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靜波 攝
8月8日上午,政協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召開。
省政協常委、教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民盟陜西省委員會副主委,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吳曉軍介紹: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為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陜西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除了眾所周知的兵馬俑、華清池為代表的秦唐文化之外,大雁塔廣場、大唐芙蓉園等文化旅游項目更是廣受贊譽。然而從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漢朝和唐朝兩個時期的文化呈現度來看,當前文旅融合發展主要依托秦與唐文化,漢文化開發相對薄弱,未能充分發揮漢文化對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有力支撐。
一是漢文化特色商業不夠鮮明。漢文化對后世文化認同和精神歸屬產生了深遠影響,產業開發潛力巨大。然而當前漢文化商業特色不鮮明,漢陵類資源、遺址類資源、文物遺存類資源、景觀建筑資源并未得到充分開發,漢服、漢禮、漢樂等元素未在文旅商業中集中體現,大多依附唐文化的文創產業。二是漢文化旅游業發展相對薄弱。與徐州等其他城市相比,陜西城市的漢文化產品、漢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度還有待提高,漢文化教育和傳承力度不足,眾多青年人對于漢文化缺乏認知和興趣,成熟高價值的漢文化旅游項目不足、漢文化景區典型性不強、漢文化商業體系不全。三是漢文化與唐文化耦合度過高。漢文化和唐文化在旅游商業中的界限并不清晰,漢代服飾、繪畫、雕塑等在唐文化商業區屢屢顯現,其文旅產品也往往嵌套在唐文化商業中,沖淡了唐文化特色,混淆了漢唐文化,影響了禮樂文化、中醫文化、詩歌文化等一系列漢文化的繼承與發揚。為此,建議:
一、建設陜西漢文化旅游商業中心,打造漢唐文化商業兩極。在加強對漢文化遺產修復和保護的基礎上,借助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的戰略契機,參考曲江唐文化商業模式,融合資本運作,以漢長安城遺址為切入點,依托人文區位優勢,建立漢文化旅游商業圈,做好謀劃、建設、招引、服務,形成文化、旅游、人居、商業同步發展的文旅融合體系,打造有別于曲江唐文化的特色商業街區,形成未央漢文化商業極,與南部的唐文化商業極遙相輝映、相得益彰,成為陜西文旅產業的又一增長極。
二、借鑒已有漢文化文旅融合成功經驗,舉辦漢文化主題活動。在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咸陽漢陽陵、漢中興漢勝境、寶雞漢服社等基礎上,以兩漢發展史為時間軸設定主題文化區域,開發特有的漢文化旅游節,通過《昭君出塞》《西域使者》《漢頌》等大型實景演藝作品,拉近漢文化與民眾距離,融入漢服、漢禮、漢樂等文化元素,將漢文化概念轉化為可感觸的文化認知,并借助沉浸式體驗活動,賦予漢文化元素生命力,激發游客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三、深度發掘漢文化旅游資源內涵,加強旅游文創產品開發。考慮到不同游客群體的接受方式差異,深度發掘漢文化旅游資源內涵,根據最新萌發的“微度假”“宅文化”“親子游”等休閑需求,注重漢文化文創產品的呈現方式創新,加快門票經濟下的觀光游向旅游消費經濟下的休閑游、個性游轉型,并充分考慮青少年群體對漢文化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開發與之相適應的旅游文創產品,推動大眾旅游、培育智慧旅游,助力陜西爭創中國特品級旅游資源名錄。
四、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建機遇,構建省市絲路之旅項目。緊抓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大機遇,借助西安即將實現的“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便利交通網絡,深度分析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特點,設計資源互補的旅游線路,聯合咸陽、漢中等漢唐文化遺址遺存,形成多省市共同開發的“絲路之旅”項目,并通過AR、VR等現代技術,以數字化變革催生新發展動能,增加旅游產品溢價,借助融媒體渠道,宣傳漢文化旅游資源和商業圈發展計劃,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自覺扛起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時代責任。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