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韓璋 記者 樊星)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和國家強盛之基,是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的發動機,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為深入了解渭南市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在大荔縣、蒲城縣、渭南高新區等地建設情況。6月14至16日,渭南市政協副主席王志斌帶領部分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市科技局就渭南市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情況開展調研,聚焦如何用好秦創原(渭南)創新驅動平臺,賦能渭南經濟社會增長等重點問題。
近年來,大荔縣堅持“農業興縣、工業強縣”雙輪驅動,大力扶持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高標準推進糧食生產安全,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鄉村振興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6月14日,一大早調研組來到了秦創原(渭南)農創谷陜西豐倉原糧食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步入公司大門撲鼻而來的陣陣麥香沁人心脾,生產車間的機器聲,麥子在機器里的流動聲,聲聲入耳。通過工作人員詳細講解委員們了解到該公司年加工小麥淀粉2萬噸,提取谷朊粉年生產能力1萬噸,另有配套的5萬噸食用乙醇深加工生產線及3萬噸DDGS高蛋白飼料生產線,基本做到對加工原料充分利用。
在秦創原(渭南)農創谷農科院點位調研期間市政協委員薛萍說,渭南獨有的“農科院+”模式充分調動了縣級農技推廣部門、種子工作部門和合作社的積極性,成功構建了“農科院研發+農技推廣+合作社(種植大戶)”三級聯動示范推廣體系,為渭南農業科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薛萍建議,要將“農科院+”模式在全市范圍內加速推廣,讓更多的農業人受益。
據了解,2021年12月1日,渭南市委、市政府印發了《秦創原(渭南)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并制定了以加快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主線,按照“一核+兩翼+N產業鏈創新平臺”的建設架構,通過集聚農業科技資源、創新創業人才、金融資本,打造渭南農業領域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兩鏈融合“促進器”。兩翼中蒲城高新區被選中。
隨著蒲城高新區環保農資加工創新驅動發展翼建設,為蒲城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在今年3月蒲城縣召開了政銀企對接會,并推行“稅務管家”通過政策扶持助力企業發展。
送政策、送服務上門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但目前企業的發展仍然存在部分制約性因素。市政協委員毛小建發現,新型科技創新機構和創新創業平臺目前帶動作用相比秦創原本部還是較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不夠濃厚,自主培育孵化能力明顯不足,高新技術人才缺乏。
毛小建建議,政府相關單位要加大政策傾斜力度,為企業和高等院校牽線搭橋,參與重大科學技術項目攻關,依托技術、人才、平臺等優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調研組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秦創原建設決策部署,強化措施、查漏補缺,抓緊抓實抓細秦創原(渭南)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工作;要強化統籌協調,加強工作對接,進一步整合力量、健全機制,積極實施秦創原渭南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催生更多科創項目、科創企業、科創產業,真正把秦創原(渭南)創新驅動平臺打造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的有力抓手、重要載體和精彩窗口。要充分發揮政協優勢,深入調查研究、務實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全力推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源源不斷地為渭南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