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伴隨金融業的發展,各類貸款易于獲得,在方便群眾救急濟困的同時,“被騙貸”事件也頻頻發生,給社會穩定帶來惡劣影響,特別是針對農民等相對弱勢群體的“被騙貸”現象,更值得警惕和防范。
一、農民“被騙貸”屢有發生。農民群體對電子信息接觸程度較低、信息相對閉塞,金融機構內部監管缺失、審核流于形式,個人信息被冒用盜用成為“被騙貸”的直接原因。有關業內人士坦言,早年農民被冒用信息貸款現象十分普遍,利用農民個人信息,銀行內部人士通過秘密操作易于取得貸款,而當事人對此一無所知,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個人賬戶長期成為銀行不法從業人員的“肉雞”。
二、不法商家合同設置陷阱。在消費過程中,不法商家利用信息的不對等,在合同等關鍵要素中給消費者“挖坑”貸款,待消費者發現時,往往已逾期甚至被列入個人征信黑名單,造成生活的諸多不便。如2017年,可可家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分期消費送油費活動,消費者通過分期購買的形式購買產品可獲得等額油費。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在合同中隱形植入貸款內容,致消費者背上了一筆個人貸款,涉及全國上千名消費者。
三、后續維權推諉扯皮。受害人在案發后維權困難,有關機構對出現的問題諱莫如深,對消費者個人征信記錄如何恢復等問題怎樣解決久拖不決,往往要等事件進一步發酵,依靠社會輿論倒逼才能推動問題的解決。
為此建議:
一、系統梳理往期材料。銀行信貸機構(特別是偏遠落后地區的農村信貸機構)開展一次集中的農村信貸專項整治,進一步梳理往期材料,通過對信貸檔案的嚴格審核,甄別虛假材料,清查歷史欠賬,及時消除虛假、違規信貸,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二、完善流程監管。完善工作規章制度,針對“被騙貸”受害人,暢通征信恢復及維權通道,明確主體責任及工作時限,杜絕推諉扯皮;加大機構內部監管審核,完善與用戶的信息交流審核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機制隱患。
三、嚴肅懲治機構犯罪。完善立法,對機構及主要負責人盜用用戶個人信息貸款、違規辦理貸款等行為,情節嚴重的,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對屢屢發生問題的機構加大處罰力度。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