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2日,西安市報告本輪疫情首例本土確診病例。在本輪疫情發生前,6月27日到28日舉行的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與會委員圍繞“強化社區治理,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能力”議題建言獻策。常態化疫情防控是一場“持久戰”,委員們用一條條“金點子”,為陜西打贏這場持久戰獻智出力。
“只有守好社區‘小門’,才能筑牢防疫‘大門’”“疫情防控工作要科學化、智能化、精細化”……6月28日,在常委會分組討論現場,與會委員圍繞議題展開交流。
省政協常委 王昊文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環節。省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昊文認為,社區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社區疫情防控涉及部門多、行業廣,協調難、配合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王昊文建議,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明確社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職責,不能什么任務都交給社區;要鼓勵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工作,積極創新人才模式,破解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形成社區管理合力。
省政協常委 巨拴科
省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巨拴科認為,我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好經驗好做法,要對這些好經驗好做法及時進行總結,形成共識,推廣普及,不斷提升社區疫情防控效能。
搭建智慧管理平臺、形成網格化防疫管理體系……討論中,多名政協委員為我省部分社區利用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精準防疫的做法點贊。
省政協常委 壽錫凌
“科學利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不斷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省政協常委、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院常務副院長壽錫凌認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場持久戰,雖然我省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一些好經驗,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壽錫凌建議,要進一步健全防疫數據采集機制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完善信息處置流程,形成工作閉環,確保對風險人員信息排查精準高效,有效提升防控效能。
省政協常委 賀增林
省政協常委、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增林建議,要做好數字化社區建設的頂層設計,解決好城市和數字建設之間的信息融合;強化資源的有效對接,不斷完善數字社區智能體系建設。
省政協常委張小寧
志愿者是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省政協常委、省市場監管局局長張小寧認為,疫情防控期間,廣大志愿者的加入極大地緩解了社區工作者的壓力。要常態化開展志愿者培訓和疫情防控演練工作,進一步強化志愿者激勵保障機制,穩定志愿者服務隊伍。企事業單位人員要自覺加入志愿者行列,自覺服務于社區,助力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省政協委員 薛海濤
“加快建立科學的社區疫情防控標準化體系,制定防控排查、居家隔離等標準化工作制度,持續完善和優化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環節。”省政協委員、提案委員會副主任薛海濤建議,要強化落實“早快準嚴細實”的工作要求,把排查流調作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檢測篩查、區域管控等防控措施,不斷提高疫情防控舉措的科學性和精準度。
省政協委員 何存貴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省政協委員、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何存貴認為,社區工作最終還是要落在具體單元、具體小區里,要不斷強化社區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服務管理能力;要重視發揮物業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特別是要做好老舊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織密織牢社區疫情“防控網”。
省財政廳一級巡視員劉紅春
如何更高效合理利用好疫情防控資金,提高疫情防控效能?列席會議的省財政廳一級巡視員劉紅春建議,應加強統籌調度,聚焦精準投放,按照“科學防控、精準施策”要求,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和防控需求,做到精準使用,少花“冤枉錢”,以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 各界導報首席記者 李榮 實習記者 殷博華/文
記者 杜靜波/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