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慶委員
□ 記者 謝昊天 康斌
近年來,漢中持續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著力打造中國漢文化傳播示范基地,努力叫響特色文化品牌,城市文化也有了更具體的表達,古棧道(石門棧道)、拜將壇、張騫、定軍山、石門十三品、朱鹮、漢調桄桄、漢中仙毫等漢中獨特的文化符號也得到了高度認可。
漢中市政協委員、陜西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主任李大慶認為,雖然漢中在城市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這些文化符號的影響力還比較有限,社會大眾對地域特色文化的認知也僅停留在口口相傳的概念化具象上,“要用好這些地域文化符號,為漢中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堅持“綠色循環、漢風古韻”戰略定位,漢中地域文化符號如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李大慶建議,要深入挖掘漢風古韻文化內涵,將漢中地域文化符號藝術性地運用于不同的景觀載體中,如建筑、文化廣場、主題公園、主題雕塑、園林、景觀小品、路燈、特色古鎮、特色街巷等,讓地域文化與自然景觀融合發展,在豐富景觀內容的基礎上拓展其地域文化內涵,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地域特色文化;將漢中地域文化符號運用于各種產品包裝,用視覺展現文化符號。漢中有優質的茶葉、稻米、食用菌等農產品和中藥材,這些產品的品牌名稱、內外包裝上都可以運用、融入漢中文化符號,體現產品原產地的地域特色;以地域文化為魂助力全域旅游發展,加強旅游的文化內涵提煉,讓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