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激蕩在脫貧路上的壯志豪情

2019-12-17 08:47:16  來源:陜西傳媒網  


[摘要]不久前,咸陽市扶貧勵志廣播劇《無翅的飛翔》榮獲陜西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歡慶的鑼鼓敲起來。

  電影《無翅飛翔》劇照。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彬州市脫貧攻堅文藝匯演。

  不久前,咸陽市扶貧勵志廣播劇《無翅的飛翔》榮獲陜西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消息傳來,咸陽文藝界一片歡欣鼓舞。書寫偉大時代,記錄歷史進程已成為咸陽文藝界傾力創作的一個方向。

  近年來,咸陽文藝創作中的脫貧攻堅題材十分亮眼。以脫貧題材為主的影視劇、小戲、小品、相聲、快板、圖書、廣播劇等,成為當下咸陽市脫貧攻堅工作的有力表達。這些作品,一方面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凸顯出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的踏實作風,為全省決戰脫貧攻堅匯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小戲劇有大作為

  “這是我第3次觀看扶貧小戲,每看一次,我的內心就振奮一次,脫貧致富的勁頭更大了。”家住禮泉縣趙鎮堯都村的貧困群眾楊召孟觀看小戲《扶貧新歌》時激動地說。2017年楊召孟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兩年,只要有扶貧小戲演出,他就會趕去觀看。“因為我身體不靈便,日子過得不如別人,總覺得矮人一頭。自從看到小戲里的人物不管再難也能在逆境中挺直腰板,我就一下子有了信心。”2018年,楊召孟如愿脫了貧。

  像楊召孟這樣在文化扶貧中感觸頗深的貧困群眾還有不少,在旬邑縣馬欄村上演的扶貧小戲,就得到了貧困群眾郭中華的共鳴。

  “前些年生活困難,看病坐個車都要找人借錢。如今在政府的幫扶下,條件好了,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心里真是無比感激!”小戲《上任路上》演出結束后,郭中華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

  《上任路上》講的是上級組織部門重視基層干部隊伍配備,為每一個重點扶貧村委派一名第一書記抓扶貧工作的故事,其創作原型是禮泉縣昭陵社區皇城村第一書記魏力。真人真事不僅讓觀眾看著過癮,也讓魏力深受鼓舞。“我一定會牢記使命,高標準完成包抓村精準扶貧任務,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魏力說。

  禮泉縣是聞名全國的“小戲之鄉”。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禮泉縣充分發揮“小戲之鄉”的文化優勢,把小戲創作、排演作為扶貧扶志的重要手段和文化惠民活動的有力舉措,創作編排了《上任路上》《清明雨》《扶貧新歌》等30部主題突出的扶貧小戲,在全縣各鎮街和重點貧困村巡回演出了120場次,并編印制作扶貧小戲畫冊,讓貧困群眾在寓教于樂中深受教育啟發,鼓舞了貧困群眾奔小康的士氣。截至目前,禮泉已開展小戲扶貧扶志惠民演出230余場次,惠及群眾10萬余人次。

  接著地氣、冒著熱氣,是禮泉小戲的特點。小戲每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在現實原型的基礎上,通過反復錘煉打磨而成的。秦腔小戲《清明雨》改編自淳化縣石橋鎮陽坡村貧困群眾的真人真事,在創作過程中,創編人員在陽坡村連續駐扎40多天,白天深入扶貧一線,晚上挑燈夜戰搞創作,用自己的親身體會,使作品更加貼近基層群眾,更加反映現實生活;眉戶現代小戲《扶貧新歌》,以禮泉縣煙霞鎮東周村貧困群眾為原型改編,為了把主人公的人物特點塑造得形象逼真,小戲演員在東周村一住就是20多天,通過面對面觀察學習,使舞臺角色更加生動飽滿、深入人心。

  “好戲扎根于人民群眾心里,只有深入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用真摯情感創作、塑造出來的脫貧攻堅典型形象,才能引起群眾共鳴,文藝工作才能夠不斷出新、不斷出彩。”長期從事基層文藝工作的禮泉縣戲曲家協會主席周佩玉說。

  “我們將精準扶貧政策內容融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中,讓群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了解黨的惠民政策,實際感受和理解脫貧攻堅的意義。”禮泉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劉文社深有感觸地說,在小戲巡演過的鄉鎮,村民的精氣神都發生了變化,村里賭博、酗酒、吵架的現象少了,大家開始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滿懷信心地奔小康。

勵志扶貧電影《無翅飛翔》

傳遞溫暖正能量

  16年前,一場意外使他失去了雙臂,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從“被幫對象”到“扶貧能人”。他就是2019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淳化縣馬家便民服務中心橋上村的劉斌。

  12月6日,初冬時節,劉斌穿著一件深藍色的棉襖,兩個袖子空空垂下來。盡管空氣帶著絲絲寒冷,劉斌心里卻溫暖如春。正是眼前的一群羊,給他帶來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氣。

  劉斌自幼生活艱辛,命運多舛。2003年,劉斌在打工時不幸被棉花打包機軋斷了雙臂。面對命運的不公,他沒有氣餒,立志要改變貧困生活。有一次,他在趕集中遇到了做“羊生意”的姚紅運,從此他跟著姚紅運做起了“羊生意”。淳化縣扶貧干部王琪聽說了劉斌的事情,便鼓勵他擴大養殖規模,帶著他跑項目、爭資金,還為他家拉上網線,購置了電腦,解決他在養殖中遇到的困惑,并幫助他成立了淳化博濤養羊專業合作社,吸納6戶群眾(含3戶貧困戶)入股。

  之后,幫扶干部還為劉斌爭取到了殘疾人自主創業金和互助資金貸款3萬多元。2017年年底,劉斌的養羊合作社為每戶分紅3000余元。2018年,合作社養羊達到300只,每戶收入5000余元。“劉斌這娃有志氣而且很實在,跟他搞合作社我放心。”73歲的橋上村村民蒙思文說,他投入了5000元加入劉斌的合作社,并已經拿到了900元分紅。目前,投資近200萬元的現代化養殖場正在建設當中,建成后養殖規模將達到1000只,還將帶動10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

  今年8月,咸陽市根據劉斌事跡拍攝了勵志扶貧電影《無翅飛翔》。劇中人物劉文武由劉斌本色出演。“當知道要拿我的故事拍電影還要讓我演出時,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藝術和現實是有差距的,況且我現在過得很好,不想再回憶那段痛苦的過往。然而為了挖掘我的故事,主創團隊專門來到我家,與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我深受感動,因此我下定決心出演劇中角色。”作為《無翅飛翔》的電影原型,劉斌希望自己拼搏向上的精神感染更多的人勇敢面對生活的考驗。

  “聽說‘無臂羊倌’劉斌的故事搬上大銀幕了,他自強不息、帶領大伙一起致富的事跡帶給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氣,他是我們淳化人的驕傲!等電影上映后,我一定要去看看。”淳化縣東塢鎮東塢村村民郭廣森充滿期待地說。

巧手繡出“致富路”

  12月9日,記者在武功縣游鳳鎮游鳳村的武功馨繡民間手工布藝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馨繡公司)看到,寬敞明亮的廠房里,工人們仔細地繡著每一幅圖案,在手指翻飛中,牡丹、荷花、老虎、昆蟲、壺口瀑布等刺繡作品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眼前,令人暗暗稱奇。

  51歲的梁衛平正在聚精會神地工作,靈動的手指間針線飛舞,素色的繡布上花團錦簇。梁衛平從小就有刺繡的基礎,2009年進入馨繡公司。然而她做夢也沒想到,在她進入公司的第二年,丈夫突然去世,留下了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當時感覺天都要塌了,我獨自一人,該怎么把兩個孩子拉扯大?”回憶往昔,梁衛平的語氣中充滿感慨,“幸好有這份刺繡的工作,每月穩定的收入讓家庭穩定不少,孩子們也順利地考上了大學。”

  “馨繡”有兩層含義:一是出于本意。馨為飄散很遠的香氣,馨繡即帶有香味的刺繡;二是出于心意。我國古代才女蘇蕙傾心繡制的回文詩《璇璣圖》,841個字可組成4000多首不同的愛情詩句,其奧妙就在于一個“心”字,馨心相通,二者相融。今日馨繡沿承蘇蕙靈智,讓中國傳統民間刺繡藝術源遠流長,武功刺繡也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杰出代表。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武功縣人社局攜手馨繡公司,通過大力發展刺繡產業,帶動基地周邊農村婦女就業脫貧,致富奔小康。“公司對貧困婦女采取兩種就業形式:年富力強、家庭無拖累的,可在基地脫產上班,年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年齡稍大、家里有拖累的,可在生產點上班或在家作業,年收入在1萬元至2萬元。”馨繡公司總經理計清說。

  為了更好地發展刺繡,企業還從蘇州、甘肅等地聘請高級專業技師,采取下鄉入村巡回培訓,方便群眾,悉心傳藝,讓受訓學員努力掌握刺繡技術,大力開展民間手工布藝技能培訓,先后培訓農村婦女3000多人,還在各鄉鎮的80多個村建起了教學點,帶動當地5000多名婦女從事民間手工布藝事業,每年制作各類刺繡布藝產品3萬多件,產值達到2000多萬元,刺繡已成為當地村民尤其是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陜西日報記者 張丹 楊小玲 見習記者 王梓萌)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脫貧路 壯志豪情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