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太白青峰云霞間,巍峨壯麗萬古傳。
早在千余年前,太白山便以其壯美景觀而聲名顯赫。如今,在因山而得名的寶雞市太白縣,“高、綠、涼、奇”成為其縣情特點。
如何進一步將太白縣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金秋時節,省政協副主席李興旺帶領省政協提案委員會、省工商聯、省僑聯負責同志和部分企業家到太白縣開展鄉村振興幫扶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同頻共繪“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太白縣綠蕾農業園區里,放眼望去,滿園綠色青翠欲滴,一片生機盎然。
“全縣86%的耕地種植蔬菜,85%的群眾從事蔬菜生產,73%的農民收入來自蔬菜。”太白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屈永平介紹說,太白高山蔬菜作為太白縣綠色生態產業的金字招牌,已成為全縣最具特色、最有影響力的主導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
高山蔬菜品種相對單一、土壤營養失衡、高新技術推廣緩慢與勞動力不足、生產加工設備不足……座談會上,屈永平道出制約太白高山蔬菜發展的瓶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預制菜陜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傅虹飛建議,把豐富蔬菜品種、改善土壤微生態結構研究同時放在西農的蔬菜實驗基地進行實驗,而后再大規模推廣,引進一些小型智慧化機械化設備,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2023年,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我省瞄準千億級預制菜產業,正在制定相關實施規劃。
“預制菜產業有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能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就預制菜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傅虹飛認為,太白縣可從縣域角度出發,按照農特產品的經濟價值、生產能力等將有限資源做統籌規劃,再組合產品進行打包銷售。
在調研過程中,傅虹飛注意到,太白高山蔬菜多為露天種植,且生產時間集中在5至10月份。“建議建設冷鏈冷庫,延長蔬菜采摘后的保質時間,實現全年的產品供應和銷售。”傅虹飛說。
陜西兄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青介紹了自家企業的水果線上銷售運營模式:在主產地設立產銷服務中心,通過線上銷售端數據倒推制定生產標準,再由企業指導農戶生產農特產品,并將整個生產流程制作成短視頻推廣,讓消費者直觀了解產品。
“太白縣有著非常好的先天條件和自然環境。”李永青建議,可以利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先天優勢進行線上推廣,加深消費者對太白縣農副產品“有機”“健康”的印象。
太白縣森林覆蓋率93.36%,是全球同緯度生態最為完好的地區之一,境內有野生珍稀動物57種、珍稀植物1700多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是“冬賞瑞雪、夏避酷暑”的勝地。
“太白縣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自然資源,但現有文旅發展模式小而散。”省總商會副會長、陜西省僑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吉興鎮建議,集中力量、整合資源,效仿東南沿海地區的做法,打造高質量田園綜合體示范點,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站在太白縣咀頭鎮塘口村見山民宿二樓,對面就是太白花海,放眼望去鰲山風光盡收眼底。“這里比西安的很多民宿做得還好,但受季節影響較大。”西安春秋國旅副總經理路明仁認為,太白縣文旅項目先天條件好,建議政府和景區在“引流”上下功夫,打造更多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持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
太白縣有中藥材近300余種,全縣先后注冊了“太白山藥谷、太白山茱萸、太白貝母”等5個商標,其中“太白貝母”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通過這幾天的調研,我對太白山中藥材發展信心十足,特別是太白貝母的商業化、規模化、規范化種植和加工。”陜西新潤集團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智偉建議,利用省級創新藥物研究平臺,進行藥材品種溯源研究,制定地方標準,提高市場競爭力,利用本地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中藥材優勢品種的培育、種植、深加工,研究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
“省僑聯海外的企業家很多,但他們對太白縣的地緣知之甚少。”省政協委員、省僑聯副主席余勁建議,有針對性地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僑商前來投資興業,吸引僑胞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開展合作交流,在互惠合作中為太白縣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