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濤
當今世界發展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逆全球化”潮流不斷涌現,國際地區間摩擦沖突頻繁發生,我國和平發展的環境受到挑戰。站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實現,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把握發展大局,保持戰略定力,應對挑戰和風險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歷史性任務,需要我們以永恒之奮斗精神,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永恒的精神家園。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總結黨領導革命取得的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非凡成就,始終貫穿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思想路線。這是黨在延安時期艱苦斗爭中形成的思想路線。當時,黨中央在延安領導全國抗日斗爭,一方面要面對日本帝國主義集中軍事力量打擊,一方面要面對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實行重重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斷絕外界對邊區的援助。黨中央從實際出發,認為前進中的困難是暫時的。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延安軍民同心協力開展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實踐中形成了偉大寶貴的延安精神。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延安精神是我們應對風險挑戰的制勝法寶。今天,我們推動發展比以往任何時期面對的挑戰和風險壓力都大。面對貿易摩擦和技術封鎖,我們比任何時期都需要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要將我們中國的發展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將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須繼承弘揚延安精神,這是我們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解決復雜問題和風險的制勝法寶。
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延安精神給予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動力。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黨選擇在敵人統治力量比較薄弱的農村建立政權,把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建立政權結合起來,建立起支持長期革命斗爭的戰略基地,形成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態勢,最后實現奪取全國勝利,就是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成功實踐。歷史實踐證明,凡背離黨的思想路線和延安精神的行為,都會付出沉痛的歷史性代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開辟了適合中國國情和發展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需要清楚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曾經習慣的一些秩序、規則已然回不到從前,要適應這一深刻變化,需要考驗我們的戰略定力。保持戰略定力需要精神力量,延安精神就是最根本、最基礎、最偉大的力量。世界是在動態中實現平衡的。尤其是在今天,我們任何人、任何組織要適應這樣的動態平衡變化,就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改革創新。我們堅持發展地不分南北,人不分體制內外,強調開放包容。開放需要創新精神,包容更需要創新精神。開放就是破除制約發展的一切障礙,打破封閉性,而包容則是克服排他性,涵養兼容性。新時代的發展是全面、系統的偉大工程,更要強調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性和兼容性。所以,我們研究解決一切矛盾的出發點都要強調堅持開放與包容,都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作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和政協委員,我們要始終堅持這一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科學的工作方法,堅持深入基層,多聽基層人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訴求,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獻策,履行好政協委員的職責,在本職崗位上堅持為人民服好務。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雖然我們未能身處在一百年前黨開創偉大道路、創建偉大事業的歲月里,但我們今天卻有幸奮斗在黨領導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我們繼承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肩負起我輩承前啟后的責任,在偉大精神中汲取不斷前進的力量。
(作者系省政協委員、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