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秦瑤 首席記者 李榮
教育承載希望,教育引領未來。
縣域義務教育對縣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具有獨特優勢的教育信息化能夠推動教學模式創新、育人方式變革、教育質量提升,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支撐。
“以往,我們經常聽到‘寒門難出貴子’這一說法。對此我深感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梁錦錦說。
為深入了解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梁錦錦從科研項目入手,先后在陜西、青海等地中小學開展實地調研。她發現,我省縣域教育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優質教育資源短缺、高水平師資隊伍缺乏、優質生源流失嚴重等問題。
2022年,梁錦錦在咸陽市旬邑中學調研時,孩子們想要飛得更高更遠的念頭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梁錦錦認為,如果能夠找到縣域教育的癥結所在,并“對癥下藥”,就能為縣域或農村地區的學生提供更多發展機會,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從而改變命運。
去年省兩會期間,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將梁錦錦撰寫的提案《關于推進我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建議》作為集體提案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以教育信息化賦能,形成“政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教學模式;以信息化、數字化校園建設為核心,建立科學、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庫;以名師引領教學全程,打造“名師教、名師引”的學習環境;創新教育手段,推進育人方式變革、課程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省實施了“新優質學校成長計劃”,以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為主線,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質量優良、充滿活力的“新優質學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正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體制機制,建立“政產學研”協同推進工作模式,聯合省委網信辦打造陜西教育扶智平臺。目前,扶智平臺已實現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小學校全覆蓋,2000余所中小學校通過平臺建立網絡結對幫扶關系,平臺累計有各類直播課、點播課6000余節,動態數字資源57389份。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積極推動“名校+”“名師+”“名教研員+”結對幫扶工作。中小學校充分利用扶智平臺各功能模塊,探索雙師課堂、教學診斷的應用,開展教研交流、教學互動,實現跨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在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省開展了“城鄉教師學習共同體——名師引領行動”,以“名師引領行動”為載體,搭建教師發展平臺,開展城鄉學校、教師定向幫扶和培訓,每年培訓教師近3萬人。2022年選派音體美優秀教師700名輪崗走教,為提升縣域學校課后服務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
省教育廳表示,下一步,我省要進一步擴大教育資源供給,優化結構,提升均等化水平,推進學校建設標準化、城鄉教育一體化、師資配置均衡化、智慧教育數字化、學生關愛制度化,加快縮小區域、城鄉、校際、群體教育差距,實施數字化戰略,以數字化賦能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