陜北民歌進音樂課、農民畫進美術課、陜北曲藝進學生社團的“五進課堂”。如今,民間藝術“五進課堂”成為安塞教育獨具魅力的新名片。
打出自強奮斗的精氣神
在安塞區采訪,在城區各個角落都有腰鼓的元素,尤其是腰鼓山上高達20多米的巨型腰鼓,仿佛歡迎人們進入“腰鼓之鄉”。
“安塞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安塞腰鼓、剪紙、農民畫、民歌、曲藝是安塞區的5張名片。”安塞區副區長張志貴說。近年來,安塞區依托深厚的民間文化藝術資源,確立了“文旅興業”發展戰略,積極打造黃土風情文化品牌,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大民間藝術傳承保護力度,以腰鼓為代表的文化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2018年5月,投資1800多萬元打造的馮家營“千人腰鼓大舞臺”啟動運營。“除了腰鼓表演,還有大秧歌、陜北民歌、陜北說書等傳統民間文化藝術表演。”安塞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光軍說,“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最多時日接待游客1萬余人。截至目前,共演出132場次,接待游客66萬余人次。”
長期參與馮家營“千人腰鼓大舞臺”演出的193名腰鼓手中,有128名為當地農民,其中86名是馮家營村村民。
周志戰是其中的一名資深腰鼓手。“以前,走南闖北打工,一年下來也攢不下幾個錢。自從簽約‘千人腰鼓大舞臺’演出后,每月的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39歲的周志戰高興地說,“耍了,有文化了,收入穩定了,還能守著老婆孩子。”
“文化旅游產業正在成為馮家營村的主要產業。”馮家營村村委會主任王延斌介紹。2018年,馮家營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3200元,同比增長26%,其中依靠打腰鼓等文化產業人均收入8600元。
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安塞腰鼓的傳承發展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打腰鼓的時候,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可以忘記一切煩惱。打腰鼓既是我的愛好,還是我們一家人的收入來源和精神支柱。”3月7日,家住安塞區白坪安置小區的李東東對記者講述了他和腰鼓的情緣。
李東東是安塞區高橋鎮賀坪村村民,有兩個兒子。2003年,大兒子出生4個月時,被查出患有腦癱。李東東很清楚治療腦癱是醫學界的難題,可他還是希望能在兒子身上出現奇跡,所以給兒子起名叫李奇奇。
李東東一邊打工,一邊給兒子看病。李奇奇直到9歲才獨立走路,今年已經16歲,卻只有四五歲兒童的智力。2015年8月,李東東的妻子劉建紅患子宮癌做了手術,使這個本來就貧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2016年,李東東家被評定為貧困戶。
李東東從小就喜歡打腰鼓,但生活的壓力使他很多年沒碰過腰鼓。隨著安塞文化產業的興起,李東東看到別人打腰鼓還能掙錢,便萌生了打腰鼓的想法。2016年,他報名參加了區上組織的腰鼓培訓,本來就基礎扎實的李東東很快就開始上場表演了。
李東東打腰鼓很賣力,演出的場次越來越多。2018年,除打工收入的4萬元,打腰鼓也收入了1萬多元。“從今年起,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腰鼓上,爭取更多的演出機會。”李東東說,“打腰鼓增強了我生活的信心。奇奇每次看到我打腰鼓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大聲喊‘爸爸打得好’。看到他高興的樣子,我更有勁了。”
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思路,安塞區依托民間文化藝術人才優勢資源,免費為貧困群眾舉辦安塞腰鼓、剪紙、民間繪畫、民歌、曲藝、刺繡等培訓班50多期,2200多人參加,使有文藝愛好的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積極協調文藝勞務人才參加國內外各類營業性演出活動。2018年,安塞區輸出腰鼓文藝勞務人才1966人次,演出收入162.18萬元,其中參與演出的貧困人員525人次,累計收入49.14萬元。
“目前,安塞區23名貧困戶腰鼓手與國內幾個景區簽約,每月保底工資2200元~4000元,打腰鼓正在成為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張志貴說。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