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仕龍)今年以來,漢陰縣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要求,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方面進行了大力探索,分別在重點鎮、界別、行業新建或完善15個委員工作室,不斷豐富履職形式,在作用發揮上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注重“兩個”結合,架起各界“連心橋”
一是“吃透上情”與“摸清下情”相結合。各委員工作室始終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協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首要任務,共組織開展學習型會議活動33次,在不斷學習掌握黨和政府的相關方針政策、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法律法規、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和關注焦點中“吃透上情”,更好的提升履職能力;堅持把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作為履職途徑,把基層工作的實際情況反映上來,在體察民情、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過程中“摸透下情”,把基層群眾的呼聲、愿望反映上來,全面準確地反映情況、揭示問題、提出建議。截至目前,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70余條,都已落實到位或上報黨委政府,為決策部署提供參考。二是“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圍繞群眾關心的就業、養老、醫療、教育等熱點難點問題,將群眾請進委員工作室傾聽群眾心聲,助推問題等到有效解決,讓老百姓感覺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委員組隊“走出去”深入基層一線,用“微協商”方式,助力全縣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常態化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開展。在不斷的探索發展中,縣政協利用委員工作室履職平臺,搭建起“上下貫通、內外聯動”的“連心橋”。
二、堅持“三項”理念,找出最大“公約數”
一是在“結對交友”中密切聯系群眾。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通過15個政協委員工作室,全縣政協委員的履職觸角不斷向下延伸,各委員工作室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到村、到社區“結對子”“一幫一”活動,以群眾呼聲為工作重心,主動上門宣講政策,掌握群眾當前存在的困難和現實需求,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真心實意地與他們交朋結友,傾情做好服務。二是在“兩說一商”中增進各界共識。注重互動式協商,委員在工作室面向群眾說法說政策,群眾在工作室說事說心聲,大事要事共同民主協商推動問題解決,在協商過程中不斷深化認識,使協商議政的過程成為思想引領、宣傳政策、釋疑增信的過程,成為溝通情況、同理思考、交換看法的過程,用“兩說一商”工作機制,不斷凝聚起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共識,形成同心同德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決策部署的強大合力。三是在“開門納諫”中推動參政議政。創新問題線索征集工作制度,用微信群、來信、電話溝通等多種形式面向全社會征集問題線索,凡是群眾認為有利于縣域經濟發展以及身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都可以向委員工作室反映,各工作室委員定期對各類線索開展研判,能夠快速解決的立即協調解決并作出回復,在解決能力范圍之外的,可通過社情民意信息或委員提案等方式向縣政協上報,后續再以適當的方式參與社情民意、提案的跟蹤督辦。通過此項制度的落實,廣大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高漲,通過多渠道向委員工作室或縣政協提交問題線索19條,絕大部分已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辦理到位。委員和群眾們的一條條“妙計”、一個個“金點子”都讓建設錦繡漢陰的根基更為牢固。
三、發揮“四新”作用,畫好最大“同心圓”
一是委員日常履職的新平臺。每一個委員工作室都嚴格落實“六有”標準和“五規范”要求,并結合自身特色,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做到工作開展有計劃,工作成果有考核,為全縣153名政協委員在閉會期間,打造出一個集學習、交流、聯誼,組織視察、考察、調研等活動為一體的日常履職新平臺,把協商議政從全會現場搬到鎮村、學校、小區等議題發生或涉及的一線現場,發揮出了政協在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解疑釋惑中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二是凝聚思想共識的新陣地。通過委員工作室平臺持續開展“書香政協·錦繡漢陰”委員讀書活動,從時政、百科、專業知識等書籍中“汲取營養”,轉化為建言資政的“金句子”和推動漢陰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金點子”。以打造“書香政協”助推建設“書香社會”,每一名委員都帶動親朋好友和身邊群眾進入“閱讀圈”,讓“少一點時間進酒吧、多一點時間多進書吧,少一點時間坐牌桌、多一點時間坐書桌”逐步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三是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認真落實縣政協主抓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對外充分發揮西安商會“委員工作室”作用,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和西安等周邊大城市常態化組織開展招商活動,召開在外創業人士座談會,介紹我縣親商安商富商政策,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鄉投資創業,助力發展“歸雁經濟”。對內用好窗口行業委員工作室,圍繞推動相關部門在投資落戶、行政審批、手續辦理等環節持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圍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重點難點堵點問題,開展協商式監督,促進服務效率提高。內外聯動、雙向發力,半年來共牽頭外出招商11次,引進各類項目17個,到位資金9.31億元,開展民主協商監督2次,現場解決3個營商環境問題,為促進漢陰經濟社會發展聚起強大合力。四是傳播紅色文化的新途徑。精選優質的本土紅色文史資料,到各個委員工作室進行輪回展示,將廣大群眾“請進來”進行現場教學,用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利用委員工作室聯系廣泛的優勢,組建起紅色文化宣講團,不定期進社區鄉村、進校園軍營、進機關企業開展講學活動,用紅色文化感染人、激勵人。目前參與人次已達到400余人,還在陸續增長,不斷在社會各界凝聚起“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思想共識。
通過不懈努力,委員工作室已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助手”,社情民意的“收集室”,凝聚共識的“連心橋”。下一步,漢陰縣政協將持續推動委員工作室擴面提質、鞏固深化,充分發揮出委員主體作用,廣泛凝聚思想共識,把委員個體優勢轉化為界別集體優勢,用“政協之力”服務錦繡漢陰“發展之需”。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