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市政協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是國家之基,對于我國這個人口大國來說,糧食安全至關重要。今年5月-6月,寶雞市政協農業農村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圍繞“糧食安全生產”議題,先后赴岐山、鳳翔、扶風等縣區實地調研,組織委員赴渭南市臨渭區、華陰市、大荔縣考察學習,胸懷國之大者,查找問題補短板,建言筑牢糧食安全屏障。
存在問題
(一)耕地保護有待加強。一是耕地資源形勢嚴峻。個別縣(區)占用優質耕地栽種蘋果、獼猴桃等經濟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擠占耕地現象。全市占補平衡中使用的耕地,大部分遠離水源和村莊,耕地質量不高。二是土地復種指數不高。部分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利用率不高,導致川道塬灌區季節性撂荒。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基礎薄弱。特別是礦山開采遺留的污染土地修復難度較大,從事土壤修復的專業人員較少,缺乏專項資金保障,土壤污染治理監管力度不夠。
(二)社會化服務仍有短板。一是良種推廣力度不夠。全市種子企業總體規模較小,科研實力不強,推廣轉化能力較弱,缺乏育繁推一體化的大型種業企業。二是抗災減災能力有待加強。糧食作物災情監測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較低,農業防災減災設施薄弱,應急防控能力有待加強。三是社會化服務覆蓋面小。
(三)糧食生產比較效益偏低。一是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糧食生產收入偏低,致使部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撂荒土地。二是規模化經營面積較少。全市規模經營面積僅占種糧耕地面積的19%,與糧食主產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三是糧食生產后備力量不足。目前,農村糧食生產勞動力多為老人、婦女,生產效率低,普遍存在管理粗放問題。
(四)糧食倉儲加工水平有待提升。一是糧食收儲企業人員老化、專業人員短缺問題不容忽視。二是本地糧食加工企業經營困難,成品糧儲備少。
(五)糧食浪費現象不容忽視。一是餐桌上的浪費問題仍需關注。二是個別地塊糧食機收損失較大。部分地區農用機械陳舊,農機手減損意識不高,操作精細度有限,導致糧食收獲階段損失較大。三是個別倉儲企業糧食損耗偏高。我市糧食烘干設施普及率較低,部分糧食存在水分減量、發生霉變等隱患。
對策建議
(一)加強耕地保護,提高耕地質量,推動藏糧于地。一是堅守耕地紅線。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制止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妥善處理好經濟作物與糧食爭地的矛盾。二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重點,改良土壤,提高比較效益,統籌整合項目資金,力爭全市高標準農田面積盡快達到250萬畝以上,噸糧田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列出專項資金解決水源問題,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大力實施旱作農業節水行動,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積極擴種秋糧作物,提高糧食作物復種指數。三是深入開展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成果,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集中的縣區和安全利用類、嚴格管控類耕地集中縣區為重點,定期開展土壤污染監測,督促重點監管單位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推動隱患問題整改。
(二)健全社會化服務,推廣新優技術,推動藏糧于技。一是加快良種研發推廣力度。大力實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推動地方種業企業與農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校地院企聯合育繁推模式,完善合理的科研成果轉化效益分配機制,力爭全市良種繁育基地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二是強化防災減災措施。加強農業重大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預防、應急處置和災后生產恢復,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自然災害、病蟲害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同時不斷擴大政策性防災減災農業保險覆蓋面。三是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對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人員在薪酬待遇、職稱評聘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大力推廣“五代”服務模式,鼓勵引導創辦糧食生產技術服務實體,以全程托管、訂單化技術服務、信息化綜合服務等形式開展社會化服務。以實現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為目標,支持糧食生產主體引進大型耕播收獲機械、烘干設備設施等。
(三)出臺鼓勵激勵政策,調動生產積極性,推動藏糧于利。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實國家鼓勵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加大對糧食主產縣(區)轉移支付力度和對國有糧食收儲單位、糧食生產經營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組織的支持力度。完善糧食生產獎勵激勵制度,對糧食種植大戶按其種植規模進行獎勵。二是鼓勵適度規模經營。引導鼓勵農戶采取托管、入股、互換等形式流轉土地經營權,促進土地向新型經營主體集中。推動土地經營者提高科學生產管理水平,降低種植成本,從增產提質中受益。三是加快培養高素質農民。加強糧食作物高產高效生產技術的培訓,積極培養鄉村糧食種植技術人才。出臺支持政策,鼓勵吸引畢業大學生、返鄉能人、退伍軍人等從事糧食生產。
(四)提升收儲加工流通及減備災能力,推動藏糧于備。一是提高糧食倉儲企業運營管理水平。加強倉儲隊伍的專業化培訓,通過多種形式提高職工待遇,吸引專業技術人員加入。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各級財政支持,引進和應用新裝備、新技術等,對原有儲備糧庫持續進行改造提升,建立現代化儲糧設施。鞏固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成果,完善制度機制,確保糧食購銷領域風清氣正。三是加大對糧食生產加工流通行業的支持力度。對市內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的糧食加工企業,建議給予技改專項資金和貸款貼息等政策支持,促進企業提高成品糧儲備量。
(五)倡導節儉節約,提高管理水平,推動藏糧于惜。一是營造節約糧食的社會氛圍。通過各類媒體、各種形式,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就餐、科學飲食、珍惜糧食的良好氛圍。持續開展“光盤行動”,杜絕餐桌上的浪費。二是減少糧食機收損失。對種糧大戶、農機手進行糧食減損技術培訓,加大對老舊農業機械以舊換新補貼力度,提高糧食收獲機械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三是做好儲糧減損工作。加大對智能化糧庫、烘干設施等設備及儲糧新技術、新模式應用的支持力度,提高從業人員對節糧減損的重視度和專業化水平,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損失。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